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建築型裝置

    金屬絲網環境

    義大利藝術家Edoardo Tresoldi選用古典建築作為風格,製作了新特色和舊觀念相結合的裝置藝術。在2017年阿布扎比皇室舉辦的一次大型宴會中,Edoardo Tresoldi和設計師團隊一起受邀打造一間恢弘極麗的宴會空間。這個藝術空間有7000平方米,延續了文藝復興時期講究秩序與比例的柱式系統,在現代的幾何元素球體、立方體等的融入下,展現出第三種類別建築的藝術風采。

    黯然失色

    來自葡萄牙的藝術團隊 FAHR021.3 創造性地改變了環境所創造的藝術裝置——為了給波爾圖的Amor dePerdição 廣場增添現代氣息,FAHR021.3安裝了 Eclipse,這是一個金屬紫色,高6米的球體,由傾斜的管子組成。它被描述為“作為城市中的一種認知和挑釁遊戲”。

    室內步入型裝置

    虹膜

    倫敦藝術家麗貝卡·路易絲·羅製作了主題為“虹膜”的藝術裝置。該作品為NOW畫廊建立,特定場地的節目以10,000只新鮮摘取的鳶尾花為特色。用銅線懸掛在天花板上,顛倒的植物浮在畫廊的地板上方,將空間轉化為互動的藝術作品。

    數字森林

    法國建築師兼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創作了“數字之森”(Forest of Numbers)——由60,000張剪紙製成的互動式和身臨其境的作品。為了代表即將到來的十年,剪影以0至9號為特徵,並以四個一組的方式從天花板上懸浮下來。當參觀者在展覽中走來走去時,他們在概念上進行時間旅行。

  • 2 # 文藏

    柄澤健介(日本) 《不變的地平線系列 II》(之六) 木、蠟

    裝置藝術自20世紀初杜尚將小便池搬入展廳起,距今已走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在諸多的詆譭和讚譽中成為後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形態,成為世界現代藝術史中的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曾經有人說“生活是最大的裝置藝術。”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當年市場上的當代繪畫作品,待時機成熟,裝置藝術作品的收藏將會大熱,它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

    裝置藝術受到國內市場認可

    雷磊 《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 影像裝置,尺寸可變,2016

    早些年很多人並不能理解裝置藝術,看著那些奇奇怪怪的甚至有些嚇人東西,深深感嘆不能理解藝術家們的審美。而隨著近些年藝術的普及,儘管大多數人還是不太能看懂裝置藝術,至少不再排斥,把它們當成藝術去尊重。這些年全球各地的藝術雙年展、博覽會、畫廊周等等,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和傳播的有很多都是裝置藝術。

    艾敬 《我愛重金屬》(金色) 不鏽鋼 300cm 2014

    如今,中國的裝置藝術逐漸進入一級市場,包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常青畫廊、長征空間在內的多家畫廊都轉而培育裝置藝術作品,有些甚至已經積累了國內外穩固的客戶群體。

    裝置藝術是什麼?

    九根柱子 薇勒娜.費爾諾弗特 1992年 紙板、自造紙、丙烯酸、油粉筆

    裝置藝術的歷史很短,自身仍舊處於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空間”、“技術”和“人的體驗”是裝置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而這三者的概念也處在不斷的延伸之中,因此人們很難對其下明確完整的定義。

    在1996年出版的《藝術與藝術家詞典》裡,裝置藝術一詞的定義是:“為美術館或畫廊的室內空間或室外特定空間和地點創作的臨時性多媒介、多維度、多形式藝術品。裝置藝術僅存在於被安裝起來的時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點被複制。這種作品是‘在一段時間中’被感知到,它們不像傳統藝術作品那樣被‘看到’,而是在時間和空間中被體驗,並與觀眾互動。”

    郭子龍《竹林》區域性 尺寸可變 不鏽鋼 2014

    在克萊爾·畢曉普2005年出版的《裝置藝術:一部批評史》中,他給裝置藝術的定義是:“裝置藝術這個術語指的是一種可以讓觀眾投身其中,並且往往被描述為戲劇性、引人入勝或體驗式的藝術風格。無論如何,從今天以此名目製造的作品的外貌、內容和範圍的絕對多樣性和這個術語使用的自由度等方面看,它幾乎排除了任何內涵上的限制。‘裝置’這個詞如今已擴充套件到可以描述任何特定空間中的任何物體佈置,這樣的地點甚至可以用於牆上繪畫的常規展出。”

    簡單來說,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現成品材料或綜合材料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安裝,以形成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它是一門綜合的展示藝術。

    顧客的注意 南希.斯蒂文森.格雷福斯 1984年 青銅 208.3x106.7x55.9cm

    徐淦在《裝置藝術》(翟墨 王端廷主編 西方後現代流派書系之一,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中列舉了裝置藝術的9個特徵:

    ① 裝置藝術首先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間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室內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內。

    ② 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根據特定展覽地點,即室內外的地點、空間特地設計和創作的藝術整體。

    ④ 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

    ⑤ 裝置藝術創造的空間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他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

    ⑥ 裝置藝術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它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影、攝影、詩歌等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手段。

    ⑦ 為了啟用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

    ⑨ 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增減或重新組合。

  • 3 # 大洋網

    建築型裝置

    金屬絲網環境

    義大利藝術家Edoardo Tresoldi選用古典建築作為風格,製作了新特色和舊觀念相結合的裝置藝術。在2017年阿布扎比皇室舉辦的一次大型宴會中,Edoardo Tresoldi和設計師團隊一起受邀打造一間恢弘極麗的宴會空間。這個藝術空間有7000平方米,延續了文藝復興時期講究秩序與比例的柱式系統,在現代的幾何元素球體、立方體等的融入下,展現出第三種類別建築的藝術風采。

    黯然失色

    來自葡萄牙的藝術團隊 FAHR021.3 創造性地改變了環境所創造的藝術裝置——為了給波爾圖的Amor dePerdição 廣場增添現代氣息,FAHR021.3安裝了 Eclipse,這是一個金屬紫色,高6米的球體,由傾斜的管子組成。它被描述為“作為城市中的一種認知和挑釁遊戲”。

    室內步入型裝置

    虹膜

    倫敦藝術家麗貝卡·路易絲·羅製作了主題為“虹膜”的藝術裝置。該作品為NOW畫廊建立,特定場地的節目以10,000只新鮮摘取的鳶尾花為特色。用銅線懸掛在天花板上,顛倒的植物浮在畫廊的地板上方,將空間轉化為互動的藝術作品。

    數字森林

    法國建築師兼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創作了“數字之森”(Forest of Numbers)——由60,000張剪紙製成的互動式和身臨其境的作品。為了代表即將到來的十年,剪影以0至9號為特徵,並以四個一組的方式從天花板上懸浮下來。當參觀者在展覽中走來走去時,他們在概念上進行時間旅行。

  • 4 # 文藏

    柄澤健介(日本) 《不變的地平線系列 II》(之六) 木、蠟

    裝置藝術自20世紀初杜尚將小便池搬入展廳起,距今已走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在諸多的詆譭和讚譽中成為後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形態,成為世界現代藝術史中的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曾經有人說“生活是最大的裝置藝術。”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當年市場上的當代繪畫作品,待時機成熟,裝置藝術作品的收藏將會大熱,它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

    裝置藝術受到國內市場認可

    雷磊 《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 影像裝置,尺寸可變,2016

    早些年很多人並不能理解裝置藝術,看著那些奇奇怪怪的甚至有些嚇人東西,深深感嘆不能理解藝術家們的審美。而隨著近些年藝術的普及,儘管大多數人還是不太能看懂裝置藝術,至少不再排斥,把它們當成藝術去尊重。這些年全球各地的藝術雙年展、博覽會、畫廊周等等,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和傳播的有很多都是裝置藝術。

    艾敬 《我愛重金屬》(金色) 不鏽鋼 300cm 2014

    如今,中國的裝置藝術逐漸進入一級市場,包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常青畫廊、長征空間在內的多家畫廊都轉而培育裝置藝術作品,有些甚至已經積累了國內外穩固的客戶群體。

    裝置藝術是什麼?

    九根柱子 薇勒娜.費爾諾弗特 1992年 紙板、自造紙、丙烯酸、油粉筆

    裝置藝術的歷史很短,自身仍舊處於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空間”、“技術”和“人的體驗”是裝置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而這三者的概念也處在不斷的延伸之中,因此人們很難對其下明確完整的定義。

    在1996年出版的《藝術與藝術家詞典》裡,裝置藝術一詞的定義是:“為美術館或畫廊的室內空間或室外特定空間和地點創作的臨時性多媒介、多維度、多形式藝術品。裝置藝術僅存在於被安裝起來的時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點被複制。這種作品是‘在一段時間中’被感知到,它們不像傳統藝術作品那樣被‘看到’,而是在時間和空間中被體驗,並與觀眾互動。”

    郭子龍《竹林》區域性 尺寸可變 不鏽鋼 2014

    在克萊爾·畢曉普2005年出版的《裝置藝術:一部批評史》中,他給裝置藝術的定義是:“裝置藝術這個術語指的是一種可以讓觀眾投身其中,並且往往被描述為戲劇性、引人入勝或體驗式的藝術風格。無論如何,從今天以此名目製造的作品的外貌、內容和範圍的絕對多樣性和這個術語使用的自由度等方面看,它幾乎排除了任何內涵上的限制。‘裝置’這個詞如今已擴充套件到可以描述任何特定空間中的任何物體佈置,這樣的地點甚至可以用於牆上繪畫的常規展出。”

    簡單來說,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現成品材料或綜合材料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安裝,以形成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它是一門綜合的展示藝術。

    顧客的注意 南希.斯蒂文森.格雷福斯 1984年 青銅 208.3x106.7x55.9cm

    徐淦在《裝置藝術》(翟墨 王端廷主編 西方後現代流派書系之一,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中列舉了裝置藝術的9個特徵:

    ① 裝置藝術首先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間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室內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內。

    ② 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根據特定展覽地點,即室內外的地點、空間特地設計和創作的藝術整體。

    ④ 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

    ⑤ 裝置藝術創造的空間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他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

    ⑥ 裝置藝術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它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影、攝影、詩歌等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手段。

    ⑦ 為了啟用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

    ⑨ 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增減或重新組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荔枝苗嫁接什麼時候可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