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痕Yan

    野豬養殖技術: 特種野豬是經過人工馴化改良後的一個野豬品種,基因穩定。公母豬可長期做種繁殖而基因不變,它不同於家豬,形似野豬,故取名為特種“野豬”,開發前景極為樂觀。 一、經濟價值 特種野豬保持了野豬瘦肉率高、適應性強、野味濃厚的優點,又克服了野生母野豬僅在春季發情和人工圈養下不易成活和難以發展等缺點,使之能正常飼養繁殖。特種野豬肉香味很濃,具有“野味”的特色,營養豐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後腿肉的脂肪只有家豬的50%,含有17種氨基酸、亞油酸、亞油酸(C18-2)含量比家豬高2.5倍。亞油酸是目前科學界認為唯一的人體最重要和必須的脂肪酸。人體本身不能合成,必須透過食品攝收而獲得的一種脂肪酸。它對人體的生長髮育有著極為重要意義(也是治療冠心病的特效 脂肪酸)。並有野味、保健、經濟三大優勢。特種野豬作為豬家族中的一個新品種以及解決目前家豬生產跌入低谷需轉換替代新品種的好機遇,作為外向型和旅遊經濟產品,市場容量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經有關科研單位的專家鑑定,特種野豬肉內,含有較高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可作為一種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於動酸,可作為一種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於動脈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腦血管硬化性疾病的防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改變,特種野豬肉逐漸成為人們追求的新保健食品, 經常吃特種野豬肉能降低血脂,可以防治動脈硬化,銷售勢頭很好,目前供不應求。如在發展推廣後飼養批次不大時可將特種野豬的腿加工成“野豬”火腿打入國內外市場。其他分割下的胴體部分進行真空包裝加工成野豬風味臘肉條(50克一包),價可售到5元,摺合成公斤價為100元/kg效益非凡。 二、生物學特徵 特種野豬仔豬產下時身上有條紋,長大時豬毛呈黑色或褐紅色、耳小、尾比家豬短,嘴較家豬長,毛密,蹄黑色,性較溫馴;但公豬行動比家豬敏捷。同等體積比家豬重10%,瘦肉率比家豬高出53.5%。經專家用剪下力與家豬比較證實其肉比家豬肉鮮嫩(剪下力只有家豬的50-61%)。“野豬”的背膘薄、板油廠(只有家豬的六分之一),吃生食,頭和腹部較小,日飼量僅為家豬的三分之一,合群性強、耐粗食、抗病能力比家豬強。年產仔2.25-2.5胎,每胎8-16只。 三、飼養技術 1、圈舍設計:分裡窩室與外窩室。裡窩室是供“野豬”飲食和睡覺場所,面積約為長3.5米,寬2.5米;外窩室是供運動和曬太陽、飲水的場所。設飲水槽,面積為裡窩式的1.5倍。裡外窩多均用水泥沙漿鋪成,但不可太光滑,保持圈舍乾燥和清潔衛生。 “野豬”與家豬圈舍不同之處就是要在離外窩式1.2米處砌一條通道,以使種公豬進入任何已發情母豬的圈舍配種,爾後透過道返回原室飼養。 2、飼料配方: 玉米粉20%,麥麩33%,豆渣或少許大豆8-10% 三七糖22%,骨粉0.5%,氨基酸(每頭每天)15-40克 碘鹽0.5千克,青飼料15% 3、疾病防治: ①豬瘟的防治:抗瘟病的防治:抗豬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兩次,連注3-4天。還可採用大劑量(50頭份)豬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②豬肺疫病的防治:先用青黴素180萬X2肌注(75公斤以上體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X2,每天兩次,連注三天,效果極好, ③豬丹毒病的防治:該病又稱“打火印”,治療方法上可按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青黴素深部肌注,每日兩次,連用3-5天,並配合用濃肥皂水擦豬身,擦成肥皂泡罩住豬身的狀態,有奇效。 養殖野豬的常見誤區 特種野豬是近年在養殖行業不景氣的大氣候下持續走俏的一個新品種。它主食青草、玉米稈、紅薯等青 綠飼料,成本極低,僅家豬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質特別鮮嫩香醇、瘦肉率高達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綠色滋補食品,在市場極為暢銷,每公斤30—40元仍供不應求。一隻野豬年產仔約20頭,可獲利0.5—0.9萬元,效益是家豬的十幾倍。另外由於它長期生存於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豬強,養殖較保險。因此,養殖野豬已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首選品種。但在我們多年養殖野豬過程中,發現一些沒有接受正規場家培訓的養殖戶普通存在以下養殖誤區: 一、斷奶過早 許多農戶在養殖野豬時,為使其早配種及讓仔豬提早上市,人為地提前斷乳。但野豬乳腺不發達、泌乳量小、放乳時間短,如過早斷奶容易導致仔豬個體小、體質較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胃腸功能較差、易出現疾病。根據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多年的飼養觀察,野豬仔應以45天斷乳為好。 二、飼料不合理 野豬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佔70%,食量少,一天僅需喂兩餐。而有些農戶養野豬時全部喂全價飼料,使野豬長得太肥,導致不發情。雖然採取增加運動量、限飼等方法後可正常發情,但時間一般要推遲幾個月,既耽誤了時間,又浪費了飼料,增加了成本。 三、不注重防疫 許多養殖戶不重視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規範、不科學。科學的免疫應該是根據當地的疫情而制訂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式。 另外,一些養殖戶衛生防疫觀念淡薄,養殖場隨意讓閒人參觀,且極少採取消毒措施。其實消毒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根本的預防疾病發生的措施。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並在養殖場門口、生產區門口與豬舍門口設立三重消毒池,人員進出都必需消毒和換工作服,經營13年來從未發生一次疫情,可見防疫的有效性。 四、不注重豬舍衛生和環境消毒 豬的排洩物較多,容易造成細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豬舍衛生,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絕疾病的傳染。但目前大部分的養殖場衛生差,汙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多,據報道一隻蒼蠅即可攜帶600萬個細菌,極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發,影響養殖效益。 五、不注重技術學習和技術培訓 野豬雖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豬強,但仍有許多基本知識必需掌握。目前一些養殖戶在引種時沒有經過正規場家的專業培訓,導致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另外,在養殖時又不注重技術學習,不能及時觀察野豬的精神狀態、飼料量、飲水量、活動情況、大小便的變化,使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因技術、管理的差異,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長速度及經濟效益也相差許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河子大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