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安之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宋朝重文輕武的第一步,其實也是在重文與重武之間的一個平衡選擇,對於當時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不過可惜隨著宋太祖駕崩,弟弟宋太宗這個文人繼位以後,瘋狂的重文輕武以後,杯酒釋兵權,反而是給人一種這是宋朝重文輕武的不良好的開端。

    我們大概說說為什麼利大於弊。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是透過黃袍加身的步驟,也就是說他是武將謀反篡位的。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

    是五代十國的大亂世,五代十國流行武夫治國,武將造反的比比皆是,是很重武輕文,甚至賤文的。

    所以在那種歷史背景下。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有著鞏固自己統治之舉的思考。而且他身為武將出身,可以把握好度,所以即使杯酒釋兵權以後,派出去征戰的大將,都是擁有一定自主權,可以正常發揮的。

    所以說杯酒釋兵權利大於弊。

    但宋太宗趙光義這個文人上臺以後,就瘋狂重文輕武了。

    結果搞得笑話是真的多,比如說北伐遼國,居然賜大將陣圖,令其按陣圖禦敵殺敵,結果自然是輸得一塌糊塗。連哥哥趙匡胤給他留下不錯的家底,也是敗壞的差不多了,最後宋朝也沒有了大一統。

    所以說按照宋太祖之後來看,杯酒釋兵權,的確可以視為重文輕武的一個不良好的開端,給人印象不是太好。

  • 2 # 書生萌

    “杯酒釋兵權”的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

    對於皇權而言,有利無弊;

    對於朝廷而言,有利無弊;

    對於軍隊而言,有利有弊;

    對於宋朝而言,有利有弊。

    有利無弊的不需要說了,只說有利有弊。

    對於軍隊而言,“杯中釋兵權”的改革,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這樣的結果,從趙官家的角度去看是有利的,將帥很難造反,但從行軍作戰來看,不好。將領不瞭解士兵,士兵不瞭解將領,打仗現磨合,當然不好了。

    對於宋朝而言,“杯中釋兵權”的改革,一味的怕武將造反,使得武將的地位下降,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重文輕武的局面。

    如此一來,對抗外敵就弱了,宋朝雖然繁榮,但武力差了些,捱打也就不奇怪了。

    “杯中釋兵權”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使宋朝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

    記得關注萌書生哦!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宋朝建立之初,武將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吸取了唐末五代以來軍人專權、政變頻出的不利情況,對當時朝中掌握軍事實權的將領採取了和平的奪權方式,即“杯酒釋兵權”,如果僅僅以“杯酒釋兵權”的效果來看宋太祖趙匡胤的舉動無疑是令人稱道的,趙匡胤舉手投足間就解決了讓歷代帝王是非頭疼的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等問題,但是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性,趙匡胤雖然採用了這種兵不血刃的方式和平的收回了兵權,但日後宋朝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杯酒釋兵權”的背景

    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早在後漢隱帝時期,趙匡胤就已經起兵投奔郭威,後來周世宗柴榮繼位,趙匡胤因率軍攻伐南唐屢建奇功而被周世宗柴榮重用,周世宗病重時,趙匡胤被封為殿前都點檢,從而掌管了後周王朝的殿前禁軍。周世宗病逝後,北漢聯合契丹攻打後周,趙匡胤在陳橋驛被手下擁立為帝。這就是歷史上的“陳橋兵變”。實事求是的講,說趙匡胤得國不正並不過分,趙匡胤和手下武將沒有遵照柴榮的遺囑輔佐幼君,而是在外敵入侵時調轉矛頭將後周孤兒寡母攆下朝堂,取而代之。趙匡胤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對此也是心虛理虧的,所以在奪取政權登基稱帝后,趙匡胤為了防止這樣一幕日後在自己建立的王朝中重演,於是就上演了“杯酒釋兵權”這一幕。

    “杯酒釋兵權”的積極意義:

    實事求是的講,宋太祖採取“杯酒釋兵權”會這樣的方式收回兵權其目的是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同時加強了宋朝中央集權的統治,與此同時,對待擁立有功的功臣武將以高官厚祿為條件的同時,兵不血刃的解除了將領們手中的兵權,這是“杯酒釋兵權”的積極意義,宋太祖對待功臣的做法也是明智之舉,透過這樣的手段和措施,唐朝末年及五代以來武人專權、藩鎮割據的情況在宋朝初年趨於消失。宋朝宋詞確立了文人治軍的軍事制度。宋太祖的出發點是好的,在宋朝初年取得的效果也是好的。

    “杯酒釋兵權”的消極意義:

    但是事物往往是一分為二的,“杯酒釋兵權”即存在積極的一面,同時又存在消極的一面,宋朝的歷代統治者鑑於之前的武將專權頻出,因而一直對武將採取不信任的態度,“重文輕武”開始成為宋朝的基本國策,並被歷代宋朝皇帝所沿用,這樣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既是宋朝軍隊的孱弱,宋朝在歷次對外戰爭中鮮有勝利,反而陷入了積貧積弱的境地,兩宋時期,國家內部沒有生亂,但卻無一例外的全部亡於外來少數民族。宋朝統治者將全部精力用來防範家賊,卻忘了自己已經衰弱的打不過外鬼。想必這也是宋太祖所始料不及的。

    相對於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後對有功之臣大加屠戮的做法,宋太祖趙匡胤對待功臣的做法一直以來是受到後世史官和文人的肯定的,這也是宋太祖個人品德方面非常值得稱讚的。後來事情的發展以及產生的悲劇當然也是趙匡胤始料不及的,趙匡胤僅盯住了某些領域的既得利益,卻忘記了全域性上可能帶來的不利因素,這樣實在也是得不償失。

  • 4 # 耳朵比較小

    杯酒釋兵權解決了五代殘唐遺留的軍閥割據局面,也為北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特別是加強中央集權有積極作用。

    北宋前期因統治者強調以文治天下,所以武舉長期廢罷,幾經興復,至英宗治平以後才成為定製。但文官錄取規模、升遷速度及等級地位遠超武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重文輕武”。

    但在文官主政局面形成的同時,必然是武將權勢的衰落和抑制,所以在外敵入侵時就會變得束手無策。北宋的好多將領是棄文從武的,或亦文亦武。

    但往往是書呆子統軍,紙上談兵,怯戰厭戰,所以北宋一朝遭遇外敵時往往忍氣吞聲,割地賠款求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置き去り月夜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