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現有240種左右的有袋動物,分為負鼠科、袋鼬科、袋鼴科、袋狸科、新袋鼠科、袋貂科、袋熊科、袋鼠科等十多個科,其中有170種左右生活在澳洲及其附近島嶼,如袋鼠,樹袋熊等,澳洲是名副其實的“有袋類動物之國”。另外,有70種左右的有袋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的草原地帶,如負鼠等。 在有袋類動物中,袋鼠是最出名、最逗人喜愛的珍獸,它的形象出現在澳洲的國徽上,以致於幾乎成了澳洲的同義詞。袋鼠科是有袋類的典型動物,共約有52種,分佈於澳洲,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及附近若干島嶼,並被引入到紐西蘭,大多數種類陸棲,只有樹袋鼠樹棲。生活於森林灌叢地帶的灰大袋鼠和生活於草原地帶的紅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動物,也是袋鼠科的代表種類,它們的身長約為1.5米,尾長約為1.2米,體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若人喜愛。它們的頭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適應於跳躍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來摟取食物,後肢強大,趾有合併現象,一步可跳5米遠,時速可達40—65公里。尾長大,為棲息時的支撐器官和跳躍時的平衡器。夜行性,白天隱藏在草窩中或淺洞中。喜歡集小群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每年繁殖一次,每胎產1—2仔,孕期約為33天。 現存的有袋類動物分佈於大洋洲的原因:在白堊紀晚期及第三紀早期的時候,此類動物可能遍佈於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它們是哺乳類中一個古老的類群,隨著高等哺乳動物—真獸類的興起,在生存競爭上處於劣勢,特別是成為食肉類動物的捕食物件,使其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大陸相繼絕跡。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經與其他大陸分離開來,形成一個“世外桃源”,孤立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不僅食肉類等高等哺乳動物未能侵入,而且氣候環境等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使得有袋類動物能夠幸運地生存至今,並且由於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了類似於高等哺乳動物的各種生態類群,如生活方式類似於狼、鼬等食肉類動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類似於鹿、羊和羚羊等食草類動物的袋鼠;生活方式類似於旱獺、松鼠、野兔等齧齒類或兔類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大洋洲也因此成為研究動物的適應輻射和進化趨同的重要地區,並被稱為“活化石的博物館”。 現存有袋類動物分佈於南美洲的原因:有觀點認為它們是由於一些偶然的機會,使體型較小的、過樹棲生活的有袋類動物的祖先,藉助於大樹的樹幹或其他物體漂洋過海來到美洲,由於這裡天敵也相對較少,因此得到生存和繁衍。不過,這種學說是否正確還有待考證或完善。 自從歐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洲,又引進了許多新的動物,很多種有袋類動物的原始生活狀態被破壞了,受種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已有6種小型袋鼠滅絕。由於人類經濟活動影響的加劇,對今後有袋類的生存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目前有袋目中共有約17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7種被列入附錄2。對現生的有袋類動物如果不嚴加保護,這個在獸類演化上十分獨特,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類群,終將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進一步增加,而迅速地減少或滅絕。
世界上現有240種左右的有袋動物,分為負鼠科、袋鼬科、袋鼴科、袋狸科、新袋鼠科、袋貂科、袋熊科、袋鼠科等十多個科,其中有170種左右生活在澳洲及其附近島嶼,如袋鼠,樹袋熊等,澳洲是名副其實的“有袋類動物之國”。另外,有70種左右的有袋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的草原地帶,如負鼠等。 在有袋類動物中,袋鼠是最出名、最逗人喜愛的珍獸,它的形象出現在澳洲的國徽上,以致於幾乎成了澳洲的同義詞。袋鼠科是有袋類的典型動物,共約有52種,分佈於澳洲,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及附近若干島嶼,並被引入到紐西蘭,大多數種類陸棲,只有樹袋鼠樹棲。生活於森林灌叢地帶的灰大袋鼠和生活於草原地帶的紅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動物,也是袋鼠科的代表種類,它們的身長約為1.5米,尾長約為1.2米,體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若人喜愛。它們的頭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適應於跳躍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來摟取食物,後肢強大,趾有合併現象,一步可跳5米遠,時速可達40—65公里。尾長大,為棲息時的支撐器官和跳躍時的平衡器。夜行性,白天隱藏在草窩中或淺洞中。喜歡集小群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每年繁殖一次,每胎產1—2仔,孕期約為33天。 現存的有袋類動物分佈於大洋洲的原因:在白堊紀晚期及第三紀早期的時候,此類動物可能遍佈於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它們是哺乳類中一個古老的類群,隨著高等哺乳動物—真獸類的興起,在生存競爭上處於劣勢,特別是成為食肉類動物的捕食物件,使其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大陸相繼絕跡。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經與其他大陸分離開來,形成一個“世外桃源”,孤立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不僅食肉類等高等哺乳動物未能侵入,而且氣候環境等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使得有袋類動物能夠幸運地生存至今,並且由於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了類似於高等哺乳動物的各種生態類群,如生活方式類似於狼、鼬等食肉類動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類似於鹿、羊和羚羊等食草類動物的袋鼠;生活方式類似於旱獺、松鼠、野兔等齧齒類或兔類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大洋洲也因此成為研究動物的適應輻射和進化趨同的重要地區,並被稱為“活化石的博物館”。 現存有袋類動物分佈於南美洲的原因:有觀點認為它們是由於一些偶然的機會,使體型較小的、過樹棲生活的有袋類動物的祖先,藉助於大樹的樹幹或其他物體漂洋過海來到美洲,由於這裡天敵也相對較少,因此得到生存和繁衍。不過,這種學說是否正確還有待考證或完善。 自從歐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洲,又引進了許多新的動物,很多種有袋類動物的原始生活狀態被破壞了,受種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已有6種小型袋鼠滅絕。由於人類經濟活動影響的加劇,對今後有袋類的生存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目前有袋目中共有約17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7種被列入附錄2。對現生的有袋類動物如果不嚴加保護,這個在獸類演化上十分獨特,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類群,終將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進一步增加,而迅速地減少或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