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姬峰嶽

    形狀很多,菱形的一般是步兵用的。長匕首形的一般是騎槍的槍頭,刺中以後好拔出來。騎槍槍桿是有彈性的,往上一挑就挑出來了!小說裡經常說槍挑某某某就是這個挑法。

  • 2 # 一身正派

    菱形的叫長槍,騎槍,類似長矛,用於騎兵和步兵刺殺,出現比較早,春秋戰國吧

    匕首的叫龍刀槍,用於刺殺和砍殺,明朝末年出現的吧

    當然戟啊,鉤啊,叉啊,各種形狀的長柄武器基本都是從長矛發展而來的!

  • 3 # JackTang520

    每個時期有所不同,根據每個朝代的財政收入狀況,類似現在的國防預算,高的話在製造工藝上會有追求,不然為了省用鐵量,做簡單,兵部統籌管理。

  • 4 # 北園弄桑蘭

    這個問題得從兩方面來看

    一、從歷史演化來看。歷史上秦朝時兵馬俑的槍是匕首形壯的,因為當時冶鐵工藝落後,槍頭韌性不足易折斷,士兵比較少易於裝備,還有士兵披甲率低,製成匕首形的更容易刺破人體,且易於拔出。後來製成菱形更多是出於兩方面考慮,一個是不容易被敵方甲冑卡住,還有不易損壞,能反覆使用。

    二、從用途來講。步兵主要使用菱形槍頭,但騎兵更多使用匕首式槍頭,匕首式槍頭在衝鋒時只要使用一次就可以了不存在拔出的問題,用完了就用馬刀來近戰了。

  • 5 # 史話戲說

    講道理,不限定年代、地區、具體部隊的話,得到的答案當然是“兩種都有,而且都很多”。而且即使限定了年代和地區,很多時候也是各種形狀的槍頭混用的。

    拿古希臘人來舉例吧。從文物、造像、繪畫上看,似乎多數古希臘槍都是柳葉狀槍頭的,槍頭邊緣是流線狀的:

    但是在某尊來自地中海沿岸的小雕像上,我們又能看到這樣的槍頭:

    而且槍頭的形狀還遠遠不止兩種,比如在中國金沙出土的青銅槍頭,中間有脊、帶雙耳:

    這三柄日本槍的造型來自同一個時代:

    商朝的槍頭經常中間有一道脊樑:對於槍頭的形狀,雖然在一定的時期和地區,會有一定的習慣和偏好,但是大體上來說並沒有的規則。菱形的槍頭可用、匕首形的也可用,但是在選擇時一定要看需求,因為不同槍頭的特性和效能是不同的。

    舉幾個例子吧,太細的槍桿就不能裝大而重的槍頭,但是標槍是例外,因為標槍不會被用來長時間格鬥。下圖最左邊是格鬥用槍,其他的是標槍:歐洲中世紀的獵用槍經常會有一個乾淨細長的槍頭,用來穿透野獸的厚皮。這種槍頭基本上不能切割,但是刺得很深,結結實實刺入時基本能保證傷及內臟或者深入肌肉,能夠比較快速地放倒大型野獸。但是在這種槍頭後面經常會有橫杆,用來抵住大型野獸,保持距離,防止被受傷的野獸撲:另一種中世紀/文藝復興槍頭也完全捨棄了用刃切割的能力,只追求穿刺。但這種矛不是為了狩獵體積較大的大型野獸,而是為了瞄準板甲的縫隙,並穿透那裡用來補強弱點的鎖甲:而像這樣的日本槍被日本人稱為大身槍,既可以刺擊又可以切砍:還有這樣的日本槍,其兩邊的小翅膀都是開刃的,即使槍尖沒刺中,也可以用兩面的小翼去切或者鉤:所以說,槍尖有很多種,其用途、使用環境、技術特點、使用人群各不相同。單單要問槍尖應該是什麼樣的,其實很難說。這些各種各樣的槍頭,都有各自存在的原因,也都在合適的環境和情況下被使用過。它們當中有些比較常見,有些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沒有哪個是吃飽了撐的弄出來的。

  • 6 # 冷兵器研究所

    中國古代好幾千年,戰爭形勢,軍隊型別一直在變化與演進,因此作為中國軍隊主戰武器的長槍槍頭自然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比如在青銅時代的商周,槍頭的形狀大多是柳葉狀。

    ▲商代青銅矛

    ▲西周霸伯墓地出土青銅矛

    ▲棗陽九連墩一號墓出土戰國青銅矛

    到了戰國時代,鋼鐵長矛開始出現,中國長矛的矛頭髮生了變化,變成了長骹窄葉形

    到了兩漢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劍型的馬槊開始興起。

    之後的唐宋長矛需要考慮破甲能力,所以大多呈菱形或劍形

    ▲南宋鐵矛

    ▲黑龍江博物館,金代鐵矛

    而到了明清時代,因為火器興起,軍隊對槍矛的破甲能力要求不高,所以槍頭變得輕便短小,甚至有“槍不過兩”(意思是槍頭的重量最好不要超過一兩)的說法,槍頭的形狀很多又恢復成柳葉形,當然也有菱形的存在。

    ▲山東博物館,明代鐵矛頭

    ▲瀋陽故宮鐵矛頭,清代

    基本上,從文物和記載來看,自中國軍隊使用金屬槍頭以來,如果沒什麼破甲需求,那就是柳葉形為主,如果有破甲需求,那就是以劍型和菱形為主。比如明代的透甲槍:槍頭兩面起脊,兩邊有刃,槍頭截面為菱形。

    當然,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特殊形狀的槍頭,以追求某方面的突出效能。比如倒鉤的鉤鐮槍,鉤反轉向上的龍刀槍,帶有鐵鉤的、短刀狀矛頭的鐵鉤槍。

  • 7 # 卓然堂

    古代這個詞定的範圍太大,僅就中國青銅兵器時代作答,也就是侷限在秦漢以前,以商周為主,並附上照片以佐證。

    長槍的槍頭又稱矛,屬於“刺兵”。比起戈來講,矛的基本形制從商到周變化不太大。商代矛多為柳葉矛,闊葉扁形,主要變化在骹及紐部。從西周開始,矛體逐漸變窄,但仍然是扁平狀,中間開始起脊。春秋戰國之交,矛體發生較大變化,窄體、直刃、筒骹,矛身開始帶血槽。北方矛有的帶銘文,南方矛常有紋飾。此時鐵兵器出現,青銅兵器被逐漸取代,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圖一、二是一件戰國矛的例項,可看出其整體並非菱形,圖三可看出矛脊兩旁的血槽。血槽的出現使矛脊部的斷面事實上形成了菱形,堅固而同時又不失去兩刃的鋒利,可謂一舉兩得。

    圖四、五是一件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矛,基本形式仍為柳葉狀,但中間起脊,斷面也接近菱形,脊兩旁刃部明顯變薄,但尚無血槽出現。故這件矛可能較上面的矛稍早一些。

    應該指出,這個時期的矢,也就是箭頭,多為三角或菱形以增加穿透力,但這已經超出本題的範圍了。

    至於漢代以後的鐵兵時代,沒有研究過,望有識之士補充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歲的高中畢業生在職場上如何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