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鹽 鹽乃百味之王,在調味料中,鹹味是最基本的味。鹽在雞精(粉)中用量最大,主要起風味增強和調味作用,又能降低雞精(粉)的水份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延長保質期,用量一般為50%~70%。 2 甜味劑 甜味具有掩蓋雜味,協調各種風味,令口感圓潤等功能,用量因地域而異,用量彈性較大,為10%~25%,在華南地區習慣用量較大。如生產需造粒的雞精,一般要達15%以上,否則會影響造粒。 甜味劑多選用蔗糖,檔次高的可適量用些葡萄糖。葡萄糖屬還原性單糖,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口感較蔗糖清純,對改善口感及提高保質期均有幫助。 3 鮮味劑 雞精(粉)中重要的鮮味劑是味精。味精自從被發現後,就成了一種必不可少的基本調味料,中國大陸味精產銷量逐年增加,現年產量達50萬噸之巨。味精是雞精中主要鮮味成分,一般用量為10~20%,但因消費者都不喜歡雞精中含味精,故而應選用幼針以下味精,最好是40目左右,否則容易看到味精晶體,影響外觀。 另一重要的鮮味劑是核苷酸。核苷酸與味精共同使用有相乘效果。核苷酸呈味的有5‘-肌苷酸(I)、5‘-鳥苷酸(G)和5‘-黃苷酸,其中 5‘-肌苷酸和5‘-鳥苷酸鮮味最強。5‘-肌苷酸更接近肉的鮮味,而市面上多以兩者各佔50%的I+G形式出售。雞精中I+G的用量約為味精的5%,若單獨用5‘-肌苷酸代替I+G,鮮味效果更理想。 雞精(粉)中還可新增0.1%左右的琥珀酸二鈉(SSA),以增強鮮味,使之更接近天然風味。 4 風味增強劑 動物的肉味鮮美,主要原因在於肉中的蛋白質。動物蛋白質由多種氨基酸縮合及聚合而成,當蛋白質分解成多肽和遊離氨基酸時才呈現出各種複雜的滋味,而氣味則來源於極性氨基酸和還原糖透過美拉德反應的產物。 雞精(粉)作為複合型調味料,要有甘濃圓滿的滋味和濃烈的雞香味,關鍵要選擇合適的雞味香精、香油、雞粉及複合型氨基酸調味原料(酵母精、HVP等)。香精和香油作用是在雞精(粉)有濃烈的雞氣味,酵母精因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降解物(多肽、遊離氨基酸、部分核苷酸等),與熬煮肉湯的成份及風味都相近,因而和香精與肉粉的選擇構成整個配方成敗的關鍵,這部分比例約佔10%左右,而對成本影響亦較大,不同品牌和不同檔次產品之間的品質差異,歸根到底就是這部分的差異。過去以進口產品為主,現有逐步被中國產產品取代的趨勢。 從雞精(粉)的呈味小三角看,酵母精有機地聯絡整個呈味小三角,能有效地調整和改善雞精(粉)質構、品質和風味,協調小三角各部分關係,使之更圓滿順滑,渾然一體。 5 天然香辛料 與雞味搭配較好的香辛料當首選大蒜、洋蔥、大蔥,胡椒則因地區而異。所有香辛料都以粉狀形式新增,用量約為0.5%~1.5%,其中大蒜因其前驅物alliin與還原糖熱反應能產生肉類香氣化合物,配方中一般都新增。 6 填充劑 填充劑主要作用是補充配方中原料總和等於100%,並可降低成本。 所選填充劑必須性質穩定,不影響產品色、香、味,多選糊精、澱粉類;澱粉中又以玉米澱粉為佳,如產品檔次要求不高,亦可選用麵粉。 物鮮
1 鹽 鹽乃百味之王,在調味料中,鹹味是最基本的味。鹽在雞精(粉)中用量最大,主要起風味增強和調味作用,又能降低雞精(粉)的水份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延長保質期,用量一般為50%~70%。 2 甜味劑 甜味具有掩蓋雜味,協調各種風味,令口感圓潤等功能,用量因地域而異,用量彈性較大,為10%~25%,在華南地區習慣用量較大。如生產需造粒的雞精,一般要達15%以上,否則會影響造粒。 甜味劑多選用蔗糖,檔次高的可適量用些葡萄糖。葡萄糖屬還原性單糖,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口感較蔗糖清純,對改善口感及提高保質期均有幫助。 3 鮮味劑 雞精(粉)中重要的鮮味劑是味精。味精自從被發現後,就成了一種必不可少的基本調味料,中國大陸味精產銷量逐年增加,現年產量達50萬噸之巨。味精是雞精中主要鮮味成分,一般用量為10~20%,但因消費者都不喜歡雞精中含味精,故而應選用幼針以下味精,最好是40目左右,否則容易看到味精晶體,影響外觀。 另一重要的鮮味劑是核苷酸。核苷酸與味精共同使用有相乘效果。核苷酸呈味的有5‘-肌苷酸(I)、5‘-鳥苷酸(G)和5‘-黃苷酸,其中 5‘-肌苷酸和5‘-鳥苷酸鮮味最強。5‘-肌苷酸更接近肉的鮮味,而市面上多以兩者各佔50%的I+G形式出售。雞精中I+G的用量約為味精的5%,若單獨用5‘-肌苷酸代替I+G,鮮味效果更理想。 雞精(粉)中還可新增0.1%左右的琥珀酸二鈉(SSA),以增強鮮味,使之更接近天然風味。 4 風味增強劑 動物的肉味鮮美,主要原因在於肉中的蛋白質。動物蛋白質由多種氨基酸縮合及聚合而成,當蛋白質分解成多肽和遊離氨基酸時才呈現出各種複雜的滋味,而氣味則來源於極性氨基酸和還原糖透過美拉德反應的產物。 雞精(粉)作為複合型調味料,要有甘濃圓滿的滋味和濃烈的雞香味,關鍵要選擇合適的雞味香精、香油、雞粉及複合型氨基酸調味原料(酵母精、HVP等)。香精和香油作用是在雞精(粉)有濃烈的雞氣味,酵母精因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降解物(多肽、遊離氨基酸、部分核苷酸等),與熬煮肉湯的成份及風味都相近,因而和香精與肉粉的選擇構成整個配方成敗的關鍵,這部分比例約佔10%左右,而對成本影響亦較大,不同品牌和不同檔次產品之間的品質差異,歸根到底就是這部分的差異。過去以進口產品為主,現有逐步被中國產產品取代的趨勢。 從雞精(粉)的呈味小三角看,酵母精有機地聯絡整個呈味小三角,能有效地調整和改善雞精(粉)質構、品質和風味,協調小三角各部分關係,使之更圓滿順滑,渾然一體。 5 天然香辛料 與雞味搭配較好的香辛料當首選大蒜、洋蔥、大蔥,胡椒則因地區而異。所有香辛料都以粉狀形式新增,用量約為0.5%~1.5%,其中大蒜因其前驅物alliin與還原糖熱反應能產生肉類香氣化合物,配方中一般都新增。 6 填充劑 填充劑主要作用是補充配方中原料總和等於100%,並可降低成本。 所選填充劑必須性質穩定,不影響產品色、香、味,多選糊精、澱粉類;澱粉中又以玉米澱粉為佳,如產品檔次要求不高,亦可選用麵粉。 物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