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關中地區糧食逐漸不能自給,一般認為是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氣候的影響,二是因為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關中地區環境被破壞。

    根據現在的研究結果,春秋至西漢前期關中地區氣候暖溼,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1~2℃,年平均降水量也多於現在,因而有竹類等亞熱帶植物大面積地生長;西漢後期至北朝時期氣候變得乾燥和寒冷;隋和唐早期氣候再次變得暖溼,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1℃左右,年均降水量也略多於現在;但是從唐後期至北宋時期再次變得涼幹。氣候的變化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很有影響的,尤其在古代靠天吃飯的時候,影響更大。

    古代關中地區氣候變化趨勢圖

    古代關中位於土地平坦、水源豐富的渭河平原,歷史上的自然環境是比較好的,曾經有有“八水繞長安”之說。《詩經》、《山海經》等文獻記載了當時關中地區林木繁茂,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關東地區的自然環境也被逐漸破壞。

    曾經的長安城

    漢代時期關東地區森林還算繁茂,但是因為唐朝大肆開採,到了唐中葉天寶年間,長安周圍已無巨木可供採伐,要長途跋涉到嵐(今山西省嵐縣北)、勝(今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東北)等州才能取得。隨著森林的消失,草場、河流逐漸萎縮,降雨減少,水土流失嚴重,關東地區的糧食生產也逐漸無法滿足要求了。

    到了宋代,南方產糧區逐漸開始發展起來,已經取代了北方成為中國糧食主產區,這個時候中國的經濟中心先是東移到開封,此後又南移到江南,關中地區、洛陽地區都先後衰落下去,再也無法恢復漢唐盛景。

  • 2 # 漁耕樵讀

    關中平原是中國四大平原最小的一個,小到什麼程度呢?僅有排在第三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十分之一,華北平原的八分之一,東北平原的八分之一。

    秦開鄭國渠,為關中增加四萬公頃土地,漢時開白渠,增加4500公頃土地。關中地區肥沃由此而致。由於開發過渡,又歷經戰亂,兩渠灌溉的土地只剩下一萬公頃,安史之亂後大曆年間更是隻剩下6500公頃。減少了86%之多。

    所以關中每逢災害,必然缺糧。隋文帝就因缺糧而不得不就食洛陽。被稱為第一個“逐糧天子”。自隋唐以降,歷代皇帝均有過就食洛陽的記錄。陳寅恪曾總結

    隋唐以降,關中之地若值天災,農產品不足以供給長安帝王宮衛及百官俸食之需,則帝王往往移幸洛陽。俟關中農業豐收,然後復還長安。

    所以自隋唐時即便建都長安,也要以洛陽為陪都。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人多地少之故。

    黃河在三門峽形成了神門、人門和鬼門的三道河門,河水驚濤拍岸,黃湯一樣的泥水怒吼著由上游傾洩而下,橫衝直撞,一旦在此行船,便會造成船翻人亡的後果。

    然而,就在三道河門的下側,一座山形巨石橫立河中,將洶湧的河水攔於自己的腳下,那河水也怪,遇到了它,便突然溫順起來,河床變寬,留下一片平靜的河灘,人們在此歇船避汛。於是,人們非常感激這座石山,以它敢擋波濤的勇氣的力量,稱它為“中流砥柱”。(中流砥柱)

    這個砥柱很重要,因為它見證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裡的興衰,只是它見證的方式是:漕運。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糧食都是一個國家首要考慮並要解決的問題。

    關中地區本來缺水,物產不豐。秦國經常窮困,就與此有關。後來,南韓人鄭國來到秦國,修了渠,關中才成沃野。後來漢朝經過幾代人的休養生息,關中地區因為是政治中心,生齒漸繁,地狹人稠,到了漢武帝時,又向北方用兵,糧食消耗大增。

    關中所產糧食已經不夠了,怎麼辦?只能從關東運糧。可是關東入陝只有函谷關,指望著這條小道運糧肯定不現實。於是,就只能透過黃河漕運來運糧了。

    糧食運到砥柱以東,裝船拉縴,逆行到渭水,然後再轉入引入長安城的水渠。後來戰爭規模不斷加大,漢武帝也曾想開鑿山西和漢中的水渠來運糧,但是都沒有成功,就只能依靠三門峽運糧。三門峽運糧很兇險,成本很高,損耗很大。(漢武帝時糧食已不夠用了)

    所以,漢代時,關中糧食就不能自給了,得從關東運糧。

    到了漢末三國,常年戰亂,西涼軍倒行逆施,關中水利遭到破壞,土地生產已經沒有多少了。漢獻帝帶領群臣往東走,因為找不到糧食,大臣都還餓死了。後來雖然曹操在關中地區屯田,恢復了一些生產,但遠遠不夠。所以,曹魏和晉朝都把都城放在了關東,因為那裡不需要運糧。

    隋唐時期,關中地區也有所恢復,但是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現實問題。因此,隋煬帝即位第二年就遷都洛陽。

    這裡說一下,隋太祖文帝楊堅就是第一個“逐糧天子”。因為關中歉收,漕運不利,不得不到洛陽就食。

    唐初,“漕事簡”,年漕運量不過20萬石。(一生七次就食洛陽,後病死洛陽的唐高宗)

    到中唐,由於關中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生產力的減耗,以及封建國家機構的逐漸龐大,官吏人數相應增大,支出日益膨脹。

    府兵制敗壞以後,募兵制興起,關中糧食需求日增,有學者對唐代開元年間(713~741年)長安的糧食供應及消費做了定量統計:

    皇室、後宮及太監約3萬人,年耗糧20餘萬石。

    京師文武官員2,621人,年給祿米151,533石。

    諸司役作84,058人,年用糧70餘萬石。

    京畿禁軍107,000人,年用糧77萬石。

    禁軍戰馬7萬匹,年耗糧151萬石。

    以上合計年用糧340萬石。

    每年供應長安城的糧食有:關中租稅糧115萬石,關中和糴糧120萬石,剩下缺額的100萬石,則透過漕運提供。由此,可以看出漕糧的重要性。

    後來黃河經常改道,漕運也時常不利,加上運河中段經常有節度使打仗,漕運不通,很多時候長安城裡都面臨著缺糧的危機。有一次甚至逼出了兵變,幸好糧食及時運到,唐德宗驚魂未定,抱著太子說:漕糧已至,吾父子得生也!

    後來黃巢起義和唐末戰亂,關中地區再也沒有恢復生產,帝國首都先遷洛陽,再遷開封。到了北宋,開封富麗甲天下,即是因為開封位於漕運中心之故。

    中流砥柱,這塊石頭,直到朱元璋征討西北時,依然從江南調糧,它又見識了中原王朝的恢復和發展。

  • 4 # 山中往來人

    《史記》記載,“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關中地區作為傳統農作區在秦漢時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像秦時期的鄭國渠、漢代的六輔渠、白渠、陳國渠等。關中地區農作水平達到很高的水平。但經過西漢末年王莽之亂和董卓之亂,關中地區農業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人口大減。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沒有達到漢朝時期水平。

    到了隋唐時期,修復和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所惠及的灌溉面積也只有漢代的一半還少。

    而洛陽所在的東部平原農業區在經歷了數個朝代的發展後逐步成為了全國新的經濟重心,隋唐時期已經超過了關中地區作為新的糧食主產區,由於糧食轉運損耗巨大,所以就出現了唐代不少帝王就食於洛陽的現象。

    所以總的來說,由於戰亂和自然災害造成了中國主要農作區的變遷,也造就了盛世就食於東方的現象。

  • 5 # 愛讀歷史的胖子

    首先是氣候原因,前秦時期天府之國並不是指巴蜀之地,而是指關中地區,那時關中地區氣候溼潤溫暖,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後來降雨量逐漸減少,而農民土地開發過度,導致植被減少,水土流失。

    還有就是因為水土流失導致水利工程淤塞,無法使用。本來秦國崛起統一六國兩個水利工程最重要,一個是都江堰,一個是鄭國渠。都江堰使四川成了天府之國,更重要的是都江堰隔開泥沙,到現在還很有用處,而鄭國渠沒有解決泥沙問題。鄭國渠開鑿後引涇水(涇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之一)入洛河,開發土地四萬公頃,使關中地區農業大發展(收皆畝一鍾約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諸侯)。同時也帶來了上游的泥沙,因為泥沙堆積使鄭國渠取水口不斷上移。漢以來在鄭國渠基礎上另開鑿六輔渠,白渠,陳國渠,唐開三白渠,宋有永利渠,元明清各有水渠開鑿。無可奈何因降雨量減少,水土流失,關中再也不是天下糧倉。

    隋唐建都長安,不時要去洛陽就食,唐以後經濟中心東移汴梁,關中地區再也不是可建都之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澤燒餅裹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