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70174962639

    好的校長:

    一、能明確學校的教育方向,在培養知識人才或能力人才或綜合人才或創新人才或大器人才上,具有遠見的教育方法。

    二、能調動全校的積極性,同心同德圍繞教育方向,展開有效工作。

    三、會做人藝術,善長育人、選人、識人、用人、管人、留人等。

    四、善於調查研究,人才進入社會的效果和社會人才需求的動態,能主動去調節平衡,與其相適應。

  • 2 # Mrsong001

    學校的校長太多了,但是回想一下,還有印象的有蔡元培,李大釗,胡適等,李大釗不是校長,也是具備校長的水平了,他們做為北大的校長最有特點,他們都是校長的楷模和榜樣。這才是合格的好校長之典範。

  • 3 # 教育好文

    一、學術力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這種學習不僅僅是指學生要學習,學校領導更應該具備學術力。做學校領導要善於學習,敢於創新,要成為學校的學術領軍人。你對教育的認知要深刻,但要講得通俗易懂。每一次全校會,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要準備發言,發言都要帶給老師們思想的衝擊或是認知的提升或是資訊的更新。

    聽完老師們的課後,要能評課,說得出一二三,評要評到點子上。老師們寫出一個報告,撰寫一個心得都願意給你看看,請你指點一二就說明你在老師心中的學術地位。當領導要指導別人寫,自己就要經常寫。寫作是提升理論素養和學術水準的不二法門。

    有的學校領導為什麼戰戰兢兢、惶恐侷促?因為學得不多,實力不強,當你透過學術研究把自己實力搞強大了,便無所畏懼了!

    我們有時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別人開口你叫好”學校領導如何提升學術力?一有空就看書讀文章,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別人的經驗學習。我們不求多了,每天能夠有一點收穫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二、洞察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不能沒有熱情關懷和洞察力。教育需要洞察力,教育管理更需要洞察力。作為學校領導應該訓練哪些洞察力?

    一是洞察細節的能力。學校領導去聽課能不能發現細節上的問題?老師的一個舉動,一句話,一個手勢有沒有值得肯定或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校園裡,教室裡能不能發現班級文化細節的疏漏?

    二是洞察全域性的能力。學校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領導要有對全域性的敏感洞察。“窺一斑而見全豹”老師中有一個好的活動創意,可否引發全校性的活動?發現一個小問題能否開展一次大整頓?這些都是洞察全域性的能力。

    三是洞察人心的能力。做人的工作若不能做到人心裡,則很難推動下去。老師們不願意做研究我們該如何辦?有的學校領導洞察到了教師深鎖眉頭的不悅,於是透過語言的感召帶給老師工作和探索的動力,解決教師內心“想不想”的問題。有人說最不忍直視的是太陽和人心,但我們做教育管理必須去洞察人心,把工作做到教師和家長心裡去,贏得“春風十里不如你”的美譽。

    三、感召力

    感召力對學校領導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工作在一個團隊裡,讓大家有歸屬感,幸福感,靠的就是感召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功勞都是大家的,不是誰一個人的。學校領導要學會推功攬過,用高尚的品德感召人,正如《菜根譚》裡有句話“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可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孫武說: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學校領導的感召力表現在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你幹,越幹越起勁,越幹越快樂,這種感召力會帶給人一份溫暖在心中流淌,一種能量在精神世界力充盈。

    四、創造力

    陶行知的《創造宣言》中這樣表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認為任何人都不應該妄自菲薄,或者找各種其他藉口說自己不能創造。陶行知提倡創造的教育,提倡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要創造,學校領導更需要創造力,如何創造?

    一是緊跟時代。學校領導者的創造力要具有時代特徵,這個時代有什麼特徵?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人工智慧這些就是時代發展的關鍵詞,管理者要多用這些工具,多接觸新媒體,接收新資訊。

    二是學會融合。創造力不是憑空亂想,天馬行空。其實就是把多種元素組合在一起。教育的核心是不會變化的,變化的是形式和途徑。學校管理融合一些企業管理的技巧,學校文化借鑑一些傳統文化的養料,多要素的重組便是一種創造。

    三是利用資源。你一人能幹,不如你周圍有大量的能幹人。學校領導要善於利用資源,周邊的社會資源能不能為我們所用,家長資源有沒有可能進入學校提供服務,學校領導在教育管理領域有沒有同行專家可以借力,為我們的創造力提供智力服務?

    五、決斷力

    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話:逃避困難,就是決斷力的喪失。

    成功的學校領導者有個共同點,就是善於“決斷”。我們常說,有人優柔寡斷,不能成大事,說的就是決斷力不夠。

    關於決斷力,我們做學校教育領導者的一定要知道:

    決斷力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進行一連串選擇的能力,任何人的決策,第一步都要把複雜問題進行簡化,將決策問題處理成為幾個選項的選擇問題。這個活動搞不搞,這次展示課誰來上,這次教師培訓請誰講……都涉及到決斷力。會決斷的人都會養成一個問題多套解決方案的思考習慣,這套不行馬上就換下一套。

    決策的質量高不高,對與錯,和事後有沒有補救措施高度相關。換句話說,補救力,才是隱藏在決斷力背後的能力。意思是說敢決斷的人都有急救方案。因為決策的背後是一種周全,一種智慧,一種擔當。

    學術力、洞察力、感召力、創造力、決斷力這五力對學校領導來說非常重要!佛家說: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意思是說我們在探尋學校管理規律與方法的過程中要發揮強大的內驅力和能動性,遠離思維和行為的惰性。希望學校領導不斷精進!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褲子的各碼中褲腰和褲長等方面相應都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