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有趣的歷史牛

    所謂的背約,其實違背的是澶淵之盟,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盟約讓宋遼兩國保持了很久的和平,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遼人的強盜本性,在宋聯金滅遼前,遼國就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背棄盟約。如果不是北宋一再的忍讓,雙方的大戰必然早已爆發!

    其中出名醜陋的,就是北宋仁宗慶曆年間的“慶曆增幣”事件,當時趁著北宋困於宋夏戰爭的機會,遼國皇帝遼興宗竟然獅子大開口,以戰爭威脅北宋割讓關南十七縣。在面對遼國西夏雙線重壓的戰略困局下,北宋名相富弼忍辱出使,以毫不退讓的唇槍舌劍,打消了遼華人對領土的無理要求,卻也不得不付出每年增加十萬白銀十萬綢緞的代價!後來,只要宋夏戰爭處於關鍵時期,遼人就必然來趁火打劫,最終宋神宗在臨死前留下遺囑:收復幽雲十六州者王!

    這個遺囑,也成了後來宋徽宗聯金滅遼的最理直氣壯依據!所以,北宋聯金滅遼,並不存在背約一說,所謂的澶淵之盟早已名存實亡。

    即使北宋不聯金滅遼,遼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天祚帝逃入夾山,耶律淳被擁立為天錫皇帝,支撐著殘局。金國只要再鼓一把勁,就可把遼國拿下來的。除非北宋敢於得罪正在如日中天的金國,全力支援遼,或許能夠改變歷史,避免靖康之恥。

    但歷史沒有如果,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 2 # 衣緊還鄉一懶眾衫小

    國家層面個人認為沒有小人和君子一說。

    本傑明迪斯雷利說:沒有永恆的敵人,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聯金滅遼是金的驅虎吞狼之計。

  • 3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說到北宋“聯金滅遼”,有人說是小人之為,因為北宋背棄了和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是在宋遼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背景下籤訂的,當時的北宋朝堂,腐敗無能,北部邊境經常被遼軍騷擾,在遼國蕭太后和遼聖宗帥大軍南下,宋真宗想南逃,但是被宰相寇準力勸去澶州督戰,最後打了一戰,雙方之間都想議和,才簽訂了這個條約,條約的核心有四點,第一,兩國互為兄弟之國。第二,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第三,宋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第四,雙方開展互市貿易。

    條約的簽訂,的確為宋遼兩國帶來了百年的邊境和平,邊境在無大的戰爭,但是宋遼戰爭的結果就是宋朝,在以後的時間裡,向遼國提供的白銀,絹匹不斷增加,從本質上來說,在當時是北宋在軍事有利的情況下籤訂了一個屈辱的條約,說實話,也是被遼國打怕了,而且,在條約簽訂的幾十年間,遼國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背棄盟約,比如說仁宗年間的增加白銀綢緞的“慶曆增幣”事件,而北宋是一忍再忍,我能說是忍辱負重嗎?

    到了金國崛起,此時的北宋和西夏已經是多次交手,每次遼國都是隔岸觀火,只要兩邊打的難分難解,遼國必派人來北宋要這要那,趁火打劫,最終宋神宗的遺囑“收復燕雲十六州可為王”,就成為了徽宗聯金滅遼的依據。果不其然,遼國被金國打的吐血,宋徽宗抓住機會,聯合金國,攻打遼國,本意是收回丟失的燕雲十六州,可是,卻也作出了引狼入室的錯誤決定,被金國滅遼後,順勢南下,把北宋也收拾了,不得不說,有想法但是沒能力,後繼的南宋在聯蒙滅金就做的比北宋好,好歹多存在了半個世紀!

  • 4 # ciando

    徹徹底底的“小人之舉”,而且是愚蠢的小人之舉!!!

    聯金滅遼撕毀“澶淵之盟”迎來“靖康之變”。

    原因有三:

    一、背信棄義:公元1005年,遼與宋鑑定“澶淵之盟”。基本內容:1、互為兄弟之國。2、劃界互市。3、歲銀(每年總量30萬兩,當時一次戰爭的費用要上千萬兩)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每年三、四次。遼朝發生饑荒宋朝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和平共處100多年,遼南部、宋北部的“燕雲十六州”成為彼此不分的地帶!看看考古發掘,文字、貨幣、服飾、用品等非常相像,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這樣的朋友說翻臉就翻臉,實在是背信棄義,“盟友”金國到後來都瞧不起此舉!

    2、錯估形勢:“海上之盟”北宋的“聯金滅遼”條件是收復幽雲十六州,這是個“小家子氣“的條件,完全是北宋單方面的一廂情願產物,給皇帝臉上貼金。應該是對當時的情況“腦殘式”分析結果。簡單地說“完顏阿骨打”與遼初期“耶律阿保機”如出一轍,他們對“燕雲十六州”這樣的地理尺度,在建國初期“顧不上”,後來是“看不上”。金國給與不給是隨形勢發展而定,輸了給不了你!如果金國贏了,整個宋朝就完全暴露在金面前,與燕雲十六州無關,金國進攻北宋是必然。但對宋朝而言就是“才出虎口又進狼舞”,以金人的氣勢,宋朝一定是待宰的羔羊。

    3、自不量力:所謂的聯金滅遼,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范雎“遠交近攻”翻版。但這種策略的前提是自身能力與聯合方相匹敵,防止萬一“基友”毀約怎麼辦!當時北宋外表繁榮昌盛,但朝政腐敗、昏聵,軍事實力更是徒有其表,戰鬥力及其低下,到後期和金國打仗要派“六甲神兵”出場,可笑吧!可見在自己實力不夠的情況下,還要和“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金國平起平坐,何等是自不量力!

    多說一句:如果戰爭前期的北宋十萬士兵不是打遼國,而是幫助遼國滅金,勝利了,要回十六州是多大的事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疊加定理的推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