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位真人
-
2 # 謝宗兵講故事
教育資訊化這是很多教育專家學者所提倡,很多年輕教師所期盼的事情。
因為教育資訊化可以打破地域和空間的隔閡,有效降低地域差異帶來的差距,讓更多的偏遠地區學生享受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紅利。
然而現實卻是由於各種差距,教育技術雖然在穩步提升,各種先進的裝置進入了越來越多的課堂,但是由於一些主觀客觀的原因,一些地方教育設施跟不上,一些地方有了裝置教師上課卻不用多媒體。網上的教育技術培訓知識老舊沒有吸引力,照本宣科的專家,成了繼續教育加分的唯一作用,很多地方的資訊教育就是一紙空文。這逐漸導致多層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在教育發達地區學生能完美操控最先進的教學裝置,在教育欠發達地區教師對於學生玩遊戲卻焦頭爛額。
要想教育資訊化全面實施,在理論上確實很容易實現,然而現實中卻還任重道遠。
-
3 # 光潛
教育資訊化也即網路化,換言之,網際網路+教育。
從技術上講已不存在什麼問題。問題是主管部門怎麼想?
-
4 # 八十一天教育
教育資訊化的全面實現需要3個基本條件:全面的寬頻網際網路連線、具有資訊化素質的教師、以及共享型教育資訊素材庫的建立,這三個基本條件滿足則教育資訊化全面實現才能成為可能。
1. 全面的寬頻網際網路連線:
十二五期間,隨著‘寬頻中國’計劃的實施,中國已經建立了八縱八橫的全國性高速寬頻光纖網路,全國大中型城市及鄉鎮基本實現了高速光纖寬頻入戶;隨著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4G無線寬頻網路的建設,城鎮居民已經可以很方便的接入網際網路。但是在邊緣鄉村,由於地理位置遙遠分散,網際網路接入的條件還不具備,所以資訊化知識的獲取與運用有很大的侷限性。
2018年,中國航天科工啟動了‘虹雲工程’,計劃至“十四五”末共發射156顆衛星,在距離地面1000公里的軌道上組網執行,構建一個全球無縫覆蓋的星載寬頻移動網際網路絡。將為野外場區以及偏遠地區的村莊、島嶼等提供寬頻網際網路的接入服務。預計虹雲工程覆蓋國內區域後,邊緣鄉村教學點的網際網路寬頻接入將成為可能。
2. 建設具有資訊化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育資訊化的應用需要有相應素質與基礎的教師隊伍,因此需要對邊遠鄉村補充年對新技術應用有熱情、有基礎的年輕教師,這些年輕教師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獲取資訊化知識與素材,並可根據需要製作多媒體課程內容或開展遠端教學,為教育資訊化注入必要的新鮮血液。
3. 建立共享型教育資訊素材庫:
當網際網路接入條件與掌握教育資訊化技能的教師滿足後,還需要建立共享型教育資訊素材庫。教育資訊化包括的內容比較多,例如基於網路的遠端教育、影片課程的網路獲取、線上學習與答疑、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等。教育資訊化的根本是透過資訊化給教育帶來更便捷、更高效、更有價值的知識傳播手段與學習方式。其中多媒體課程內容的製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多媒體課程的製作需要大量的時間與一定的技巧,如果由個體教師單獨完成則比較分散,不夠系統。解決的辦法之一可以在教育部門的統一組織下,開發或購買具有與普適性課程相配套的多媒體精品課程,不斷充實完善資訊化教學內容,使內容與資訊化服務手段齊備,才能有效推動教育資訊化的全面實現。
綜上所述,預計在未來十年,以上因素齊備後,教育資訊化將迎來全面實現的時代。
-
5 # 大衛樂高
其實現在國內很多省市縣的教育資訊化硬體部署完成度已經非常高了!包括機房、核心骨幹網路、基礎架構等等!也就是三通兩平臺的三通完成,兩平臺才是最大的問題,教學管理平臺、教育資源平臺這兩個平臺是完成真正實現教育資訊化2.0的核心元件!也是中國要實現教育資訊化普及最大的瓶頸,雖然出現了很多優質的內容提供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政府是否會選擇他們,這也是個問題。相信大家知道這中間的流程和水分。
-
6 # 胖魚吹泡泡
教育資訊化全面實現,任重道遠,不可一蹴而就,更非一日之功!先有路後通車,通車更要有司機!簡單一句話擺明了教育資訊化工作的步驟。
(1)提到教育資訊化,大家一定聽說過“三通兩平臺”,也就是“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網路和平臺,這就是路,要修路關鍵要有錢,只要資金到位,路好修!2012年以來,經過這些年的大力投入,市縣一級的路應該差不多了,但是再往下走,路通到哪裡,估計地區差距就比較大了。
(2)車是什麼,個人理解應該是指的是裝置,是終端,包括電腦、筆記本、電子白板,液晶一體機等等。這些硬體裝置的配備,在一輪輪政府教育經費投入後,也大概齊都有了。有則有矣,然而差距也是明顯的,有錢的可以一輪輪更新裝置,沒錢的在一次投入後估計要用上很多年了。
(3)司機問題,其實是教育資訊化全面發展過程中最難培訓的。路和車,說白了是錢的問題,隨著近年來教育經費的不斷加大投入,已經改善了很多,然而司機的問題大大制約了教育資訊化的發展。各位當老師的同行們可以觀察周圍,各自學校近年來硬體的變化如何,不說日新月異,起碼翻天覆地。再看看教師們使用的情況,任你硬體如何升級換代,使用理念仍然停留在播放PPT的初級階段。什麼互動式教學,生成式教學,翻轉課堂,電子書包,混合式教學等等等等,很難真正走進教學,走進課堂。
(4)我理解老師們面對資訊化手段的為難抗拒,怕破壞既有的教學模式,不願增加工作量去學習新工具,然而時代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你是否願意,發展的趨勢是無法逃避的,無論是做弄潮兒還是做跟隨者,教育資訊化全面發展終將到來!
回覆列表
教育資訊化近年來一直在昌導,政府在這方面投入很大,很想從城市到鄉村全面展開。能夠步入教育快車道,想法丶投入很到位,城市在資訊化教學上可以走在前頭,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就有困難,特別是師資不夠完善,課件製作需要一定時間來完成,有的代課老師做不了,有的不會操作丶製作。要想全面普及,近幾年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