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耆角木

    主要是因為他的宗教信仰問題。李泌篤通道教,與中國傳統文人的儒家信仰格格不入。

    李泌,近來透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小說原著直接用了真名李泌,電視劇改為李必)被更多人廣為所知。電視劇的拯救長安故事純屬虛構,但歷史上的李泌做過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比電視劇差。四朝元老、三朝帝師、布衣宰相,一生四落四起,多次為李唐王朝挽狂瀾於既倒。

    李泌,字長源,出自望族趙郡李氏,自小聰明絕頂,經史、詩書俱佳,自詡有王佐之才。開元十六年,李泌年僅六歲,玄宗聞其“奇童”之名,召入宮中,讓時任首席宰相、中書令,也是武周時期的狀元張說考他,出了一題“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讓他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也照這個樣子賦句。李泌不假思索,張口就說:“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一時語驚四座,玄宗對他大為欣賞,賞賜財帛,命其父母好好培養。當時朝中名臣張九齡、張廷珪等都與李泌結成忘年交,稱之為“小友”。

    但是長大成人之後,李泌卻無心功名利祿,追求黃老之學,常於嵩山、華山、終南山雲遊隱居(這就是電視劇中他一直手拿拂塵的緣故)。不過他依然心繫天下,天寶中期曾上疏玄宗陳述朝政得失,這讓玄宗想起了當年那個奇童,於是召其入京,擔任翰林待詔,入東宮輔佐太子李亨。正是這樣,李泌與李亨結下不解之緣。李亨尊其“先生”,對其教誨言聽計從。玄宗也很欣賞李泌,想授予他正式官職(翰林待詔屬於文學侍從,不算正式官職),受到李泌婉拒。當時,楊國忠專權,李泌不滿,寫了一首詩譏諷他,遭到楊國忠記恨,將其逐出京城。從此,李泌與李亨斷了聯絡。

    時間一下到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李亨在馬嵬之變後與玄宗分道揚鑣,北上朔方,在靈武即位。正值重整山河之際,急需用人,李亨派人前往嵩山尋訪李泌。李泌見國難當頭,毅然出山,星夜兼程趕到肅宗李亨身邊。李亨對李泌的到來大為欣喜,“出則聯轡,寢則對榻”,事無大小皆諮之,言無不從,至於進退將相亦與之議”。當時李泌雖是白衣,在李亨身邊卻是地位超過包括宰相在內的所有人。李亨當時的政策全都得到李泌的建議,為李唐王朝反攻叛軍起到關鍵作用。

    不過由於李泌沒有官職,李亨一直想給他一個宰相頭銜卻被明確拒絕。李泌之所以一直不接受官職,正是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玄宗一朝官員只求高官厚祿,不做實事,尸位素餐的狀況。希望官員能更務實。但一直布衣出入皇帝身邊顯然也會遭人非議,無奈之下,李亨稱李泌一直白衣在天子身邊不便,希望他能穿上紫袍(三品以上高官服色),李泌應允,誰知李亨以他穿上官服為由順勢授予李泌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讓李泌推脫不得。侍謀軍國是李亨苦心為李泌專設的職位,不是正式官職。至於元帥府是戰時特別官署,享有當時最高許可權。元帥由皇子兼任不會實際理事,長史作為元帥第一佐官,等於全權處理元帥府軍政事務,享有最高權力。

    李泌做這個元帥府行軍長史也是非常稱職,不僅李亨的各項軍政方針都有李泌參與制定,更是在關鍵的問題上幫助李亨做出正確決策,比如元帥人選,李亨本中意第三子建寧王李倓,被李泌堅決制止,因為李亨長子廣平王李俶也素有功勞,並且年長,是今後太子的不二人選,而一旦給李倓元帥之位,必然導致儲位成為懸疑,大臣分派,皇子互相攻擊,最後重演李建成與李世民奪位的悲劇。李亨經過李泌勸諫,深知其錯誤,李倓也感謝李泌沒有讓自己置於尷尬處境。此後李倓被張皇后誣陷謀反,被李亨處死。長安光復後,李泌也因受到張皇后和權宦李輔國的記恨,主動提出歸隱衡山,臨行前又向李亨引用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子章懷太子李賢的《黃臺瓜辭》(或為李泌自己編的),勸諫李亨不要再聽信讒言害了李俶。李俶得以保全,最終即位成為唐代宗,改名李豫。

    李泌離開長安後,並沒有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相反,每當朝廷需要他,他都會義不容辭,挺身而出。代宗初即位,勵精圖治,立刻召李泌入朝擔任翰林學士,卻因為李泌不肯依附宰相元載,被外放。元載獲罪被殺,代宗再召李泌入朝,又被宰相常袞排擠,再次外放。但是,李泌身在外任,卻依然對軍國大事多有建議,太子李適也認其為師。

    德宗李適即位後,發生涇原兵變,德宗倉皇出逃,李泌又一次臨危受命,以左散騎常侍身份陪伴在德宗身邊,幫助德宗鎮壓李懷光叛亂,為德宗穩固了與不少朝臣和藩鎮的關係。並且親往前線指揮了許多對藩鎮的作戰。後被調回朝中,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此後一度任獨相(唐朝此類情況非常少)。

    而當時,德宗朝中危機四伏。在軍中頗有威望的李晟和馬燧勢同水火,叛亂似乎一觸即發。李泌責無旁貸,在朝堂上當著兩個大臣的面對德宗慷慨陳詞,解除了德宗對他們的防備,也化解了二人心結。隨後,李泌又化解了德宗想廢太子李誦,改立舒王李誼的想法。穩定了朝廷內部。

    對外,李泌提出北和回紇,南通雲南(南詔),西結大食、天竺,對唐朝最大勁敵吐蕃進行圍堵,力勸德宗與回紇修好(回紇曾侮辱當時身為太子的李適),促成兩國和親,回紇主動更名回鶻,驅逐吐蕃使節,向唐稱臣。就這樣,李泌聯合四國圍剿吐蕃的計劃實施,連續被回紇、南詔攻擊,吐蕃國力大大削弱,又連續被西川節度使韋皋擊敗,一蹶不振。但是李泌卻沒有看到這一切,已經駭然長逝。

    李泌一生,肩負天下興亡。但很多人根本沒聽過這個名字,說到唐朝宰相,都說房玄齡、杜如晦,要不就是姚崇、宋璟。再有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甚至牛李黨爭的李宗閔、牛僧孺、李德裕也都比李泌出名。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李泌的宗教信仰。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泌有謀略而好談神仙詭誕,故為世所輕。”《舊唐書·李泌傳》的說法與之大同小異:“泌頗有讜直之風,而談神仙詭道……故為代所輕,雖詭道求容,不為時君所重。”《新唐書·李泌傳》說“(李泌)常持黃老鬼神說,故為人所譏切。”

    所以說白了,就是因為李泌信仰道教,好黃老之學,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違背,尤其是南宋以後程朱理學興盛,更是將之視為異端,也就不會對他多加讚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樊振東擊敗莊智淵後興奮的對著隊友揮舞拳頭,而隊友和教練卻沒有太大反應,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