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泜河泛舟
-
2 # 步蘭香407
讀了“一偶軒主“的文章,贊同此觀點。就蘇軾的文學成就談點本人的評價,供參考,雅正!
蘇軾(公元1037一一1101年)在詞的發展史上是一派先河的大家,他的作品衝破了詞壇上的狹陪侷限,為詞開闢了較為廣闊的天地,在北宋詞壇上豎起了一座豐碑。蘇軾詞不拘一格,揮灑自如,他一方面將寫詩的豪邁氣勢和遒勁的筆力貫注於詞中,一方面嘗試用散文的句法寫詞,在詞中發議論,偶爾兼釆史傳,口語,給人們以清雄之感,他的詞結構變化多端,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有巨大的藝術表現力。詞人首先在詞的體材上開疆拓土,擴大詞反映社會生活的範圍,提高了詞的意境,使詞成為一種獨立發展的新詩體。廣至大千世界,深至個人內心,舉凡記遊,懷古,說理,感舊,田園風光,貶居生涯,皆一一納入詞中,使原先侷促黯淡的詞境豁然開朗,為宋人開闢了一塊可在其上與唐人詩歌方面的的成就爭雄況勝的天地。其(念奴嬌)《赤壁懷古》和L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兼懷子由》這兩首詞集中體現了蘇詞的思想藝術成就,詞筆涉天地古今,境界開闊高遠,既抒寫了個人的失意惆悵,又表達出曠大超脫的情懷,一改詞流連於“花間“樽前“的舊傳統,展示了雄渾家放的格調和禮會人生的廣闊領域,蘇拭由此被視為豪放派的領袖。蘇軾在書畫上也有獨到貢獻,他喜好畫枯木,怪石,墨竹,時出新意,形神俱妙,他的《枯木竹石圖》一卷,畫蟠曲古樹一株,頑石一塊,石後露出二三小竹和細草,深具意趣,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畫竹,常常一竿從地至頂,圖中枯木虯屈無端倪,怪石皴硬,自謂“枯腸得酒盤角出,肝肺槎枒生竹石。“枯木題材的給畫也正是他心靈的寫照,該圖運思青拔,風格卓絕,是題畫中珍品。在書法上,他以行書和楷書名著於世,最著名的墨跡代表是《黃州寒食詩》,為行書詩稿,詩的內容,充滿著消沉,悲苦,絕望的情緒,其書隨意命筆,隨著詩情的起伏而變化,參差錯落,時大時小,忽長忽短,感情隨著筆峰自然流出,達到了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故後人尊稱蘇軾為詞神,一點也不過譽。至於詞人情感方面的事,本人知之甚微,不枉加評論,見諒!
-
3 # 亦有所思
題主指的是他再婚甚至是納妾麼?
關於這一點,請允許小可解釋一下,這是由於當時的社會倫理所決定的。妻子身故,再添繼室是常識,更是常理。與是否對原配妻子念念不忘無關。
納蘭容若的悼亡詞寫到催人淚下,可是他也再娶了一個女人為妻。
都說元稹是渣男,可是元稹的風流只是婚外情,而婚外情在唐朝是被支援的,甚至是被推薦的。
這都是儒家倫理的產物,在那個時代不會有人質疑,要知道賈寶玉和襲人初試雲雨,黛玉都不當一回事,不能說雙手支援,但絕對不會反對,甚至還會默許。
蘇東坡有一個妾室叫朝雲,兩人十分恩愛。如果說王弗是結髮夫妻的情深,王潤之是相夫教子的高義,那麼朝雲就是紅顏知己。那一句“一肚子不合時宜”便可知道朝雲不是以色娛人之輩,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愛人。
但她是妾!
妾的地位,等同於奴,或者說略高於奴。只能算情趣,連愛情都算不上,更談不上什麼責任和道義。因此,趙明誠雖然有妾,但在關鍵時刻,只會將一生心血託付給妻子李易安。
蘇東坡是不是情聖?是!
納蘭容若也是,元稹也是。因為那是對結髮妻子的感情。而後面的繼室只是為了生活需要,或者是有官在身的職務需要,甚至是生理需要或繁衍需要,與“情”無關。
因此,我們經常在古詩詞中看到某個詩人或詞一邊懷念髮妻,一邊和美妾或歌妓風流纏綿。
這在古代是符合價值的。
真正不為人世所容的是“拋妻”或者是“滅妻”。
現代社會是如果一個男人既愛妻子,又愛小三,還泡公主,肯定是渣男,我們不能以現代的標準去要求古代人。對他們不公平。
當然,像徐志摩那樣拋棄有孕在身的妻子而追求林大美人,當屬渣男無疑。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十年生死兩茫茫。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寫盡了蘇軾對髮妻王弗的無限懷念和夫妻的深情厚誼;“已矣奈何,淚盡目幹”、“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寫盡了蘇軾對第二任患難與共的妻子王閏之的情深意切;“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蘇軾借描寫惠州梅花,實為侍妾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表達對晚年陪伴自己的靈魂知己朝雲逝去的傷感之情。幾段情感歷經感人至深,才子蘇軾可謂是“情聖”。
然而,提起蘇軾,後人更多的是關注他集詩、詞、畫、文為一身的卓越智慧、開創豪放一派詞風的獨一無二的地位和曠達自信的精神境界。那麼,蘇東坡是如何在“情聖”道路上越走越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 高遠的追求,關心國事。蘇軾學識淵博,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受家庭影響,更有高遠追求,希望自己為國效力。在科舉考試中就表現出超群的能力,也曾名動京師;他清新灑脫的文風正好為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欣賞;王安石變法他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直言指出變法弊病。蘇軾,高貴的品質令人讚美!
二. 正直率真,豁達曠放的精神境界。蘇軾經歷“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又幾起幾落,輾轉偏遠之地,不管在怎樣的境地下,不管是在哪裡,他都豁達自信,表現了苦難中、受挫後一種昂揚的精神境界,雖然自己受委屈遭貶謫,可是他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有“休將白髮唱黃雞”的自信,他歌頌如畫江山,他修築蘇堤、關心民生。這些人生軌跡中熠熠生輝的品質令後人敬佩!
三. 叩問心靈,反思人生。蘇軾被貶黃州之時,他沒有消沉,而是與天地對話,與古人交流,在歷史的長河裡參透生命的意義,讓人們對生命的價值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明月清風都具有了靈性,長江扁舟都承載了生命的意義。他的《赤壁賦》讓你的心靈與自然融合,讓你明白“盈虛”的道理;他的《赤壁懷古》讓你感受歷史的浩渺,感嘆英雄的偉大。蘇軾,啟迪人思想,教給人生活,一定意義上,他成了後人精神方向的指引者!
蘇軾情感歷程中的真摯深情讓人感動,而他那些偉大的精神品質更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