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木盲龜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正月十五,賈府大聚會,薛姨媽和李嬸也參加了聚會。
賈珍率領兄弟侄子一起來給大家敬酒。後來寶玉也給大家敬酒。敬完長輩,賈母又命寶玉給姐姐妹妹一齊斟上,都要叫她們乾杯。寶玉一一按次序斟了。別人都飲盡杯中酒,只有黛玉不飲,她拿起杯來,放在寶玉唇上邊,寶玉一氣飲幹。
酒宴繼續,之後讓女先生說書,賈母聽了梗概就不讓女先生說了,然後賈母開始掰謊說這樣私定終身的才子佳人不配做才子佳人。大家族的小姐不會只有一個丫鬟跟著,這不符合實際情況。接著賈母分析了編書人的心理。
賈母笑道:“編這樣書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汙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可知是謅掉了下巴的話”黛玉在眾目睽睽之下喂寶玉酒,寶玉一氣飲乾的行為不符合男女有別的規矩。賈珍敬酒賈母就沒讓敬妹妹們。如今寶黛公開秀恩愛,不成體統。如果傳出去是會影響寶黛聲譽的。賈母覺得不合適,沒有馬上發作,等女先生說書時,給寶黛找場子。
賈母的意思是,今天在座的這些人都是親戚,寶黛是兄妹,他們是兄妹之情。私定終身的事,我們家沒有。賈母強調:“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
黛玉給寶玉喂酒這件事是兄妹友愛,不是私情。這件事不能外傳,如果外傳就是這三個原因:
一,妒富心裡作怪,汙衊大家族的公子小姐私定終身。
這些編書人不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大家族裡,公子小姐出門,一大堆丫鬟,僕婦,老媽子跟著哪裡會有私定終身的事。更不會有不才之事。賈母說“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我們家的孩子都是知理的好孩子。
二,求助不成,詆譭人家。
大家族都是有權有勢的,因此許多人求上門來。有的人幫助了,人家滿意;有的人,幫助了,可是人家還不滿意。不滿意,就認為人家不盡力,於是開始詆譭人家。
三,編瞎話的人夢想自己是才子佳人。
編書人自己是窮酸,既不是才子也不是佳人。他自己看了才子佳人的書看魔障了,他也想成為一個佳人,所以編了才子佳人私定終身的故事出來取樂。如黃粱美夢一般來滿足自己。
如果今天聚會傳出去的話,有不實的說法。誰說的,就是誰的臆想,不是事實。
賈母作為賈府目前的最高統治者,她給今天喂酒的事件定下基調,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女是知禮的好孩子,不會有故事上說的那些混賬事。如果有不實傳言,就是上面三種原因作怪。不必當真,應該批判。都是別人因嫉妒而造謠生事,滿足自己的私慾。
賈母掰謊不是對黛玉不滿,而是保護寶黛。後來放爆竹,林黛玉稟氣柔弱,不禁畢駁之聲,賈母便摟她在懷中。
-
3 # 宛如清揚
《紅樓夢》中,賈母掰謊,為何要分析那些才子佳人書中寫書人的心思?
榮國府裡元宵節好熱鬧,她們照舊是聽戲聽書取樂,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女先兒準備說書,然後賈母借勢講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鳳姐取名為《掰謊記》,很佩服鳳姐,取得很貼切呢。
賈母說了什麼呢?無非就是這一些人編寫的那些個惡俗的才子佳人的小說,實在是不合理,他們之所以會這樣編,理由是:“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汙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謅掉了下巴的話。所以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
賈母掰謊,為什麼要分析寫書人的心思?
賈母掰謊,目的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賈府是個講規矩的人家,至於敲打誰,好像有。當時黛玉讓寶玉喝了她該喝卻沒喝的酒,有些過於親密了,所以鳳姐提醒,賈母還特地講這麼一番話,有那麼一點意思。但是,要說賈母就為這,鄭重其是地批書,我覺得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在賈母眼裡,這算事嗎?小孩子家親密,有什麼問題?沒關係。
賈母這麼說,其實是有別的目的。賈母是很自傲的一個人,她當然有自傲的資本,賈府的繁榮昌盛,有她的一份功勞,她看著滿堂兒孫,有那麼點傲驕,看看咱們這人家,算中等了,可是也是很不錯的,遠遠沒有那些個爛事,我們這些人家,當然也不是他們想汙穢就汙穢的,都是講禮數的,既是簪纓世族,又是詩書人家,薛姨媽等人全部懂,當即附聲,說的是說的是,老太太英明,咱們家也沒有,嗯哼,都是好家族,都是禮儀人家。
回覆列表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笑)戲彩斑衣】是綱目,“這一回就叫做 『掰謊記 』”,“賈母笑道 : 「這些書就是一套子 ,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 ,最沒趣兒。”
掰什麼謊?掰的是婚姻的謊,婚姻是才子佳人的愛情麼?馬克思《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對家庭婚姻做了深刻的思考,這裡不討論對不對,強調的是我們傳統的、天經地義的對婚姻的看法是不是陳腐舊套,是不是戲彩斑衣?想著各種千篇一律的車隊、婚宴、鬧房,難道沒人覺得哪裡不對嗎?
史太君、王熙鳳的原型是孝莊,此回取材於皇太極死後,孝莊下嫁多爾袞的故事。漢族知識分子以此取笑孝莊,【「再說一個過正月節的 :幾個人拿著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 ,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 。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 ,就偷著拿香點著了 。只見噗哧的一聲 ,眾人鬨然一笑 ,都散了 。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 ,沒等放就散了 。 」湘雲道 : 「難道本人沒聽見 ? 」鳳姐兒道 : 「本人原是個聾子 。 」眾人聽說 ,想了一回 ,不覺失聲都大笑起來。】,其實到底是做為看客的眾人可笑,還是性急點炮仗的聾子可笑,只有天知道。
最後回到原題,孝莊的婚姻觀是什麼,而我們大眾的婚姻觀又是什麼,那麼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好像在中國確實沒有人認真去考慮這個問題。我贊同王熙鳳說的“本人原是個聾子”,管你隨你天下人笑不笑,“都散(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