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44263981570

    英語這種非正式口語的雙重否定(e.g. ain"t nothing)是negative concord,也就是雙重否定表(語氣強些的)否定。這類方言裡I don"t have nothing ≈ I have nothing.ain"t本身是be的一個非正式口語否定形式,比如He ain"t kidding = He isn"t kidding。一般英語中的雙重否定很少見,有也是跟普通話一樣雙重否定表肯定的。也就是,「一般英語中」,I don"t have nothing = I have something.需要說明的是,negative concord不是「邏輯錯誤」;認為它是“邏輯錯誤”的是把我們否定相消的思維帶到其上作判斷了,而這種不管物件語言是什麼結構直接拿另一種已知語言的結構來套然後下正誤判斷的才是邏輯有點問題。不過還好,這個不要在意。我的理(cai1)解(xiang3)是,這種情況下並非否定詞否定否定詞,而是否定詞給予否定性,因而不存在“否否得正”的可能性,也就無所謂“邏輯錯誤”了。Negative concord也並不是「教育程度低的不合格語法」,在很多語言中其實它反而才是標準、正規、通順的表達。關於它作為語法結構有多常見的問題詳參Double negative。PS: 還有一個assumption上的問題是,其實語言一點也不必合邏輯的。到處都合邏輯的那很難是自然語言。為什麼fly就可以帶直接賓語而fly out就不能(不及物)?為什麼arrive和derive的名詞形式分別是arrival和derivation?為什麼breakfast不讀作breikfa(h)st?為什麼speak和steak的母音居然不一致?為什麼居然可以說“She is a little pregnant”?←_←而作為negative concord合邏輯的例子,波蘭語的要表達"我誰都沒看到"的話正常使用"I did not see nobody" (Nikogo nie widziałem),如果非要用"I saw nobody" (Widziałem nikogo)的話,意思會是"我看到了一個‘沒有人’ (I saw an instance of nobody)"或者"我看到了‘沒有人’ (I saw Mr. Nobody)"(記得小學英語的“我叫‘沒有人’”的課文嗎?),而非"我誰都沒看到"。斯洛維尼亞語"我誰都不知道"要說"I do not know no one" (Ne poznam nikogar);如果非說"I do not know anyone" (Ne poznam kogarkoli)的話,它的意思是“我不是誰都知道(而是知道某個特別的人)” ("I do not know just anyone": I know someone important or special.)。這麼想想英語真是沒邏輯呢(茶順帶說一句,作為使用“沒……之前”句式的人,我堅定認為這裡的“之前”之“前”是名詞,指“過去的一個時間”,而“之”的功能約等於“的”,這是我們從文言殘存的一個固定搭配。並不是“雙重否定表否定”,也不是“否定詞無實義”。「我沒來這兒之前……」→「在我沒來這兒的某段以前的時間,……」大概就是這種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三十年後87版會成為最忠實曹雪芹原意”和“不可逾越”的經典這樣的大忽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