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月七號217

    誰的青春不腐朽,記得好像有這麼一句話。

    其實情節只記得大概,我只能說因為裡面的故事不是我的年代的故事,所以我沒有什麼共鳴。但是我很喜歡那個敢追敢放,敢愛敢恨的鄭微。其餘的人不大記得,這是個比較感傷的電影,其實我覺得真正的青春應該是有笑有淚,笑佔大多數的時期。也許終將逝去,但是那個時候的自己應該是最好的自己,那麼純粹,所以不應該因為結局而遺憾,而應該因為一路走來的過程而欣喜~

    手機裡沒有致青春的圖,送大家幾張桌布好了。

  • 2 # 阿里東軒

    單純從電影觀眾角度來評價,容我想想這部我當時看過現在要努力想想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吧,是不是很拗口,這沒關係,主要是我沒想起來。

    正如所說的,毫無營養價值的一部商業電影,唯一能記得的是趙薇和鄭凱。前者目前很麻煩,馬上被查封。後者多是因為跑男。

    是不是跑題了?沒錯,我已經評價完了

  • 3 # 周延龍詩歌原創

    廿載音容渺,萍蹤逐浪空。

    青春驚夢遠,歲月泣途窮。

    富貴隨流水,紅塵付陌風。

    執迷翻舊事,盡在錯殤中。

  • 4 # 扁擔瘦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當初我看的是小說,看的我是死去活來,久久不能回到現實中來。後來又專門為了小說去看的電影。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關注的是鄭微,鄭微的笑,鄭微的傷心,鄭微的小興奮,鄭微的撕心裂肺,鄭微的平淡,都牽動著書外的我,會為她和林靜的青梅竹馬欣慰,會為他和林靜感情的夭折傷心,會為她追陳孝正的時候興奮,會為了她對陳孝正的付出而心疼,會隨著鄭微心情的起起伏伏而起起伏伏。可是到底鄭微是那個最終拿回了她童年的布娃娃的鄭微,她是幸福的。

    阮莞,這個最後讓我最心疼的女生,她隱忍,堅強。她不是那個得不到就會大哭大叫的女孩子,她是那個打落牙齒和血吞的阮莞。她整個青春裡只有趙世永,她幸福過,她堅持過,她為之努力過,最後求而不得的氣候,她轉身離開,只留了一絲掛念在心裡。

    阮莞最後去見趙世永的時候對鄭微說 “見一面是不能怎麼樣,我也沒有想過要怎麼樣。四年了,我過得不壞,也以為自己已經忘了他,可在接到他電話的時候,我才忽然又覺得自己的血是熱的,才覺得我的心還會跳。他即使有千般不好,萬般辜負,畢竟是我愛過的人,除了趙世永,我再也愛不了別人了。微微,我理智得太久,如果我的一生都要這麼過下去,趁我還沒有老到雞皮鶴髮,趁他還沒有成為別人的丈夫,我想要好好看看他,然後才能回來,死心塌地繼續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直到老死。你能明白嗎?”讀完的時候,我的眼淚跟著阮莞的眼淚一起掉到了桌面。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我們的回憶,在成年後,我們回憶的時候,我們會唏噓,會感慨,這是我們獨一無二的青春。

  • 5 # 影視控

    青春是屬於所有人的,但是能把青春拍出來的,多半是文藝青年,而文藝青年的大學生活,卻又與普通人的生活軌跡相差極大。

    所以“致青春”,這三個字其實很危險,你的青春,還是我的青春,它是一個極其主觀的問題,用的不好,那就是謾罵一片。但趙薇卻是聰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是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沒說是你的。

    你看的開心,會說:不賴,看的不開心,沒啥,我拍的是我自己的青春。

    所以我們通常所見,為了讓多數人可以共鳴,編劇和導演一般都採用“廣撒網”、“撈大魚”的架構策略。

    那個網:教室、寢室、食堂、禮堂,打球、打架、喝酒,一網下去,總有一個打動你。

    而那個魚:則是千篇一律的友情+愛情。

    把魚放在網裡,再把網放到時光這條大河裡,撈起,放下,再撈起,就成了一部電影。

    曾經有朋友說,看了《致青春》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那些慢慢消失在歲月長河裡的同學、朋友還有初戀。那一刻,他無比渴望的想要再回到從前,想要再有他們的音訊,想要再和他們說句好久不見。

    看完電影,能有這種感受,對於導演,是最大的褒獎。

    但青春對於過來人而言,多半也只是掛在嘴邊的談資,說說而已,電影也是如此,你不會過多的去研究它、評析它、翻來覆去的去看它。而我那個朋友,同樣至今也沒有再提這段往事,說說而已。

    豆瓣6.6的綜合得分,很公正,雖然不能稱為優秀,但也足夠用來憑弔青春,值得一看。它的美工、色度以及音樂,是它的亮色,它的劇情、架構和新意,是它的暗色。

    39萬人的打分,30%的四星評價,這是一個很高的分數,說明了多數人對它的認可。

    趙薇作為導演,她對這部處女作品的整體把控和考究,滿天下的人,多半給予了好評和褒獎。誇的人無非是看爽了,不誇的人無非是看的不爽,但這種爽的感覺,和導演關係不大,而在於劇本。

    但李檣,這次的改編是不成功的。

    從《孔雀》到《立春》,李檣一路走來,給我們的感覺:化電影藝術為文學藝術,看他的電影,如同在讀一本文學鉅作。但這次,卻恰恰相反,原著的小說,在二次加工下,變得俗氣了起來,失去了反覆品味的價值。

    近些年中國產青春片,還有一個特點:時間跨度長。從高中到大學,再到走上社會,十幾年的時間,糅合在一部作品裡,這對劇本架構、演員演技的要求很高。

    電視劇的風格是有章有節、循序漸進。電影的風格,則是重點突出,單線串聯。

    而《致青春》,選擇了電視劇的風格、電影的時長。

    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二星座喜歡養什麼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