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樣可以近距離摧毀來襲導彈,提高戰機防禦力。
9
回覆列表
  • 1 # 淡出煙雲

    朝著後方的機炮其實還是有的,但是這種機炮一般安裝在轟炸機上。俄羅斯的圖-95“熊”A戰略轟炸機就在機背和機腹的遙控炮塔和尾部炮塔中安裝了23毫米機炮,這樣設計的效果是為了讓圖-95擁有一定的背後防禦能力。因為圖-95是亞音速螺旋槳飛機,其飛行速度比較慢,所以需要考慮遇到戰鬥機追擊的情況。這種設計理念也說明後向的機炮更多的用於被動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

    為什麼機炮都向前呢?

    這樣的設計方案實際上和戰機自身的框架一樣,都是受到人體方位定則影響產生的結果。因為人的正面向特點促使戰鬥機也設計了正面向座艙,除了提供反推力的發動機是向後的之外,戰鬥機其它大多數裝備都是向前的,這是為了確保機上載具和飛行員的協調性,雖然現在很多系統都實現智慧化了,但是在無人駕駛模式沒有出現之前,飛行員的中樞作用還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朝著後方的機炮靈活性本身也沒有朝著前方的機炮靈活性高。因為戰鬥機本身設計的原因,機頭一般都比機尾更有靈活度。也就是說在需要緊急鎖定的時候,設在機頭的機炮更容易找到目標。而機尾一般是戰鬥機的盲區,特別是戰鬥機後下方的那一塊區域,飛行員基本上是無法顧及的。大多數情況下,迎擊的戰鬥機也不可能讓對方跑到自己後方去,那樣會導致自己相當被動。

    導彈技術的出現也對機炮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在的最新空空導彈產品已經有了向量推力技術,也就是說導彈在空中可以作180度變軌,正面發射的導彈也可以攻擊後方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純格鬥意義的機炮就更沒必要朝著後方。

  • 2 # 回首一夢三千年

    現代戰鬥力沒啥必要,普通機炮射界有限,如果超音速的戰機都無法擺脫的導彈,機炮摧毀的機率太低。太先進的機炮系統,可能也會影響氣動,隱身。再說後邊是發動機,裝哪呢?前置機炮都快要淘汰了。

  • 3 # 哨兵小虎

    崤山小虎第225條回答。

    戰機安裝機尾炮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從飛機被用於軍事領域後,可以說很多飛機為了自衛,都曾安裝過向後的尾炮,並且還配備有專門的機尾炮射擊員。

    尤其是二戰的是生產定型的轟炸機、運輸機,大多安裝有機尾炮。

    比如:圖4、伊爾28(轟5)、圖16(轟6)、運8早期型,甚至伊爾102攻擊機等都裝有機尾炮。

    【圖16(轟6)的尾炮】

    【伊爾102攻擊機的尾炮】

    【伊爾28(轟5)的尾炮】【英俊戰士】

    【圖22M的尾炮】

    所以,戰機安裝機尾炮早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我看題主發的有F15戰鬥機的圖片,我猜想題主肯定是疑惑為什麼現在的戰鬥機沒有尾後機炮了。

    其一:在一個導彈亂飛的年代,航炮作為一種自衛武器,作用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繼殲—20取消航炮之後,以後其他戰機裝不裝航炮都難說。

    其二:航炮作為一種非制導武器,通常都是靠目視和光學輔助瞄準器進行攻擊的,所以航炮多指向飛行員視野最好的前方。

    再加上戰鬥機通常就1~2人操作,又駕駛又制導,哪有多餘的精力去操操縱航炮啊,飛機空間也不夠啊。

    其三:現在戰鬥機多為超音速飛機,平常的非常速度也多在700~800Km/h(220m/s)左右,而航炮的初速約在800m/s。

    飛機超音速飛行時,速到達到1~2馬赫也不是困難的事情,這樣就會面臨與空空導彈後射時速度過零相似的一些問題。

    其四:飛機機尾的尾流、擾流是非常大的,就算不影響航炮射擊的速度,左右的擾流乾擾航炮左右偏轉,能不能打的準還是兩說。

  • 4 # 浴火

    現代戰機進入噴氣時代之前,在戰機後方安裝一個活動機槍再配一名射手的方法,不是特例,而是一種很普遍的防禦方式,當時許多戰機都是這樣設計的,甚至於出現過雙座戰鬥,也就是戰鬥機增加一名後部射手,更曾經一度出現了給戰鬥機安裝活動炮塔的設計,比如:英國的無畏戰鬥機,安裝了一個活動炮塔,以便來打擊對手,但是安裝向後射擊的機炮或機槍只是一種防禦性的手段,在二戰時代,屬於攻擊機的標準配置。

    直到在二戰之後,後射手才從戰術飛機被淘汰掉了,主要伴隨著噴氣式飛機的出現,速度更快,機槍已經沒有價值,尤其是在導彈出現之後,在戰術飛機上已經完全被淘汰了,只有一些大型轟炸機等等會安裝尾炮來進行自衛,但是這種設計也非常的少見,而且也逐步消失了,目前來說,沒有一款新設計的戰機會考慮安裝一門向後射擊的機炮問題。

    主要原因就在於安裝機炮的弊遠遠大於利,安裝一門向後射擊的機炮雖然可以提供一定的防禦,但是機炮的射程非常有限的,而且它的設計控制非常困難,相當於向人頭疼,效果是值得質疑的,為此還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來安裝許多不必要的裝置等等,把它取消到反而更能夠提高戰機的效能,提高生存性。

  • 5 # 前沿陣地

    這種做法確實有,不過主要是在螺旋槳時代,如今而言,僅有極少量的重型轟炸機還保留有尾部機炮的設計。

    最初飛機出現時,使用的還是機槍機炮這些武器,攻擊距離很近,因此往往都是近距離格鬥才能毀傷敵機。而在二戰時,戰鬥機主要分為單引擎戰鬥機和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其中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大多都有機槍手來向後射擊。

    其中單發戰鬥機機動性強,適合進行制空作戰,而雙發戰機一般體積更大,所以裝更多的燃料能達到更遠的航程,而且也能裝更多的機載裝置(比如探測雷達等,夜間戰鬥機普遍都是雙發重型戰機),但與此同時其機動性不足,在和單發戰鬥機的作戰中很吃虧,所以一般都在飛行員座艙後有機槍手,負責抵禦咬尾的敵機。

    但是這樣的實際效果並不好,飛機速度很快,而且在座艙中有射擊死角,機槍手很難有效擊中,所以後來各國基本放棄在雙發戰機上設機槍手了,著重提高其防護和火力,比如美國P38戰機。但是像俯衝轟炸機、魚雷機、轟炸機、攻擊機等,還是一直使用機槍手來作為自衛手段。

    而到了現在,超視距空戰已經成為了可能,近距離高速度的格鬥已經很少見了,所以設定尾部機槍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增大戰機的重量等,帶來機動上的不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鵝毛壓的得父親喘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