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海173262587
-
2 # 水墨丹青167079707
綜合考慮養老費用居高不下,導致我們這些沒有錢的老人對養老心生恐懼。
兒女們外地工作收入不高,要共房貸又要養小家,我們老了怎辦,希望政府出臺一套互幫的養老政策和管理制度。
首先得成立一個互幫養老體系,從管理到服務都是積分制,沒有金錢工資,就是每個人在自己有能力和體力的時候,自願無償參加養老單位或是政府指定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做出體力或是財力的貢獻的得到積分,特別是在養老院的服務人員用工方面上能組織一些做義工積分互幫。個人做義工積分就是以後自己老了需要照顧的時候可以按分數得到下一波義工的照顧,一次類推。
做義工的人不分城鄉戶口只要做工就積分,個人以互幫積分帶替錢享受互幫養老,這樣解決了養老服務人員不足,開支成本高。
根據現代工業化發展,用人力的工廠和企業越來越少了,剩下閒的沒事做的半老不老的那些人力資源浪費了,這邊還為養老發愁,那邊沒事一天就閒扯淡,同樣想法的請舉手表決
-
3 # 小言詹詹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想從自己的實踐經驗說說可見的將來,社會養老機構最終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首先總結的說,未來的養老機構將會是以社群養老為輻射中心,機構養老的技術和經驗為服務主導,形成“機構服務+社群”養老的模式。
嚴格意義來說,機構養老不足以有效解決社會養老需求雖然筆者是機構養老出身,也不願意唱衰這類服務形式。但是,這種養老模式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不僅是對於老人高,對於經營者來說也是巨大的負擔。
關注筆者的人都知道,筆者經常會分享一些關於養老機構建設和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困局,其中就提到過建設一家養老院的成本。
如果以標準化養老作為建設物件,起碼是千萬起步,這裡麵包括建築成本、助老設施、養老服務、娛樂設施、醫療康復等等複雜且高成本的內容。
所以,養老機構收費問題,也根本沒法解決,就算是非營利機構,那也得保本經營不是?
而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建設的成果是什麼?大約是“20㎡的居住空間+20㎡的活動空間”,都不如老人自己家大。
也就是說那麼高的成本砸進去,換回來的成果並不理想。很多養老院只能夠透過專業服務來拉平空間不足的弱勢。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現狀:機構養老的服務很專業那這個時候為什麼不把養老院服務能力的價值,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呢?
他們有很好的能力,但是受限於服務模式的成本,實際產生的價值和獲得的利潤都不夠理想,那為什麼不跳脫服務模式本身呢?
要知道,我們目前的社群養老,擁有非常之大的潛力,因為老人自己有住的地方,只需要一個規模夠大,裝置夠專業的活動中心,以及一個服務夠水平的養老體系。
前兩者社群已經解決了,只需要養老機構進來,拿出來自己專業的服務水平就可以。
在其他成本控制的情況下,養老服務的價值會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同時服務難度也在降低,這必然是一件多贏的事情。
說的這裡,可能很多人不解,為什麼社群養老一定要機構進來,而不是社群自己解決呢?對此,筆者提幾個服務方面的問題,在社群工作的朋友可以思考一下能不能夠有效的解決。
問題一,養老服務第一要素就是體系的完善,因為老人是很多疾病的高發人群,自身腿腳也不夠方便,需要很多細節的支援。比如生活方面需要助廁、助浴,醫療方面需要預防和預後等等,這些複雜的服務專案,社群是否能夠勝任呢?
之前有社群找過筆者希望獲得資訊的支援,筆者看了一天之後,只能表示他們還是不要做,直接請專業的機構進來。一是成本太高,二是經驗不足可能有風險。要知道老人摔一跤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而僅僅問題一,恐怕社群已經很難獨立解決了。
問題二,大家可能不知道,對於老年人健康影響最大的,其實並不是疾病,而是情緒。關於“一夜白頭”這種情況,恐怕很多人都是在藝術作品裡看到的,而筆者卻看過很多的現例項子。莫說一夜白頭,有些老人第一天還活蹦亂套呢,儘儘可能因為一個心理上的打擊,第二天站都站不起來了。
這種情況養老機構會採取精神慰藉,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疏導和干預治療。亦或者找個“過來人”勸,老話有種“說病”,就是指人受到心理打擊之後,他人透過知識、經驗來環節,其實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
而在這方面,社群恐怕也沒有能力去僱傭或聯合心理專家吧?不僅如此,在“及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的根本訴求上,也很難做到理想的狀態。
另外還有很多問題,但筆者覺得沒必要提了,之所以提出一些相對專業的問題,本質上是告訴大家社群養老當前的困局。
如果社群養老大量投入成本去解決困局,就意味著又走了一遍機構養老的老路,把養老成本再次提升來。所以,還不如強強聯合,社群有空間,機構有技術,1+1>2“,最後三方得益。
由此來說,如果未來社群養老能夠具備機構養老的服務能力,那麼未來的機構養老,也就是養老院,必然會逐步走入社群,去應用自己的專業技術。
同時,養老院原有的裝置、設施和住房,可以改建為專屬於失能老人的機構。因為失能老人不太需要活動空間,但是一定需要專業服務。
而在總體養老問題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即以“社群為依託,專業服務為主導”的養老方式,實現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那麼在扶持方面,也可以更加傾向於殘疾、失能等有特殊服務需求的老人,這樣也可以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
以上,就是筆者現有經驗所能夠得到的“可見的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筆者也將在未來實踐中不斷探索,幫助子女們解決父母養老難的問題,幫助老人們解決養老生活孤獨的難題。
回覆列表
根椐目前的養老金收費!醫養結合模式。專業受培訓過的服務員。政府要考慮給予補貼政策。因多數為獨生子女家庭。讓經受過歲月洗禮的一代人過個幸福的晚年吧!夲人也步入古稀之年了期盼著能住進理想的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