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在哈哈圖

    醫學院校的學生作為未來醫務人員,應具有的素質是多方面的,諸如全面、紮實的醫學專業知識,一定的臨床實踐工作經驗,熟練的普通話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等。除此而外,還有一個方面非常重要,那就是需要具備較強的醫用文體寫作能力。儘管這一點是現在的醫學生應必須練就的一項基本功,然而實際狀況是醫學寫作課程在眾多醫學院校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給予它應有的地位,致使出現了為數不少的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甚至走上工作崗位後,所寫病歷、病程記錄、醫學論文、交接班報告、護理文書等醫學應用文存在格式不規範或語體風格和語言表達問題突出等問題,直接影響著臨床醫療和護理工作。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校期間醫學生的醫學寫作未能得到系統而有效的學習和訓練,未形成能力。 那麼醫學寫作為什麼會不被重視,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學校方面,教學管理部門對這門課的開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有的學校將醫學寫作做為選修課,讓學生自學,由於生源素質差,加上非專業課,學生普遍不予以重視,形同虛設,難談學習效果;有的學校雖將它列為必修課,但安排在第一學期開設,學生初進校門,醫學知識積累太少,學生對其中的寫作例文存在內容理解上的障礙,教學難以相長,加之任課教師一般都是文科院校畢業,教師本身醫學知識儲備不多,教學效果受到較大影響;有的學校錯誤地認為醫用文體寫作只是格式問題,況且如病歷格式、護理記錄在診斷學和基礎護理課程中已經涉及,完全沒有必要再佔用專門課時去給學生講授,認為沒有必要開設,所以就沒有開設。另一個是學生方面,學生對寫作課普遍存在厭學心理。懼怕寫作在現時大學生中已是普遍現象,醫學寫作作為公共文化課一直被視為“副課”,因而即使在開設有醫學寫作的院校,也難以引起大多學生的重視,再說學生自身的寫作基本功較差,而專業性很強的醫用文體寫作在一些醫學生看來就是一個較更難愈越的臺階了。另外,一些醫學大專院校對學生畢業論文方面無要求也是導致學生不重視醫學寫作的一個因素。 但是醫學寫作屬於技能寫作,它對於醫科大學生個人成長確實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這體現在三個方面:

    1、科技發展與時代進步,未來醫護人員自身素質迫切要求當代醫科大學生具備較強的醫用文體的寫作能力。當今世界進入資訊時代,大量的人類未知領域被認識、發現和開發,這些科技成果傳播的最好媒介和途徑就是“文章”。據國外資料統計:世界每年發表自然科學論文600萬篇,如果再算上社會科學、文學藝術論文數量就更加驚人。科技進步,發明創造的反映和傳播,必須依靠具有科技寫作能力的人,僅能寫一般性寫人、敘事和發點議論的普通型文章,是無法適應時代對於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要求的。再說醫學生作為未來醫務人員屬於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反映業務情況和科研成果的科技寫作能力,對此應該有明確認識、早動手才能早受益。

    2、從綜合素質教育看,醫學寫作能力是醫科大學生智慧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培養目標看,我們強調大學生不但要掌握紮實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還要求具有一定的智慧,主要是自學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它是智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力的訓練和提高還與專業水平提高相輔相成,因為寫作能力提高了,閱讀、理解與接受能力會相應提高,接受專業知識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浪花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