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戰發起的理由是奧匈帝國的皇儲夫婦被暗殺,我覺得這個理由合理。為什麼其他不相干的國家還來湊熱鬧?
5
回覆列表
  • 1 # 史蒂芬常

    謝謝邀請,簡單的回答一下。對於一場戰爭,會有很長時間,很細膩的謀劃。是一場佈局。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計劃的,被捲進來的國家,有的是被脅迫,這種脅迫可能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但仔細理解一下,武力脅迫,資源脅迫,制度脅迫等,還有更多的你無法想象的條約。有的則是有利益的關係,進入到這場戰爭。戰爭,是貪婪的體現。掠奪,自始至終都有的存在。殘酷,無情。

  • 2 # 冥蝶讀書

    參戰的國家可不是不相干的,我們先看看一戰都有哪些國家參戰了。

    協約國:英國、法國、沙皇俄國、塞爾維亞、比利時、美國、義大利、日本、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羅馬尼亞、希臘、澳洲、加拿大、印度、紐西蘭、南非、葡萄牙。

    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

    在大戰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就已經存在,不斷擴張軍備,而且發生了很多衝突。同盟國建立的時間非常早。1871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隨後德意志統一,普魯士國王成為德意志國王。德國的統一,加上工業迅速發展,歐洲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德國已經成為歐洲大陸最強的國家。原本一直是大陸最強的法國衰落了。法華人一直想著報仇雪恥,跟德國矛盾無法調和。

    (戰敗被俘的拿破崙三世與俾斯麥)

    德國首相俾斯麥為了防範法國,一直想透過外交手段來孤立法國。1879年,俾斯麥拉攏奧匈帝國,兩國簽訂了同盟條約。但是問題是奧匈帝國跟沙俄關係不可調和。奧斯曼帝國衰落後,巴爾幹地區不少小國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比如塞爾維亞。奧匈帝國自認為巴爾幹應該歸自己統治,因為幾百年來,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在抵抗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順利控制了波斯尼亞,並且進一步在巴爾幹擴張。但是自從1848年歐洲大革命之後,民族主義盛行。波斯尼亞以斯拉夫人為主,他們希望併入同是斯拉夫人的塞爾維亞。奧匈帝國的擴張引起了沙皇俄國的不滿,沙皇一方面以斯拉夫人的兄弟自居,一方面則是因為巴爾幹落入奧匈帝國的話,就會威脅沙俄通往地中海的通道。

    德國和俄國本身沒有太多矛盾,但是德奧同盟,就等於把俄國推向了對立面。而德國又幹了一件事,讓法國感到更加危險。1882年,德國把義大利拉進了同盟條約。當時義大利跟法國爭奪突尼西亞失敗,懷恨在心。德國已經是歐洲大陸最強的對手,現在又拉上了兩個同盟,法國如芒在背。於是1892年,法國和沙俄簽訂了軍事協約,約定,如果一方遭到德國進攻,另一方就要進攻德國。於是兩大軍事集團就建立起來了。不過義大利最後卻倒向了協約國。

    20世紀初,英國面臨著德國來自經濟方面的挑戰,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第一是美國,英國已經滑落到第三。德國對英國佔有廣大的殖民地很不滿,雙方在全球利益上產生了衝突。同時英國一向奉行大陸均勢政策,現在德國已經打破了均勢,英國決定加入法國和俄國的協約。

    1914年,費迪南夫婦遇刺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最後通牒。其實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個月內,各國有過緊急磋商,但是經過長期的軍備競賽,各國早就在戰爭的狂熱下喪失了理智。奧匈帝國態度強硬,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並不期望戰爭擴大,但他卻堅定的支援奧匈帝國。英國也不甘示弱,法國在得到英國支援後,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而沙皇則堅決要為自己的兄弟塞爾維亞兩肋插刀。於是主要國家都開始參戰。

    德軍早就制定了作戰計劃,他們希望借道比利時進攻法國。他們的計劃是在俄國全面動員之前擊敗法國,然後再揮師東進,迎戰俄國。比利時當時是中立國,拒絕了德華人的要求,於是德國就乾脆攻佔了比利時,然後大軍直接進攻法國。

    由於奧斯曼帝國掌控了戰略要道,英法俄德奧早就在原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內展開了爭奪。1911-1912年義大利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堪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曲。奧斯曼帝國內部危機累累,內部的民族主義者在英法挑動下試圖脫離帝國,而北方的沙俄一直是世仇。因此,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

    英法在歐洲跟德國廝殺,為了對付奧斯曼帝國,英國從殖民地大量徵兵,這時候澳洲、南非、加拿大、紐西蘭屬於自治領地,他們對英國國王依然有義務,因此這幾個地區的軍隊主要在中東地區跟奧斯曼帝國作戰。同時還有印度,英國假裝答應了印度的自治要求,騙取印度軍隊參加戰爭。

    (中東戰場的澳洲和紐西蘭軍隊)

    至於羅馬尼亞、希臘和保加利亞,這幾個國家都處於巴爾幹地區,剛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脫離出來沒多久,他們之間,以及他們跟奧斯曼帝國直接還有著扯不清的歷史糾紛以及領土糾紛。在幾個大國的蠱惑下,各自站隊,火中取栗。就在一戰爆發前,巴爾幹聯盟還跟奧斯曼帝國打了一場。

    葡萄牙跟英國有數百年的同盟條約,戰爭爆發初期,葡萄牙加入了協約國。除了條約,葡萄牙和德國在非洲產生了衝突,葡萄牙在非洲有一塊殖民地安哥拉,德國一直試圖搶過來。因為這一點,葡萄牙最終倒向了協約國方面。

    日本一直有很大的野心,趁著歐洲各國大戰,日本一邊發戰爭財,一邊借英日同盟條約為名,在東亞擴張勢力。日本迅速攻下了膠州灣,隨後為了擴大在華利益,日本誘惑北洋軍閥,以提供貸款的方式讓北洋政府參加了協約國。而北洋軍閥則是想透過日本貸款擴軍,消滅其他對手。

    (日軍進攻青島德軍)

    美國一開始保持中立,透過北大西洋航線,向雙方賣物資,大發戰爭財。由於英法海軍優勢,德國沒能打破海上封鎖,很難得到物資。因此德國後來發起了無限制潛艇戰,企圖用這種方式迫使英法屈服。但是無限制潛艇戰攻擊了許多美國商船,美國再也無法置身事外,而且德國還企圖資助墨西哥,讓墨西哥在南方攻擊美國,這些導致美國最後參戰。

    此外,還有一個國家也參戰了,就是泰國,那時候叫暹羅。暹羅本身受到英法侵略,也淪為了半殖民地國家,一些人想投向同盟國,收復失地。但是暹羅國王在最後關頭,尤其是美國參戰後,選擇了加入協約國,並且最終獲得了戰勝國的地位,恢復了關稅自主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燒魚能放點蠔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