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俄羅斯“獵人”無人機成功首飛,有些人將其吹噓為六代戰機驗證機,那麼這些人靠譜嗎?
6
回覆列表
  • 1 # 筆不意馳

    幫幫腔,主要是打發時間。

    如果“獵人”是技術驗證機,那麼他驗證的是什麼技術?從現在照片上看,能看出幾個特點:隱身設計、全飛翼式佈局,雜亂的輔助裝置進氣口和天線。

    全飛翼式佈局的設計難點,在於重心。B2碩大的翼展,是為了中和重心、升力中心的產物,當然也有大航程的需要。反觀“獵人”驗證機,既然是六代機的驗證機,採用飛翼式佈局可謂在情理之中,這個佈局主要照顧隱身效能,大航程也是這個佈局的優點,機身上各種各樣的裝置進氣口,以及分佈雜亂的電子裝置天線,可以推脫於技術驗證的理由,但是突兀的外露發動機尾部……

    這個驗證機的尾部,發動機的後段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視觀感覺突出於尾部線條之外,從空中俯視角度看,並沒有這種現象。外露發動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F15和蘇27都有類似設計,F15和蘇27是為了削減後機身橫截面積,不得不如此。而F22為了削減後機身橫截面積,甚至犧牲了部分紅外隱身效能,殲20的主要改進內容也是削減後機身橫截面積。削減後機身橫截面積並不是“獵人”問題的根源,只是一種問題表現,這個表現可以解讀為設計過程中的溝通不力,這本就是蘇聯時代遺留下的痼疾了,否則T15驗證機階段也不可能推倒重來,但問題的根源在於俄羅斯對於隱身效能的態度。

    外露發動機,姑且不談它的紅外訊號,至少破壞了整體隱身效能,發動機橫截面積大於最開始的預估值,位了驗證最初的計算結果,無奈外露部分發動機,可這是六代機的驗證機啊!採用飛翼式佈局不就是為了隱身麼?對於一架技術驗證機來說,直接破壞了最初的驗證目的,而俄羅斯還拿這架驗證機作為宣傳。這表明,俄羅斯對於作戰飛機的隱身效能依舊不重視,這可能是俄羅斯基礎技術長期荒廢的結果,也是現階段的無奈選擇,但混亂的工程管理,加劇了這一問題。驗證機階段,採用推力更小的發動機,驗證非機動效能方面的可行性,完全沒問題,設計方,完全可以在總體方案上做出微調,採用全包絡發動機式機身,驗證隱身計算能力,比這個現有方案好得多。現在這個方案,更像是在現有基礎上,倉促推出的所謂“驗證機”,就技術上而言,可能只有飛翼式佈局的飛控系統值得一提,不過那個系統完全可以在更小的驗證機上完成試飛,用不到這麼大的。

    我喜歡拿事實擺根據的議論,毫無根據只是會噴的人,請你去HK,那裡更需要你。

    估計,絕對會有人如此噴我:有本事你來設計啊!

    我在此先做回答:你只會噴吧?所以你來噴了。但是你也會死吧,現在來啊?

  • 2 # 武研社

    2019年8月3日中午12點20分,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獵人”重型無人機(UCAV)成功首飛。對於這架重型無人機,俄羅斯方面給出的說法是“這架無人機屬於六代機的驗證機”云云。但是這很明顯,吹噓大於實際。如果算上同類型重型無人機,那麼美國的X47B、法國的“神經元”和中國“利劍”無人機都走在俄羅斯的“獵人”前面。

    繼五代機之後的六代機,各國明面上大都表示已經展開了關於六代機的研製工作,但實際上還沒個影——由於技術跨越難度比較大,再過十幾年、二十年六代機都未能出現也不是很意外的事情。英國和瑞典宣佈聯合研製六代機,也就展出了全比例模型。世界上率先公開“展出”六代機成果的國家不少了,如果俄羅斯在2019年成功首飛六代機的驗證機,確實是有可能的。

    不過看“獵人”首架原型機遍佈機背各處的各種刀狀天線和鼓包,有一對鼓包甚至佈置在發動機尾噴口兩側。這倒也有點意思:無論是X47B還是“利劍”、“神經元”,都只採用一根空速管來收集資料。整機顯得相當扁平,機頭也有顏色稍淡的雷達整流罩。揹負式進氣道似乎還運用了DSI技術。由於獵人無人機在官方宣傳的措辭上還是驗證機,那麼大機率為了測試飛控系統、機載計算系統和AI智慧系統、常規隱身塗料、地面遙控基站的平臺。接下來,科研人員還會針對六代機可能存在的發展而不斷地進行完善,距離真正的量產型號還會很遠。

    “獵人”重型無人機的氣動外形與美國X47B無人機、法國“神經元”無人機和中國“利劍”無人機相近,都是揹負式進氣道+飛翼佈局。但是這一佈局也就決定了該類無人機難以作類似五代機的高機動、超機動飛行。

    與其他國家的飛翼無人機來對比,“獵人”搭載的還是沒有經過隱身修型的常規發動機。而且它的發動機短艙還是那麼充滿了俄式風格,顯得比較突兀。不過從衛星圖片上看,“獵人”的翼展甚至超過了蘇-35和蘇-57戰機,機身長度很接近米格-29戰機。機體體積越大,內部空間越大,可以容納的電子裝置也就越多,當然載彈量也會隨之增多,掛載的武器種類也會增多。

    六代機也許還不會脫離現有的框架。如果直接進化到無人駕駛重型戰鬥機,僅靠地面基站和空中大型特種預警平臺來指揮的話,技術跨越難度較大。以現階段科技成果來研發一款徹頭徹尾的無人駕駛戰鬥機,究竟戰力有幾何,恐怕哪國科學家都不敢給出個準確的說法。

    所以,六代機可能還會繼續延續有人駕駛戰鬥機+無人駕駛戰鬥機混編的狀態,但是有人戰鬥機會明顯向無人戰鬥機過渡。這可以參考英國的六代機計劃:飛行狀態可以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之間切換。現有的高新科技產品,諸如AI技術等等也會加入到六代機之中。

    很明顯,獵人無人機無非就是機體更大、機載航電系統整合度更高的無人機,因此技術難度對於俄羅斯來說比較低。而這款號稱“六代機驗證機”的無人機,比第二款第六代戰鬥機更先出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使用無人機作為第六代戰鬥機使用那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如果人工干預操作,則無人機傳回的畫面至少延遲1秒以上,地面操作員是很難預判目標機動的。但如果直接跳過這一步,升級到以無人機AI系統自動控制空戰也許說得過去,但這類技術的實現仍需時日。接下來就得看俄羅斯人怎麼去完善自家的六代機使用理念了。如果俄羅斯的六代機沒有像蘇-57一樣走了彎路,那麼“獵人”驗證機為俄羅斯下一代戰鬥機研發而積累下的經驗將會很可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星上的一粒微塵》中的明星和微塵分別指什麼?具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