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草帽小洋

    傳統的香菇制種技術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絲不易長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種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們採用了牛糞、鋸末堆料發酵技術進行雙孢菇制種,制母種的成功率達99.9%,制原種的成功率達98.1%.制栽培種的成功率93.2%。

    制種方法如下: 牛糞、鋸末的發酵 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Sunny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乾、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生石灰、輕質碳酸鈣等輔料。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 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量的石灰水,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乾備用, 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銨,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 配製培養基 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將pH值調至7.5~8。按幹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幹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 2 # 山陽書畫

    我這裡為你推薦幾個學習渠道:

    一是向書本學,可以買些此類科技書籍,從中學到比較正規的理論知識。

    二是向實踐學,可以結識當地從事此類種植的專業場(戶),向他們學習實際操作過程和經驗教訓,這樣會上手快,少走彎路。

    三是向專家學,可以前往當地政府農業部門及其下屬的農技專業技術機構,向該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士當面請教,從中可以獲得最先進技術與政策資訊,以及最新科技成果與最佳經營方案。

  • 3 # 城城奶奶的故事

    想學種香菇,快來我們湖北隨州吧!湖北隨州種植香菇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有幾十年種植經驗,我們這裡的香菇種出來不愁銷路,有很多香菇大老闆駐紮在此,香菇全部出口國外了,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種植的有香菇,一家種個一萬袋左右還有種一萬多到三四萬的都有,投資成本在一袋袋料5塊以內,種的好的一袋去掉成本能轉個十多塊錢,種的不好的也有六七塊的利潤,種香菇也很辛苦的,首先要購買我們這裡一種特有的闊葉樹,我們這裡叫梨樹,不是吃的那個梨樹噢。然後每年的農曆六月下旬左右就開始大量粉樹木,讓他變成鋸沫,然後還要裝袋,裝袋之後就要大火把他蒸熟,蒸個五天四夜,才行,有的袋子破的還要用膠布粘起來,防止走雜菌,萬一走的雜菌就廢了。現在這個季節我們這裡到處都是蒸香菇袋的。等菌種袋冷卻過段時間,就要點菌種,點菌種要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每個菌種帶都是在一個小棚子裡完成的,還要進行消毒處理,不然會走雜菌的,點完的菌種帶要放在棚裡讓他長滿菌絲才可以,切記看到有綠色雜菌的一定要挑出來,不然會傳染的,等到菌種全部走滿了,就可以泡水了,然後時間到了就會長香菇啦!種香菇天氣溫度也很重要的,在這裡也說不完,你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們這裡都是有種香菇的,可以交流下。覺得我寫的好的,給個贊謝謝

  • 4 # 娜娜家愛上農村

    如何用牛糞種植蘑菇,及如何發酵,及如何選種子?

    答:雙孢蘑菇牛糞、鋸末堆料發酵制種

    傳統的雙孢菇制種技術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絲不易長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種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們採用了牛糞、鋸末堆料發酵技術進行雙孢菇制種,制母種的成功率達99.9%,制原種的成功率達98.1%.制栽培種的成功率93.2%。

    制種方法如下: 牛糞、鋸末的發酵 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Sunny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乾、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生石灰、輕質碳酸鈣等輔料。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 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量的石灰水,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乾備用, 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銨,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 配製培養基 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將pH值調至7.5~8。按幹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幹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相電源用三個220伏100瓦的白熾燈,星型連線,到底算300瓦,還是100瓦?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