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探花O
-
2 # 津城沐雨
明朝的藩王,一點兒“藩”的意思都沒有。
朱元璋一開始分封諸王,是想讓諸王去守護全國各地,以屏蕃朝廷,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各地藩王有很大的權利,養藩王,是為了江山社稷。
但是,藩王權利過大,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形成威脅,為了解決這方面問題,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推翻建文帝取而代之。
燕王的起兵理由就是建文帝削藩,所以他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削藩,但是如果藩王勢力過大,說不定哪天某個藩王也會學自己起來造反把自己推翻,所以,朱棣對各地藩王的實力進行了削弱,取消了各地藩王的兵權等權利,用俸祿養他們。
而要想獲得更多土地和薪俸,就要生更多的子女,各地藩王失去了剛開始時初衷的作用,成了生育的“機器”,宗室人口暴漲,到明朝末年兩百年時間,朱元璋子孫達到了很大規模,成為明朝的大負擔。
-
3 # 貓叔說歷史
關於朱元璋為什麼要建立藩王制度,鄙人有以下一些想法,不妥之處,還請方家多多指教。
第一,從朱元璋的出身說起。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苦孩子出身,從小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為了餬口出家當了和尚,這種經歷是不好受的,任誰發達了也不會再想自己的後代過那種日子,所以,這就給藩王制度埋下了伏筆。為了不讓他的子孫再過苦日子,朱元璋創立了藩王制度,把子孫分封到全國各地去享受榮華富貴,再也不用為吃飯問題發愁。
第二,從國家安全形度說起。明朝是驅趕蒙古人之後建立的,當時人認為這是中華的恢復,所以,明朝初期,大家對宋朝的關注度比較高,老朱當然也不例外。朱元璋有一個觀點,他認為宋朝之所以最後被滅亡,最重要原因就是軍隊過於集中,而不是在全國各地鎮守,一旦朝廷戰敗,將沒有迴旋餘地。這個認知其實也不能算錯,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有龐大的禁軍系統,幾乎把所有的軍費開支都用在了京師的守衛上,造成了內重外輕,屢次遭到其他國家的襲擊,還手卻很吃力。吸取這個教訓之後,朱元璋決定把子孫分封到各地,當然,最能打的朱棣要去北方鎮守,預防蒙古的侵犯,這樣,國家有事,軍事力量不至於一次性被殲滅,各地親王都可以率兵保衛朱家的天下。
當然,這只是朱元璋一廂情願,事實證明,在巨大的權力誘惑面前,親情是最靠不住的,這邊朱元璋剛死,那邊朱棣就造反了。朱棣即位後,取消了藩王的軍事權力,他們就只能白吃白喝,不再參與國家的政務。
第三,從朱元璋有限的認知層面說起。朱元璋的成功,簡直是屌絲逆襲的典範,雖然一朝騰飛,成為了一言九鼎的天下之主,但他的文化層次比較低,認知能力也比較有限,這樣的人往往有一個短板,那就是認為親情高於一切,外人畢竟是外人,還是自己人放心。所以,朱元璋就親手設計了這樣一套以親情為紐帶的藩王制度,這跟他的認知問題不無關係。
當然,後來證明,朱元璋設計的藩王制度還是毀了明朝,因為他數學可能比較差,沒想到倍增居然如此恐怖,到了萬曆年間,國家財政供給這些宗親已經非常吃力,有一種說法,說大明王朝實際上是被王爺們吃垮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
-
4 # 聽三哥說歷史
明朝分封藩王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祖訓,當初的目的是為了屏藩中央,“上衛國家,下安民生”。由於藩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洪武末年就構成了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在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時期激起“靖難之變”。朱棣奪位成功後大力削藩,之後藩王雖然失去對抗中央的本錢,但隨著宗藩人數的增多,後期成為明朝財政的一大負擔。
洪武二年(1369)四月,朱元璋編《祖訓錄》,定封建諸王的制度。次年,朱元璋把太子以外的九個兒子封建為藩王。洪武十一年定都南京後,各藩王陸續就藩,二子秦王建國西安,三子晉王建國太原,四子燕王建國北平,五子周王建國開封,六子楚王建國武昌,七子齊王建國青州,潭王建國長沙,魯王到兗州。其中有在沿邊要塞的,也有在內地的。
為了讓諸王起到屏藩中央的目的,朱元璋賦予了諸王強大的軍事權力。每個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有三護衛,護衛甲士少的三千人,多的有一萬九千人。塞王的兵力尤其雄厚,如寧王統轄的兵士達八萬之多,另有戰車六千輛。當時北方還有蒙古人的殘餘勢力,塞王每年秋天都要出動軍隊巡邊,稱之為肅清沙漠。晉王、燕王尤其受到重視,屢次受命出征,築城屯田,大將軍傅友德、馮勝都受他們的節制。
另外,中央在王國派來的守鎮兵的調發,不僅需要皇帝的“御寶文書”,還需要得到諸王的令旨。緊急情況下,守鎮兵和護衛兵全部聽從諸王的調遣。
而且,藩王的地位也極為尊貴,冕服、車旗、宮城等的規格,僅次於皇帝一等。公侯大臣見王要俯首拜謁,不許鈞禮。藩王每年有一萬石的俸米和其他賞賜。
到洪武末年,皇太孫朱允炆已經感受到了強藩的威脅。朱允炆繼位後,開始實施削藩行動,引得燕王朱棣興兵造反。曾是藩王的朱棣成功奪取皇位後,同樣繼續削藩行動,當然,他的手腕要勝過其侄朱允炆。經過一番整治,終有明一代,藩王漸漸失去對抗中央的實力。
但是,明朝各帝王始終不敢完全廢除封藩制度,因為這是開國之君所定的不能違反的祖制。既然不能違反,那隻好用國家財政養著他們,讓他們天天吃喝玩樂,起碼不會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
隨著藩王宗室的不斷繁衍,到明朝後期,國家財政已經不堪重負了。據統計,嘉靖中葉,全國每年供給京師米有四百萬石,而各處供給藩王子孫的祿米卻是八百五十三萬石。有大臣感嘆:“百姓稅糧有限,而宗枝蕃衍無窮。”
朱元璋當初定下的封藩制度,隨著時移世易,已經偏離了最初的目的,最後卻成了明帝國不能承受的財政重負。
回覆列表
因為朱元璋小時候過得很苦,所以他不想自己的子孫也苦,然後認為自家親戚信得過,可以傭兵,駐守邊疆。應該是這麼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