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古建的魅力

    出自宋代陳克的《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齏(jī)鹽:原意是指切碎的醃菜,此處專指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資。

    吳興: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譯文:十年了,國家的兵禍還是沒有盡頭。金人的侵略,前幾年都已經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鄉的日子已經很久,年華已經老去,一想起這,我就心中黯然。我這一把稀疏的鬍子,已經變得雪一樣白了,枯澀的淚水,也是像冰一樣的冷。

    哪裡該是我隱居的地方?我想應該去昊興吧,可是,又怕這裡的朋友們思念我。到那時啊,友人只有獨個面對深夜的淒雨,屋子的小窗上,燈火映著孤單的身影。

  • 2 # 莊視界666

    出自宋代陳克的《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江城:指建康,今江蘇南京。

    齏鹽:細碎的鹽。

    吳興:在今浙江湖州。

    陳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少時隨父宦學四方,後僑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紹興七年(1137),呂祉節制淮西抗金軍馬,薦為幕府參謀,他欣然響應,留其家於後方,以單騎從軍。曾與吳若共著《東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謂“立國東南,當聯絡淮甸荊蜀之勢”(《四庫全書總目》)。

    其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陳貽序和伯父陳貽範均進士及第,並都擔任過州縣官。他們不但文學造詣很高,而且陳貽範還是著名的藏書家。陳克自幼受家庭薰陶,才學日益長進,詩、詞、文無不精通。他早年的詩,文辭優美,風格近溫庭筠和李商隱,在“宋詩中另為一格”。他的詞寫得更好,佳作多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稱其“詞格高麗,晏(殊)周(邦彥)流亞”。清李慈銘在所著《越縵堂讀書記》一書中,論贊其詞“在北宋諸家中,可與永叔(歐陽修)、子野(張先)抗衡一代,雖所傳不多,吾浙稱此事者,莫之先矣”。

    陳克親歷兩宋之交的戰亂,其詞對時世有所反應。如〔臨江仙〕寫身世之感,觸及“胡塵直到江城”的嚴酷現實,〔虞美人〕寫祈雨,注意到農村“日夜歌聲苦”的悲慘之狀。這類作品在他的集子裡很少見。他的詞主要還是承"花間"和北宋的婉麗之風,以描寫粉融香潤的生活和閒適之情見長。如〔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又如另一首寫閒情的〔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以“烘簾自在垂”和“綠窗春睡輕”的恬淡境界受到歷代詞話家的稱譽。清人陳廷焯說:"陳子高詞婉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晁無咎、毛澤民、万俟雅言等遠不逮也。"(《白雨齋詞話》)說陳克高於晁、毛等人未必公允,但“婉雅閒麗”和“合溫韋之旨”二語倒是準確地道出了他的歌詞創作的主導風格與繼承關係。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著錄陳克《天台集》10卷。又單行《赤城詞》1卷,曾刊入長沙書肆《百家詞》。今均不傳。朱孝臧《□村叢書》所收《赤城詞》1卷,系據林無垢校補舊鈔本。趙萬里復據他書共輯得41首,附錄1首,刊入《校輯宋金元人詞》。《全宋詞》增輯至51首。《全宋詞補輯》又補輯陳克詞4首。陳克亦能詩,詩集已佚,部分作品僅見於《宋詩紀事》等書中,存詞51首。 

    詞的上片開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事實,包括從宣和七年金滅宋至紹興四年金軍兵臨建康城下這段歷史。前半句表達作者對侵犯者的憤慨,後半句表達他對朝廷的不滿。兩句正面點提形勢,訴說對進犯者的譴責,和對造成“胡塵直到江城”局面的趙宋王室的不滿。這一起句,具有統領全詞的作用。下文所寫愁苦心情、歸隱的願望,與故人告別的原因,皆根源於此句。由興亡之變興起興亡之嘆,由此引出下面嘆老、送老、別友之事。“歲華銷盡客心驚”,作者心驚於十年時間倏忽而逝,而自己報國無望,國事亦難以振興。“疏髯渾如雪,衰涕欲生冰”,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於自己年華老去、無法馳騁疆場的遺恨,以及因國事而涕淚不止的憂慮之情。

      詞的下片,“送老”一詞,上承“歲華銷盡”、“疏髯”、“衰涕”,下啟“吳興”、“別愁”、“孤影”,是貫通上下詞意的關鍵詞。歸隱雖是作者所願,但是他卻不忍心與老朋友道別。“相望”二字,點出依依惜別之態。“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是作者與故人分別之後,對故人孤獨愁苦情態的想象。深夜的細雨、窗燈、孤影、別愁,共同構成一幅悽迷傷感的別後思念圖。作者不寫自己別後如何思念故人,卻反過來想象故人如何思念自己。他想象故人深夜獨對燈影,孑然一身,實際上對應的是自己的孤獨寂寞。除此之外,這兩句承上“故人相望若為情”,是懸想別後故人孤愁情狀。詞人借用蘇軾詩的意象,以“別愁”、“孤影”表之,見故人於今獨處無侶之苦,也反襯出自己的孤苦處境。最後一句以景作結,將詞一開始丟擲的對國家興亡的憂慮,收結到深夜孤燈下的身影中,多少慨嘆都蘊涵於其中。正因為不言,反而有了言不盡的深意。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首詞起承轉合,意脈不斷,巧妙無痕。起首兩句指出:兵禍不止,以至於“胡塵直到江城”。這一形勢。此後雖然不再有一個字提到興亡,但由此種下的興亡之慨,隨處可見。這樣開頭,有籠罩之功力。至過變處,詞雲“送老”,這和“十年”、“歲華銷盡”、“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這兩個字可謂承接嚴密。上片言老,是說國事不寧,個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則是尋求自己的歸宿。所以“送老”一語承上而啟下“應吳興”、“別愁”、“孤影”,與之一脈相承。詞到終了,卻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殘燈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環境描寫來寄託難言的苦衷,創造出迷離恍惚的氣氛,不但收來有力,而且含“有餘不盡”之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薩和皇馬之間的鬥爭就是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政府鬥爭的縮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