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閆秀樂

    “富不過三代”,這是人們的經驗總結。儘管人們都明白這個規律,但想跳出這個怪圈卻很不容易。

    這是因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第一代,苦中掙扎,求財不易,所以他從思想上不會懈怠。

    第二代因為沒有吃過第一代人的苦,儘管爸爸告訴他創業不宜,但他沒有苦中掙扎的經歷,思想境界不可能達到上一代的高度。

    第三代,生在福中,天生就有一種優越感。上代人再怎麼教育他,也無法讓他無視面前的優勢。

    一個人只醉心於自己的優勢,主觀上放棄了努力,加之自己有滿足慾望的各種條件。於是,就忘記這財富是怎麼來的了,就喪失了創新的能力。

    最後,不是被自己的慾望所毀,就是被市場所淘汰。

    沒有富過三代,也不能把責任全都推到慾望身上。

    慾望這東西,其實是個好東西。

    慾望是求知的動力,是前進的源泉。沒有慾望的人,只能是平庸之輩,不可能有多大作為。

    但物極必反。過分釋放慾望,不加選擇的滿足慾望,只能帶來相反的結果。

    人是有理智的,理智是引導慾望的旗手。有選擇、有分寸的釋放和滿足慾望,是成功的前提。

    人應該如何選擇和滿足慾望呢?

    第一點:面對慾望,要分清利弊。

    人置身於社會之中,誰都想讓自己幸福,這一點沒有錯。但一味只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就會適得其反。

    是寬宏大度好?還是斤斤計較,鋒芒畢露好?這就關係到你如何選擇和釋放自己的慾望了。

    一個人要站的高,看的遠。不能為了慾望的一時滿足,把前邊的路堵死了。這叫得不償失。

    明朝時,山樂有位叫董篤行的人在京城為官。一天,他接到母親來信,說家裡蓋房子為一堵牆跟鄰居發生了爭執,希望他出面為家裡講話,治鄰人之罪。

    董篤行接信後,給母親回了一首詩:

    “千里捎書為一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董母讀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向鄰居道歉,主動讓出了三尺。鄰居見董家姿態這麼高,也主動讓出了三尺,形成了一個有著美德傳說的六尺巷。

    董篤行也因此名傳天下。

    第二點:滿足慾望要有先決條件。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善遊者溺,善騎者墜,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河裡淹死會水的。

    有慾望,可以理解,但要量力而行。人做事,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遵守客觀規律,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現。切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第三點:要知足常樂。

    慾望是沒有止境的。要了還想要,有了還想有,一步步由慾望走向貪婪。

    滿足慾望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世間的規律不可能按照你的慾望執行。不會“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誰就是誰。”——就像阿Q躺在土穀祠裡做夢一樣。

    過分的貪婪就是做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鬼谷子是如何教出大放異彩的張儀、蘇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