-
1 #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
2 # 收藏家雜誌
洪武“青白釉”
明洪武 釉裡紅折枝牡丹紋蓮花瓣式盤洪武釉裡紅、青花瓷器的釉面呈青白色,白中微閃青,釉稍厚、肥潤,柔和悅目,釉厚處顯乳白,其最突出的一大特點就是釉面縮釉現象嚴重。大盤底部施有一種釉漿,薄厚不均,薄處淺黃呈火石紅色,並有油亮的光澤,形成洪武瓷器獨特的釉面。洪武以後歷朝均未見仿製品,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出現仿洪武瓷器。因此遇到洪武瓷時切需注意。
仿明洪武釉裡紅折枝牡丹紋蓮花瓣式盤
洪武瓷器傳世品稀少,除故宮館藏之外,其它博物館和私人收藏都比較少。上世紀70至90年代,市場上開始出現新仿明代洪武瓷器,以盤居多。傳聞在江西、安徽兩省交界處有地方作坊專門燒製很粗劣的仿洪武瓷;仿製較為精美者則多為景德鎮燒造,其胎質細膩,胎體薄厚適宜,手感適中,沒有沉重感,釉面白細光亮,紋飾繪畫精細清晰,型體規整,是一種很全面的仿製品,從造型到紋飾,均與洪武瓷器相同,就是過於精美了,時代的滄桑感是模仿不來的。也有仿製粗糙厚重者,一眼即可辨認。
永樂“甜白釉”
景德鎮在元代卵白釉瓷的基礎上,明代的白瓷製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明初洪武的白瓷,應該已有相當的成就,惟目前尚無法加以識別,但永樂的白瓷製作,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其特點是胎質細而潔白,釉面映出白潤的光澤,給人以一種甜美的感受,故有“甜白”之稱。又有人認為,這種白瓷可以填上各種彩色而成彩瓷,因此又有“填白”之名。
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雲龍紋梨式執壺
宣德“桔皮釉”
宣德時期各品種瓷器中常見桔皮釉地(又稱桔皮棕眼),這是宣德瓷器特有的釉面特徵,成為鑑別宣德朝瓷器真偽的重要依據。
明宣德 青花海水雲龍紋高足碗
由於宣德器物釉層較厚,裡面含有較多水分子,焙燒時坯體內水分子大量溢位,使處於熔融狀態的釉層出現象毛細管一樣的小孔,燒成後,溫度降低,釉汁還來不及將小孔填平補齊,釉面就凝固了,於是留下了許多“棕眼”,有如桔皮,所以被稱之為“桔皮釉”或“桔皮棕眼”。這一現象在其它時代瓷器的表面也出現過,比如宋鈞窯釉面棕眼比較細小,元鈞窯釉面的棕眼就比較粗大;龍泉窯、明永樂器、清代仿宣德青花、紅釉器等都有桔皮釉,但與宣德器相比,有的棕眼比較細小,或密集呈針眼狀。歷代瓷器中帶有小棕眼的器物都沒有形成過時代特徵,只有宣德瓷器釉面的棕眼,加之細白閃青、晶瑩光亮的釉形成了時代風格。但要說明的是,窯爐燒製到熔融狀態的過程中如果掌握好窯溫,桔皮紋是會完全消失的,宣德前期或後期偶見無桔皮紋的青花瓷器,細白瑩潤,也是無可比擬的。
宣德紅釉的“蝦青”與“燈草口”
故宮博物院舊藏的幾件永樂紅釉器是宮廷用器,是當時御窯廠經過嚴格挑選後的進貢之物,故宮幾代人經過對比研究發現,永樂紅釉呈色純正、鮮豔,猶如初凝的雞血紅,因而有永樂“鮮紅”之稱。宣德紅釉呈色更加濃重,紅中帶點黑紅,顯得靜穆凝重,釉光晶瑩,具有寶光四溢之感,像紅寶石一樣瑰麗,又有“寶石紅”之稱。“蝦青”、“燈草口”即是宣德紅釉器的獨特表現特徵。
明宣德 寶石紅釉碗 口沿
“蝦青”多表現在宣德紅釉器的足邊,由於銅紅釉在燒製過程中因處於熔融狀態而垂流,至足邊時(碗的足邊或壺的足邊)銅分子已經稀少或消失,釉中的鐵分子突出,而出現青色釉,猶如青蝦之色,因此後人將此現象稱之為“蝦青”。
明宣德 寶石紅釉葵花式洗
宣德紅釉器製作精巧,在器物的口邊或凸稜部位會露出純淨的白釉邊線,猶如燈草樣美麗,因而被稱作“燈草口”或“燈草邊”。這是因為銅紅釉在燒製過程中,釉因熔融而垂流,流到器物凸稜部位時,由於胎與釉在燒製過程中出現析晶體,在透明釉下受光的折射,顯現出非常精美而細白的釉面。古代匠師利用這一原理,創造出了一些新穎、有特點的器型,比如明宣德紅釉葵花式洗,它的口邊花瓣凸稜處均為細白的釉邊,構成了器物美麗的裝飾,與渾然一體的紅釉相互映託。“燈草口”這一燒製工藝的表現是宣德紅釉的獨特之處,清康熙恢復高溫銅紅釉燒製時器物口邊也猶如“燈草口”。現代新仿宣德紅釉器釉色可達到鮮紅,但玻璃質感過強,釉光刺目,深紅釉色中有黑紅釉形成的斑點或斑片,胎體過於厚重,口邊、足邊工藝粗糙。而“蝦青”、“燈草口”這兩種獨特的工藝表現至今尚未仿製成功。
明末清初的“亮青釉”
清順治 歲寒三友圖筒式瓶
明末清初所產瓷器多為民窯,早年曾一度未被人們重視。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專業工作者的努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明末清初瓷器無論是在陶瓷史上的地位還是經濟價值,都有了很大提高,因而市場出現了很多仿品,如筒瓶、香爐、大筆筒等。
仿明成化 鬥彩亮青釉碗足
明末清初崇禎、順治兩朝瓷器釉子比較特殊,多為“亮青釉”,這是傳統經驗的感悟,其釉色以青白為主,少量白中閃青,也有卵青色或青灰色,釉面青亮,玉質感強,猶如老青玉的堅實之感。據科學家研究表明,透明釉的顏色是由釉層中雜質的顏色和析晶層的顏色疊加而成,這兩種因素決定著釉面的深淺濃重。部分瓷器口部施醬黃色釉,胎體厚重,砂底灰白,底部均有拉坯時形成的螺旋紋。尤其是筒瓶,瓶底中心還微微下凹。這些胎釉特徵,現代仿品是不易做到的。新仿品粗劣者胎體過重,釉子光亮,繪畫板滯;精品者造型精美,與傳世品相近,釉面細白,有的微微閃青,繪畫精細,缺乏時代的滄桑感。
回覆列表
明代瓷器最為特殊的的釉面應為永樂皇帝時獨創的翠青釉與甜白釉。
翠青釉是永樂皇帝時的一種青中泛藍綠的特殊釉質,是當時的瓷器釉面的一種獨特的創新,跟宋徽宗時的“天青色等煙雨”天青色汝窯瓷有異曲同工之妙。翠青釉只有永樂時存在的、獨有的釉質,後世無任何一朝能夠仿製。
甜白釉據說是永樂皇帝為了祭祀他的生母——一位蒙古族女子所創造的白釉瓷器。甜白釉,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白色的、像加了白糖和豬油的糯米粥一樣的釉質。永樂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仿過甜白釉,但無一達到永樂時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