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83103466638
-
2 # 自己的世界430
磁懸浮地球儀的工作原理磁懸浮地球儀分為上懸浮地球儀和下懸浮地球儀,上懸浮主要是靠磁性的拉力讓懸浮體懸浮,相對技術難度比較簡單;下懸浮技術主要靠同性相斥的原來,讓懸浮體懸浮在空中,視覺效果更好。磁懸浮地球儀利用電流磁效應使地球儀漂浮在半空中。地球儀頂端有一個磁鐵,圓環形塑膠框內部頂端有一個金屬線圈,金屬線圈透過電流就會成為電磁鐵。電磁鐵與地球儀頂端磁鐵間的吸力可抵消地球儀所受重力,因此地球儀可漂浮在半空中。用手輕輕觸碰地球儀使其偏離平衡位置,手移開後地球儀仍可回到平衡位置不至掉落,這是利用負回饋機制。地球儀底端也有一個磁鐵。塑膠框內部底端有一個霍爾偵測器,可偵測地球儀底端磁鐵的磁場變化。地球儀偏離平衡位置時,霍爾偵測器偵測到地球儀底端磁鐵的磁場變化,便會產生一補償電流。補償電流流到塑膠框頂端金屬線圈時,金屬線圈磁場增加,可將地球儀拉回平衡位置。輕輕轉動地球儀便可持續不停轉動,這可以用慣性原理(說得深入一點,依據動量守恆原理)解釋。地球儀所受到的外力總和為零,因此會以固定速率沿固定方向轉動。利用磁感測器以測定浮體在磁懸浮狀態時的縱向位置,並配以控制電路。當感測器"感知"浮體有縱向位置變動時,懸浮物體體有下落趨勢,感測器便發出的訊號使電路流過上方電磁線圈的電流值加大,增大其吸力,也就加大了對浮體的上拉力,以防止浮體浮體上升的趨勢。磁懸浮廣告這樣重複高速的靈敏反應,磁懸浮廣告使浮體動態平衡在一定的範圍內,只不過是人們的肉眼幾乎無法觀察出來而已,這就是磁懸浮能將物體懸浮起來的原理。
磁懸浮地球儀利用電流磁效應使地球儀漂浮在半空中。地球儀頂端有一個磁鐵,圓環形塑膠框內部頂端有一個金屬線圈,金屬線圈透過電流就會成為電磁鐵。電磁鐵與地球儀頂端磁鐵間的吸力可抵消地球儀所受重力,因此地球儀可漂浮在半空中。用手輕輕觸碰地球儀使其偏離平衡位置,手移開後地球儀仍可回到平衡位置不至掉落,這是利用負回饋機制。地球儀底端也有一個磁鐵。塑膠框內部底端有一個霍爾偵測器,可偵測地球儀底端磁鐵的磁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