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較穩定的、常見的稱謂:對聯、楹聯外,它的別稱還有許多,這是各個時期的文人、對聯專家根據對聯本身的特性所取的、與之相符的別名,可分為在寫有關對聯文章、編注書名而常用的與只是歷史上稱謂過而現在不常用的兩種情況。具體分述於下: 常用的有: ①聯語,如清代前期丁應鼎著《海門聯語》一書之名,這裡的“聯語”有“對聯這一語言藝術”之意,重點在其“聯”一字,故作對聯的別稱,至今還在使用。 ②聯句,如明代林兆恩著《聯句》,附於《林子全書》),其意在於對聯是由兩邊字數相等的句子組成的藝術。但易與詩歌的聯名相混淆,今只在談對聯的特定的語言環境和為避免與句中常出現“對聯”二字時才用。 ③聯對,語出清梁章矩《楹聯續話》:“嚴問樵官山左時.寅好中聯對,多出其手。”後有蔡郎《聯對作法》,今多用於文章。④對句,其意由對上他人所出之句而產生,後即做對聯別稱,如清梁紹王《兩般秋雨盤隨筆》雲:“嘗見有人寫對句雲,‘拳石畫臨黃子久,瓶膽花播紫丁香.’”今多用於文章. ⑤偶語,本指相對私語,後取偶為“相對”之義作對聯別稱,如金飢《偶語百聯》。 ⑥對語,對偶詞語之意。清陸以淞《冷廬雜識.對語敏捷》雲:“對語不難,難在敏捷。” ⑦對子,對聯的通俗叫法,如過年了,人們說在門上貼副對子. ⑧楹貼,義同楹聯.常用於書名和其他.如清羅昌荃《楹貼採腆》。 ⑨楹句、楹語,義同聯.如民國趙式銘《睫巢楹句》,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語錄》。 ⑩挑符,由春聯源於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教崇《燕京歲時記春聯》雲:“春聯者.桃符也.”今作對聯代稱。另外,對聯還有一些簡稱.如:楹、對、偶、聯,多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使用. 不常用的: ①儷言、儷語,本是以對偶形式出現的言辭,後偶作對聯代稱. ②驕言、驕語,義同儷言,由漢魏時的“四六體”馬並文演變為對聯而名.如驕句:“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宵雲之志。” ③連語,取上下聯相連之意而名,今僅見章太炎取自己的對聯書名為《漢大師連語》。 ④詩餘,取對聯是詩的變體而名,民國郭立志《曾文正公聯語輯錄·序》雲;“聯語亦詩餘也”⑤詩鐘,本是興起於晚清的文字遊戲,其方法是取意義絕不相同的兩個詞,或分詠,或嵌字。如以尺、蜂為題詠二句:“燈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釀蜜正三春。”因其對仗工整與對聯相同而作代稱。 ⑥小道,因過去對聯地位低下所云,莊俞《應用對聯粹編》:“聯語,小道也” ⑦小品,因對聯宇數少、篇幅小而稱之。
除了比較穩定的、常見的稱謂:對聯、楹聯外,它的別稱還有許多,這是各個時期的文人、對聯專家根據對聯本身的特性所取的、與之相符的別名,可分為在寫有關對聯文章、編注書名而常用的與只是歷史上稱謂過而現在不常用的兩種情況。具體分述於下: 常用的有: ①聯語,如清代前期丁應鼎著《海門聯語》一書之名,這裡的“聯語”有“對聯這一語言藝術”之意,重點在其“聯”一字,故作對聯的別稱,至今還在使用。 ②聯句,如明代林兆恩著《聯句》,附於《林子全書》),其意在於對聯是由兩邊字數相等的句子組成的藝術。但易與詩歌的聯名相混淆,今只在談對聯的特定的語言環境和為避免與句中常出現“對聯”二字時才用。 ③聯對,語出清梁章矩《楹聯續話》:“嚴問樵官山左時.寅好中聯對,多出其手。”後有蔡郎《聯對作法》,今多用於文章。④對句,其意由對上他人所出之句而產生,後即做對聯別稱,如清梁紹王《兩般秋雨盤隨筆》雲:“嘗見有人寫對句雲,‘拳石畫臨黃子久,瓶膽花播紫丁香.’”今多用於文章. ⑤偶語,本指相對私語,後取偶為“相對”之義作對聯別稱,如金飢《偶語百聯》。 ⑥對語,對偶詞語之意。清陸以淞《冷廬雜識.對語敏捷》雲:“對語不難,難在敏捷。” ⑦對子,對聯的通俗叫法,如過年了,人們說在門上貼副對子. ⑧楹貼,義同楹聯.常用於書名和其他.如清羅昌荃《楹貼採腆》。 ⑨楹句、楹語,義同聯.如民國趙式銘《睫巢楹句》,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語錄》。 ⑩挑符,由春聯源於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教崇《燕京歲時記春聯》雲:“春聯者.桃符也.”今作對聯代稱。另外,對聯還有一些簡稱.如:楹、對、偶、聯,多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使用. 不常用的: ①儷言、儷語,本是以對偶形式出現的言辭,後偶作對聯代稱. ②驕言、驕語,義同儷言,由漢魏時的“四六體”馬並文演變為對聯而名.如驕句:“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宵雲之志。” ③連語,取上下聯相連之意而名,今僅見章太炎取自己的對聯書名為《漢大師連語》。 ④詩餘,取對聯是詩的變體而名,民國郭立志《曾文正公聯語輯錄·序》雲;“聯語亦詩餘也”⑤詩鐘,本是興起於晚清的文字遊戲,其方法是取意義絕不相同的兩個詞,或分詠,或嵌字。如以尺、蜂為題詠二句:“燈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釀蜜正三春。”因其對仗工整與對聯相同而作代稱。 ⑥小道,因過去對聯地位低下所云,莊俞《應用對聯粹編》:“聯語,小道也” ⑦小品,因對聯宇數少、篇幅小而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