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小帥說理財
-
2 # 掘金界
公募基金非常安全,經過了約20年的發展,基金行業已經比較成熟,在波動幅度巨大的A股市場中,幾乎很少聽到基金行業的重大失職或者操作事故,總體上整個行業以成熟市場的基金行業作為對標,法律法規、制度建設、風控體系都比較成熟了。
您指的不安全是“利益輸送”和“個體的道德風險(老鼠倉)”,利益輸送很難絕對禁止,包括利益輸送的界定和取證,可以說在目前基金行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輸送是普遍現象,主要存在旗下基金互相之間,雖然監管對交易行為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但客觀上還是存在互相之間的利益投送,當然這一塊,投資者是可以迴避的,透過一段時期的跟蹤,就能覺察出哪些基金常作為‘利益輸送方’出現,迴避就是了。
另外一塊是個人的道德風險,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串通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公募基金經理是一件旱澇保收的金飯碗,股市漲跌與否,他的績效是和基金規模掛鉤,即使業績做的足夠出色,如果基金規模上不去,基金經理的報酬也提不上去。所以基金經理的取向就是相對排名,說白了就是我的基金別比平均水平差,百萬年薪的金領工作就很穩當了。
這筆賬人算的很清楚,和上市公司共謀抬高股價,且不論單一支基金有沒有這個能力做到,即使做到了,公募基金的運作中處處留痕,基金高位接盤後如何面對內部合規審查,基金業績的排名?一個已經穩穩的可以拿到年薪百萬的人是不會去考慮這種得不償失的做法了。
所以公募基金經理是不會考慮做這些‘代價’很高的事,除非轉行私募之後,整個績效和利益格局不同了,或許才會存在這樣的動機。所以和上市公司‘勾結’的行為絕大部分發生在私募體制內,而不是公募體制內,這是利益格局決定了的事。
-
3 # 匯商所
一、資金的安全性:
公募基金之所以擁有從未發生過系統性風險的優勢,是因為其擁有一套起源於歐美的法規、會計制度和資金託管制度才保障了資金的安全性。
1、行業依法治理
自從公募基金業建立,就以《證券出借基金法》為核心,從而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完善的法規體系一方面強化了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監督和制約,另一方面全面覆蓋了基金產品銷售、出借運作、估值清算等各個環節,真正實現了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的原則。
2、嚴格市場準入
據市場調查總結,公募基金行業採取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並且監管機構會對公募基金牌照進行審批流程。不但如此,公募基金下面的基金管理人也是具備相當專業的出借運作能力,並且公募基金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以及基金人員擁有較高的職業素質。
3、託管機制保障
透過借鑑境外市場經驗,公募基金業引入了基金託管人機制。基金託管人由獨立於基金管理人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任,同時對基金資產進行監督和保管,從而實現管理和資產保管分離和資金安全的目的。
4、強制資訊披露
基金持有人和社會公眾之所以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基金資訊,原因在於基金行業建立了完備的資訊披露規範體系。因此,基金行業成為金融領域最規範、最透明的行業,具備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是必然事件。
二、出借的安全性:
不同型別基金的出借目標和範圍各有不同,但是任何出借都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風險的,更何況出借的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公募基金強調“分散出藉以降低風險”,即不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
4 # 廣域經濟學問
是這樣的,首先絕大部分的公募基金因為規模巨大或者法律限制導致投資手段單一,呈現與市場指數高相關性。在前幾年股市一路高歌猛進之時這也許是件好事,但是今非昔比,市場波動加大,未來二次回撥可能性也比較大,多空策略的對沖基金在這種市場下將大有作為。大家去看一下三月份或者第一季度我們的對沖策略基金,再和那些所謂的大牌公募基金業績做個對比。
其次、高流動性的公募基金確實提供了一些便利性,貌似給了客戶一些“可控”的感覺,但其實會讓多數客戶追漲殺跌的本性暴露無遺。再加上外資銀行的客戶經理由於個人業績原因,也會“慫恿”客戶去做出錯誤的決定,稍微漲了幾個點就建議客戶“落袋為安”,轉換到其他公募基金上面,頻繁賺取“轉換費”提成。在實際過去的多年間,中國的客戶從這些基金上真的沒幾個賺到錢。
回覆列表
產品安全也就是產品是否蘊含風險,其實任何產品都有風險,但是由於公募基金主要在證券市場操作,那麼它就有自己獨特的風險點。
第一,從產品角度來看,公募基金的制度比較完善,那麼從管理人跑路等方面講,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公募基金髮展多年,託管制度和與證券市場的介面和操作流程都比較完善,從產品本身最多產生的就是系統執行出現的交易失敗等問題。其他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第二,從交易來講,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基金和部分混合基金操作的是股票市場,那麼股市的市場風險比較明顯,也就是股票漲跌造成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屬於正常現象。
好回到開頭問題,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串通,這屬於道德風險,這種風險有沒有?完全有可能的。我們所有的產品能夠公開或者不公開發行,其實都是基於道德風險可控的狀態,如果沒有了道德,任何產品都可以被鑽空子。而且這個就是公募基金獨特的風險形式。這個例子不是沒發生過,除去上市公司的勾結,主要突出的就是——老鼠倉的問題,也就是基金經理夥同他人利用其基金操作的優勢提前買入某股票,然後等待基金資金到位後高位丟擲而獲利的行為。這種行為損害了廣大公募基金投資者的資產,而讓個人獲利。
同時,基金經理或者知情人與上市公司進行串通進行關聯交易或者違反資訊披露原則的暗箱操作,其實都是具備條件的,畢竟可以天天打交道。
但是本著行業自律原則,和監管嚴格原則,這種行為還是非常少的,畢竟作為金融從業人員,大部分的人的職業道德是非常崇高的,進入金融行第一課就是控制自己的道德風險認知,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監管也非常重視這個行為。
讓我們共同努力吧,把握道德底線,才能讓金融產品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