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是我們最主要的養殖蜂種之一,中蜂適合中國大部分地方的氣候條件,而且能有效的利用零星蜜源,因此被廣泛的定地飼養,但中蜂有一個顯著的弱點,就是喜歡發生自然分蜂,而發生自然分蜂往往不易被人工控制,所以往往會給養蜂者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防止蜂群發生自然分蜂,是養蜂生產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養蜂要想擴大種群,就必須得透過分蜂來實現,而且分蜂也是解決蜂群,各種生活危機的有效辦法。當然這種分蜂,就只能用人工分蜂來取代了。蜂群分蜂有個必須的條件,那就是得有兩個以上的蜂王,或者成熟王臺才能實現。那麼既然養蜂中有了多餘的蜂王,分蜂的基本條件就成熟了,那麼有了多餘的蜂王,可以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嗎?
當然這就得看情況了,自然分蜂是蜂群的一種,自然的行為情況,雖然是瓜熟蒂落,但也是事出有因的。而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可是一種非自然的行為,那麼我們為蜂群進行人工分蜂,肯定就會對蜂群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就得權衡好人工分蜂,給蜂群帶來的利與弊了。
①蜂群產生了分蜂熱後,可實施人工分蜂
蜂群經過春季的繁殖後,一般群勢都會得到較大的發展。這些蜂群生活在狹小的蜂箱中,就會出現較為擁擠的狀態,在擁擠的狀態中,蜂群就會產生高溫高溼等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蜂群的幼蜂就不能正常的發育,成蜂生活也較為困難,而且蜂群易滋生各種疾病。出現了這些情況後,蜂群就會產生分蜂熱。蜂群出現分蜂熱時,最先會在蜂群出現雄蜂,當分蜂熱達到高潮時,蜂群就會出現王臺,當王臺封蓋成熟後,蜂群就會發生自然分蜂。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手段,可以緩解蜂群的分蜂熱,但對於分蜂性較強的中蜂而言,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最好還是對其進行人工分蜂,可能效果會更為明顯。蜂群產生了分蜂熱,也預示著人工分蜂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這時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不但可消除蜂群的分蜂熱,也能使我們擴大蜂群的數量。
蜂群產生分蜂熱時,該如何分蜂呢?蜂群在產生分蜂熱時,一般外界可能還存在有一定的蜜源,為了不影響蜂群的生產,因此可以用“偏分法”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即分出一兩脾蜂組成一個繁殖群,而剩下的蜂保留於原群,形成一個生產群,當然多餘的蜂王這時就可介入該群。不過如果蜂群內有王臺,那麼我們介入蜂王后還應除去王臺。
②高溫缺蜜季節,可對強群進行人工分蜂
夏季氣溫較高時,強大的蜂群,可以透過自身的調節,來控制蜂群的溫度,它們往往透過噴水,揮動翅膀扇風等來緩解高溫,但這樣不但耗費它們的體力,而且使蜂箱環境變得潮溼,使蜂群易發生疾病。
而且炎熱季節外界蜜源缺乏,也很容易給蜂群帶來食物危機,並且由於外界蜜源缺乏,就可能使蜂群的生產負擔減小,這就容易使蜂群的工蜂“閒”起來,而閒就可能使部分工蜂發生怠工,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蜂群危機。然而這一系列的問題,透過人工分蜂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高溫缺蜜季節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時,由於不需要考慮蜂群的生產狀況,因此分蜂時,適合將蜂群進行平分。平分蜂群比較簡單,一般將蜂群的蜜蜂,子脾等平分即可,分出原蜂王組成一個蜂群,而剩下的蜂群介入多餘的蜂王即可。
①流蜜旺季時沒有分蜂熱的蜂群,不宜人工分蜂
我們養蜂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獲取蜂蜜等蜂產品,而強群是獲得高產的首要保障,有研究表明,強群的生產效率,可以比一般弱群高出30%以上。因此在流蜜旺季,對沒有分蜂熱的蜂群,實施人工分蜂顯然是不划算,因為分蜂后會大大的降低,蜂群的生產力水平,令我們得不償失。
②越冬前後的蜂群,不宜人工分蜂
我們知道蜂群是變溫的動物,其體溫和所處的環境相同。因此它們受氣溫的影響較大。而面對嚴寒的冬季,它們只能透過自身代謝散發出熱量,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當然蜂群數量越多,它們透過抱團取暖,就能更好的抵禦外界的嚴寒。因此當外界氣溫降低時,特別是越冬前後,一般都要求蜂群有強大的群勢,這樣對蜂群越冬大有好處。事實上越冬前後,不但不該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還應該對較弱的蜂群進行並群。
事實上不管是生產還是繁殖,強群的優勢都十分明顯。而且蜂群要想繁殖發展,就必須有一定的數量。在現實的生產中,一些弱群為什麼總是,發展不起來就是這個道理。弱群的生產採集能力,哺育能力,防禦能力,保溫能力都差,這會制約蜂群的生產與發展。雖然在一些地方,中蜂群三四脾蜂,可能就會產生分蜂熱,但這樣的蜂群分蜂是弊大於利的。
養蜂生產中,不管是飼養中蜂還是意蜂,都應儲備一定數量的蜂王,以便在蜂失王,分蜂等情況時使用。儲存蜂王一般可設定專門的儲王群,一個儲王群用隔王欄分開後,可養多個儲備蜂王。當然有些時候,也可在一般蜂群中搞一箱雙王,或雙王同群等。
總結,養殖中蜂有了多餘的蜂王,只能說明俱備了分蜂的基本條件。但分不分蜂,還應結合蜂群的實際情況來定。一般有分蜂熱的蜂群,或者在高溫缺蜜季時,蜂群較強的,可以實施人工分蜂。而在流蜜旺季,蜂群沒有分蜂熱時,或者越冬前後的蜂群,以及較弱的蜂群,則不宜實施人工分蜂。
中蜂是我們最主要的養殖蜂種之一,中蜂適合中國大部分地方的氣候條件,而且能有效的利用零星蜜源,因此被廣泛的定地飼養,但中蜂有一個顯著的弱點,就是喜歡發生自然分蜂,而發生自然分蜂往往不易被人工控制,所以往往會給養蜂者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防止蜂群發生自然分蜂,是養蜂生產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養蜂要想擴大種群,就必須得透過分蜂來實現,而且分蜂也是解決蜂群,各種生活危機的有效辦法。當然這種分蜂,就只能用人工分蜂來取代了。蜂群分蜂有個必須的條件,那就是得有兩個以上的蜂王,或者成熟王臺才能實現。那麼既然養蜂中有了多餘的蜂王,分蜂的基本條件就成熟了,那麼有了多餘的蜂王,可以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嗎?
當然這就得看情況了,自然分蜂是蜂群的一種,自然的行為情況,雖然是瓜熟蒂落,但也是事出有因的。而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可是一種非自然的行為,那麼我們為蜂群進行人工分蜂,肯定就會對蜂群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就得權衡好人工分蜂,給蜂群帶來的利與弊了。
那些情況下可以為蜂群實人工分蜂①蜂群產生了分蜂熱後,可實施人工分蜂
蜂群經過春季的繁殖後,一般群勢都會得到較大的發展。這些蜂群生活在狹小的蜂箱中,就會出現較為擁擠的狀態,在擁擠的狀態中,蜂群就會產生高溫高溼等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蜂群的幼蜂就不能正常的發育,成蜂生活也較為困難,而且蜂群易滋生各種疾病。出現了這些情況後,蜂群就會產生分蜂熱。蜂群出現分蜂熱時,最先會在蜂群出現雄蜂,當分蜂熱達到高潮時,蜂群就會出現王臺,當王臺封蓋成熟後,蜂群就會發生自然分蜂。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手段,可以緩解蜂群的分蜂熱,但對於分蜂性較強的中蜂而言,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最好還是對其進行人工分蜂,可能效果會更為明顯。蜂群產生了分蜂熱,也預示著人工分蜂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這時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不但可消除蜂群的分蜂熱,也能使我們擴大蜂群的數量。
蜂群產生分蜂熱時,該如何分蜂呢?蜂群在產生分蜂熱時,一般外界可能還存在有一定的蜜源,為了不影響蜂群的生產,因此可以用“偏分法”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即分出一兩脾蜂組成一個繁殖群,而剩下的蜂保留於原群,形成一個生產群,當然多餘的蜂王這時就可介入該群。不過如果蜂群內有王臺,那麼我們介入蜂王后還應除去王臺。
②高溫缺蜜季節,可對強群進行人工分蜂
夏季氣溫較高時,強大的蜂群,可以透過自身的調節,來控制蜂群的溫度,它們往往透過噴水,揮動翅膀扇風等來緩解高溫,但這樣不但耗費它們的體力,而且使蜂箱環境變得潮溼,使蜂群易發生疾病。
而且炎熱季節外界蜜源缺乏,也很容易給蜂群帶來食物危機,並且由於外界蜜源缺乏,就可能使蜂群的生產負擔減小,這就容易使蜂群的工蜂“閒”起來,而閒就可能使部分工蜂發生怠工,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蜂群危機。然而這一系列的問題,透過人工分蜂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高溫缺蜜季節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時,由於不需要考慮蜂群的生產狀況,因此分蜂時,適合將蜂群進行平分。平分蜂群比較簡單,一般將蜂群的蜜蜂,子脾等平分即可,分出原蜂王組成一個蜂群,而剩下的蜂群介入多餘的蜂王即可。
那些情況下不適合為蜂群進行人工分蜂①流蜜旺季時沒有分蜂熱的蜂群,不宜人工分蜂
我們養蜂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獲取蜂蜜等蜂產品,而強群是獲得高產的首要保障,有研究表明,強群的生產效率,可以比一般弱群高出30%以上。因此在流蜜旺季,對沒有分蜂熱的蜂群,實施人工分蜂顯然是不划算,因為分蜂后會大大的降低,蜂群的生產力水平,令我們得不償失。
②越冬前後的蜂群,不宜人工分蜂
我們知道蜂群是變溫的動物,其體溫和所處的環境相同。因此它們受氣溫的影響較大。而面對嚴寒的冬季,它們只能透過自身代謝散發出熱量,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當然蜂群數量越多,它們透過抱團取暖,就能更好的抵禦外界的嚴寒。因此當外界氣溫降低時,特別是越冬前後,一般都要求蜂群有強大的群勢,這樣對蜂群越冬大有好處。事實上越冬前後,不但不該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還應該對較弱的蜂群進行並群。
事實上不管是生產還是繁殖,強群的優勢都十分明顯。而且蜂群要想繁殖發展,就必須有一定的數量。在現實的生產中,一些弱群為什麼總是,發展不起來就是這個道理。弱群的生產採集能力,哺育能力,防禦能力,保溫能力都差,這會制約蜂群的生產與發展。雖然在一些地方,中蜂群三四脾蜂,可能就會產生分蜂熱,但這樣的蜂群分蜂是弊大於利的。
不分蜂多餘的蜂王該如管理養蜂生產中,不管是飼養中蜂還是意蜂,都應儲備一定數量的蜂王,以便在蜂失王,分蜂等情況時使用。儲存蜂王一般可設定專門的儲王群,一個儲王群用隔王欄分開後,可養多個儲備蜂王。當然有些時候,也可在一般蜂群中搞一箱雙王,或雙王同群等。
總結,養殖中蜂有了多餘的蜂王,只能說明俱備了分蜂的基本條件。但分不分蜂,還應結合蜂群的實際情況來定。一般有分蜂熱的蜂群,或者在高溫缺蜜季時,蜂群較強的,可以實施人工分蜂。而在流蜜旺季,蜂群沒有分蜂熱時,或者越冬前後的蜂群,以及較弱的蜂群,則不宜實施人工分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