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錢誇口》
1、原文:一人迷路,遇一啞子,問之不答,惟以手作錢樣,示以得錢,方肯指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數錢與之.啞子乃開口指明去路,其人問曰:“為甚無錢裝啞?”啞曰:“如今世界,有了錢,便會說話耳!”
2、譯文:有個人迷了路,遇到一個“啞巴”,問而不答,“啞巴”只用手比劃錢的模樣,示意要給錢,才肯指引.迷路人明白其意思,馬上拿出數錢給了“啞巴”.“啞巴”於是開口指明去路,迷路人問道:“為什麼裝啞?”“啞巴”說:“如今世界,有了錢,便會說話。”
3、摘自《笑林廣記》,《笑林廣記》是清代署名遊戲主人收集而成,多取自明清笑話集。
二、《有理》
1、原文:一官最貪。一日,拘兩造對鞫(審訊),原告饋以五十金,被告聞知,加倍賄託。及審時,不問情由,抽籤竟打原告。原告將手作五數勢曰:“小的是有理的。”官亦以手覆曰:“奴才,你講有理。”又以手一仰曰:“他比你更有理哩。”
2、譯文:有個官吏十分貪婪,一天拘來原告與被告進行審訊,原告贈送給官吏五十兩金子,被告聽到,便加倍賄賂。等到審訊時,官吏不分青紅皂白,抽籤便打原告。原告伸出五個手指打手勢說:“我是有理的。”官吏也伸出五指說:“奴才,你雖然有理”,接著又把手一翻說,“他比你更有理哩!”
3、出處:有理,拼音yǒu lǐ,出自《紅樓夢》。
三、《糊塗》
1、原文:一青盲人涉訟,自訴眼瞎。官曰:“你明明一雙清白眼,如何詐瞎?”答曰:“老爺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爺卻是糊塗得緊。”
2、譯文:有個得了青盲眼的人被牽連到一件官司裡,他爭辯說自己眼瞎。那位官員就說:“你一雙眼睛青白分明,裝什麼瞎?”那個人回答道:“你看我眼睛是清白的,我看你卻糊塗得很哩!”
3、摘自《笑林廣記》。
四、《垛子助陣》
1、原文:一武官出征,將敗。忽有神兵助陣,反大勝。武官叩神姓名,神曰:“我乃垛子神也。”
武官問曰:“小將有何德何能,敢勞垛子尊神相救?”神曰:“唯感汝平昔在教場,從不曾一箭傷我。”
2、譯文:從前有個武將去打仗,眼看就要失敗了。忽然有神兵相助,反敗為勝。武將磕頭詢問神的姓名,神仙說:“我是垛子神。”
武將說:“我有什麼恩德什麼能耐,敢叫垛子神救我?”垛子神回答說:“只感謝你平常在校場上練習射箭時,從來沒有一箭傷到過我。”
3、出處:選自清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五、《田主見雞》
1、原文:一富人有餘田畝,租與張三者種,每畝索雞一隻。張三將雞藏於背後,田主逐作吟哦之聲曰:“此田不與張三種.”張三忙將雞獻出,田主又吟曰:“不與張三卻與誰?”張三曰:“初聞不與我,後有與我,何也?”田主曰:“初乃無雞之談,後乃見雞而作也。”
2、譯文:一位富人,家裡有多餘的田地,想租給張三來種,(條件是)每畝地要給一隻雞.張三把雞放在背後,田主(富人)就作吟哦之聲說:“這塊田不給張三耕種.”張三連忙拿出雞來獻給他,田主又吟哦說:“不給張三還給誰?”張三說:“剛才聽到你說不給我(種),接著又給我種,為什麼?”田主說:“開始的時候是無雞(稽)之談,後來接著的是見雞(機)而作啊。”
一、《有錢誇口》
1、原文:一人迷路,遇一啞子,問之不答,惟以手作錢樣,示以得錢,方肯指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數錢與之.啞子乃開口指明去路,其人問曰:“為甚無錢裝啞?”啞曰:“如今世界,有了錢,便會說話耳!”
2、譯文:有個人迷了路,遇到一個“啞巴”,問而不答,“啞巴”只用手比劃錢的模樣,示意要給錢,才肯指引.迷路人明白其意思,馬上拿出數錢給了“啞巴”.“啞巴”於是開口指明去路,迷路人問道:“為什麼裝啞?”“啞巴”說:“如今世界,有了錢,便會說話。”
3、摘自《笑林廣記》,《笑林廣記》是清代署名遊戲主人收集而成,多取自明清笑話集。
二、《有理》
1、原文:一官最貪。一日,拘兩造對鞫(審訊),原告饋以五十金,被告聞知,加倍賄託。及審時,不問情由,抽籤竟打原告。原告將手作五數勢曰:“小的是有理的。”官亦以手覆曰:“奴才,你講有理。”又以手一仰曰:“他比你更有理哩。”
2、譯文:有個官吏十分貪婪,一天拘來原告與被告進行審訊,原告贈送給官吏五十兩金子,被告聽到,便加倍賄賂。等到審訊時,官吏不分青紅皂白,抽籤便打原告。原告伸出五個手指打手勢說:“我是有理的。”官吏也伸出五指說:“奴才,你雖然有理”,接著又把手一翻說,“他比你更有理哩!”
3、出處:有理,拼音yǒu lǐ,出自《紅樓夢》。
三、《糊塗》
1、原文:一青盲人涉訟,自訴眼瞎。官曰:“你明明一雙清白眼,如何詐瞎?”答曰:“老爺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爺卻是糊塗得緊。”
2、譯文:有個得了青盲眼的人被牽連到一件官司裡,他爭辯說自己眼瞎。那位官員就說:“你一雙眼睛青白分明,裝什麼瞎?”那個人回答道:“你看我眼睛是清白的,我看你卻糊塗得很哩!”
3、摘自《笑林廣記》。
四、《垛子助陣》
1、原文:一武官出征,將敗。忽有神兵助陣,反大勝。武官叩神姓名,神曰:“我乃垛子神也。”
武官問曰:“小將有何德何能,敢勞垛子尊神相救?”神曰:“唯感汝平昔在教場,從不曾一箭傷我。”
2、譯文:從前有個武將去打仗,眼看就要失敗了。忽然有神兵相助,反敗為勝。武將磕頭詢問神的姓名,神仙說:“我是垛子神。”
武將說:“我有什麼恩德什麼能耐,敢叫垛子神救我?”垛子神回答說:“只感謝你平常在校場上練習射箭時,從來沒有一箭傷到過我。”
3、出處:選自清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五、《田主見雞》
1、原文:一富人有餘田畝,租與張三者種,每畝索雞一隻。張三將雞藏於背後,田主逐作吟哦之聲曰:“此田不與張三種.”張三忙將雞獻出,田主又吟曰:“不與張三卻與誰?”張三曰:“初聞不與我,後有與我,何也?”田主曰:“初乃無雞之談,後乃見雞而作也。”
2、譯文:一位富人,家裡有多餘的田地,想租給張三來種,(條件是)每畝地要給一隻雞.張三把雞放在背後,田主(富人)就作吟哦之聲說:“這塊田不給張三耕種.”張三連忙拿出雞來獻給他,田主又吟哦說:“不給張三還給誰?”張三說:“剛才聽到你說不給我(種),接著又給我種,為什麼?”田主說:“開始的時候是無雞(稽)之談,後來接著的是見雞(機)而作啊。”
3、摘自《笑林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