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如水—智慧閱讀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在於家長,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學習好,幾乎包辦代替了孩子應學應有的基本生活技能,大包大攬,導致孩子高分低能

  • 2 # 釋然人生

    第一條,自立能力差,多源自父母的放任,心疼孩子動手。高分低能——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唯分數論的擁戴者,孩子自然會朝向這個目標塑造。

    所以,究其根源,還是家庭教育和父母觀念是最大禍根。

  • 3 # 袋鼠想學

    對高考學子調查發現,超過60%受訪家長表示,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近75%家長稱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中包含不少高考狀元。

    家庭教育專家認為,家長應教導孩子以幫助他人的動機出發,多做家務,培養子女的責任感及獨立能力。如果家長事事代勞,會讓子女變得依賴、欠缺責任感,長遠來看會影響子女個人的基本自理能力及社交相處。

    父母對子女嬌慣和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是成因

    孩子自理能力低下,是現代許多家庭遇到的問題。但是,家長們往往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和不足,而沒有從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往往起始於父母對子女的嬌慣和不正確的教養方式。

    我們再來看看《一根鞋帶》的故事:

    一位母親為她23歲的兒子操碎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家庭教育專家諮詢。

    專家問到:「孩子第一次繫鞋帶的時候打了個死結,你是不是不再給他買帶鞋帶的鞋子?」母親點了點頭。

    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時候,弄溼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讓他靠近洗碗池?」母親稱是。

    專家接著說:「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鋪,整整用了一個小時。你嫌他笨手笨腳,對嗎?」這位母親驚愕地看了專家一眼。

    專家又說:「孩子大學畢業去找工作,你又動用了自己的關係和權力。」這位母親更驚愕了,從椅子上站起來,湊近專家說:「您怎麼知道的?」

    專家說:「從那根鞋帶知道的。」母親問:「以後我該怎麼辦?」

    專家說:「當他生病的時候您最好帶他去醫院;他想結婚的時候,您最好給他準備好房子;他沒有錢的時候,您最好給他送錢去。這是您最好的選擇,別的我也無能為力了。」

    這個故事具有代表性:忽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教育學家研究發現,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與照顧者(包括父母、幫忙照顧孩子的長輩以及保姆)的教養態度、有沒有耐心提供適當的環境,以及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學習都有關係。

    專家經常發現的問題有:照顧者對孩子保護過度或是過於寵溺,甚麼事都捨不得讓孩子做;有的則是過度介入,不願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有的則是生活步調太快,沒有耐心花時間營造環境讓孩子慢慢學習。在這些因素綜合之下,便形成了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的結果。

    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並採用適合的教養方式。

    教育專家表示,幼兒期是人的一生身心發展尤其是大腦結構和機能發展最為旺盛的時期,2~4歲更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極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並將成為人的第二天性。所以,培養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宜早不宜遲。

  • 4 # 煙竹塘風情

    現在確實有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有上升的趨勢,所以家長、社會必須要引起重視。下面我就題主所述的問題,談談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家長的溺愛

    孩子是家庭的寶貝,關心、愛護孩子這是必須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愛的“度”沒有把握好。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家長不但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有的家長甚至放縱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成了任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氣。

    2、孩子的惰性

    有些孩子秉性懶惰,成天無所事事,既不愛學習,又不愛勞動,遇到問題就回避,碰到困難就退縮。加上家長平時又不管不顧,聽之任之,這樣更加固了孩子的惰性思想,孩子又怎能有生活自理能力呢!

    3、孩子的學習

    有些孩子因酷愛、勤奮學習,從早到晚想的是學習的事,做的是各種樣的練習,甚至節假日也是待在圖書室或閱覽室,家長又不予以調節,孩子根本就沒有去鍛鍊生活自理能力的時間。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的習慣

    1、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有些家長怕孩子受苦,有些家長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還有些家長怕孩子弄壞事情等。反正就是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孩子在平時沒有積累生活的經驗教訓,孩子又怎能形成生活的自理能力呢!所以,家長總要在合適的時機,讓孩子自己去體會生活的過程,敢於放手,孩子才會有收穫,切不可怕這怕那,擔心這裡,擔心那裡。

    2、從早抓起

    孩子在小的時候,純真活潑,接受新的新的事物快,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孩子剛學走路時,摔倒了,不要及時把他扶起來,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站起來。

    3、要常抓不懈

    三、孩子高分與生活自理並不矛盾

    1、在孩子勤奮學習的過程中,滲透自我生活的方法。

    孩子認真學習這是好事,但家長切不可忘記給孩子滲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我調節學習時間,整理自己的學習環境,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等。

    2、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適當給孩子一些生活方面的任務。

    家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寒暑假期間,有目的、有計劃地給孩子安排一些生活方面的任務。例如帶孩子在戶外進行野炊活動,事前可讓孩子幫忙準備一些野炊活動的器具、材料等;在野炊時,可讓孩子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提水,洗菜等;事後可讓孩子幫忙整理野炊後的器具等。

    總之,家長總要經常讓孩子“動”起來,孩子高分低能的情況也就會減少很多。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人王朝不擅開疆?為何說清朝前期的國土擴張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