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前6694

    有很多吧,很難一一舉例,姚廣孝應該算一個,一個老和尚,不喜歡唸經,不喜歡修行,卻喜歡造反,當年朱棣決心起兵靖難,很大因素就是受到了姚廣孝的攛掇,靖難過程中也有老和尚給他岀謀劃策,可以說這個老和尚對朱棣靖難成功,榮登大寶起到至關重要的做用,到朱棣稱帝后,堅辭不受高官厚祿,在南京慶壽寺當起了住持,君臣相得,安享晚年

  • 2 # 老愚6298

    所謂明哲保身,即用明智的方式保全身家性命和安全,功成一定有線,而功成則身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類傑出人才數不勝數。如春秋齊國的"三朝元老"晏子,戰國時越國范蠡,西漢開國功臣張良、陳平,唐朝郭子儀。等等。

  • 3 # 妖大就是仙

    五代時期,中國唯一的“十朝元老”他叫馮道。歷經燕帝劉宗光、後唐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閔帝李從軻、後晉石敬瑭、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劉知遠、後周郭威。人稱官場“不倒翁”。自號“樂天”。

    《春秋戰國》時期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復國併吞吳,自知: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63歲辭職經商,富甲一方,住在河北蠡縣。

    建國後,幾經政治運動,三個字“檢查”,三個字“批示”的人,可圈可點吧。

  • 4 # 錢君史話

    越王勾踐之范蠡,秦朝大將王翦,漢張良,明湯和,這幾人是比較著名的吧。至於西漢疏廣疏受叔侄,亦是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賢士。

  • 5 # 狼的影子319

    范蠡,張良,蕭何,賈詡,馮道,姚廣孝,曾國藩都是善於明哲保身的典範,這裡我想重點說說幾個有名的武將,

    一,王翦,秦國大將,曾經帶領傾國之兵滅楚,六國之中他一個人滅了三個國家,從功勳和戰績上是可以比肩白起的武將,他不僅自己能夠善終,而且子孫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這除了秦王心胸開闊,不是鳥盡弓藏之主的原因之外,王翦個人的職場智慧和情商也是至關重要的原因,他統帥傾國之兵滅楚的時候,60萬大軍在握,那真正是纛旗一升,意氣風發,但是王翦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在這樣的時刻還能保持冷靜,還能夠體會到秦王此時那種把全國的軍隊交給他以後的患得患失的心理,所以他非常睿智的用一種貪財小人的形象來安秦王的心,透過不斷的向秦王索要田宅賞賜,讓秦王認為他是一個胸無大志,一心想做富家翁的市儈之輩,因為他非常清楚帝王的心理,他們不擔心做臣子的貪財好色,因為這樣的人在政治上是沒有遠大理想的,而財色,官爵又是帝王們可以隨時拿的出來的,只要你喜歡,他們可以不吝賞賜,怕就怕那些一不貪財,二不好色口口聲聲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臣子,帝王們會認為這樣的人胸懷天下,比帝王們的情懷還遠大,所以,像王翦這樣有能力,又貪財的將領,帝王們是最喜歡的,只要你有弱點,你就是一個可以為帝王控制的人。

    唐朝的李靖,一生征戰從無敗績,為大唐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功勳之盛一時無兩,他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一個百戰百勝的武將,可以是帝王手中的利劍,也可以是傷人的利器,有這樣能力的人,往往也是讓帝王們不放心的人,韓信確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劉邦不得不除掉他的,所以,李靖不僅僅儘量避免立功疆場,把機會讓給別人,還想方設法的往自己身上抹黑,突厥是大唐長期頭疼的心腹大患,李靖用突襲的手段滅了突厥,俘虜了突厥可汗,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大唐的邊患,這個功勳也算得上是“不賞之功”了,此時的李靖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他很快就想到了用“自汙”的辦法來打消皇帝心中的疑慮的辦法,於是他在大勝突厥之後,就開始縱兵搶掠,為自己搜刮了很多珠寶財富,美女,結果,李靖人還沒有回到長安,御史們的告狀信已經像雪片一樣飛到了李世民的案上,但是,御史們沒有想到的是李世民接到這些彈劾奏摺後心裡的喜悅,“好啊,大名鼎鼎的百勝戰神,原來也是一個貪財好色的俗人吶,這就好辦了,你貪財好色就有弱點,有汙點,這樣的人我也用不著提心吊膽的防著你了”,於是,在李靖班師回朝後,收到了李世民裝模作樣的申飭,一次天大的“不賞之功”帶來的危機頓時煙消雲散。

    郭子儀有再造唐室之功,被封為異姓王,算得上是風標崖岸,高處不勝寒了,他跟別人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采取“自輕自汙”的手段來保命,而是憂讒畏譏,小心翼翼,除了時時刻刻謹遵法度,他乾脆把自己家的圍牆都拆掉,讓自己一家人的行動時時刻刻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以此來換取皇帝的放心,當然,郭子儀所處的時代有他的特殊性,就是那個時候唐朝的皇權已經逐漸沒落,形成了皇權跟藩鎮互相制約的局面,所以,皇帝處於向藩鎮和臣子妥協的措施,就是善待效忠皇帝的功臣,以達到讓臣子效忠,讓藩鎮逐步靠攏皇室的目的。跟郭子儀有相似之處的韓世忠,也是採用把自己置於皇帝眼皮底下的辦法,他解除兵權後,絕交舊部,口不言兵,置豪宅於西湖,日常裡騎驢攜酒,或一二小童,或歌兒美女,縱情聲色,醇酒婦人,終於讓皇帝對他徹底放了心。

    跟上述幾人相比,曾國藩又是另外一個型別,此人深受孔孟之道,程朱理學的毒害,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之風,他不貪財,不好色,一心一意為朝廷討賊疆場,廢寢忘食,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好名”,對於曾國藩來說,財富,美女他都沒有興趣,他是封建社會中少有的不貪財好官員,他曾經有一句名言流傳至今:“子孫不如我,要錢有何用,子孫強於我,要錢有何用”,說明他已經把這個問題看的非常透徹了,他看中的不是擁有多少田宅,金銀珠寶,而是子孫都能夠滿腹經綸,他在槍林彈雨的剿匪前線,都不忘記督促子女的教育,還要求兒子們按時把功課寄來檢查,曾國藩就是一個非常能夠剋制自己的人,但是他的剋制不是為了權勢,財富,而是要做“古今完人”,這樣的人在帝王們的眼裡依然屬於是有弱點的人,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功成名就之後自解兵權,遣散軍隊,給國家一個放心,給天下一個太平,惟其如此,朝廷才能讓他榮寵始終,才能容忍湘軍的軍紀敗壞,搶掠成性。

    從這些人的自保手段我們不難看出,保命的辦法有千萬條,但是宗旨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讓皇帝覺得你不如他,能力,思想,志向,品德都不如他,而且一定要有瑕疵,沒有瑕疵的人就離沒命不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定義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