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v烽火戲諸侯
-
2 # 史海爛柯人
《雍正王朝》一開場,便丟擲了一顆重磅炸彈:康熙在與群臣議事,太子胤礽則同庶母鄭春華廝混。兩相對比之下,胤礽被廢自然是必不可免的了。無論是二月河的原著《雍正皇帝》,還是經典古裝劇《雍正王朝》,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自然不同於正史。但值得注意的是,九子奪嫡之所以會產生,必然是太子失德被廢。
歷史上的康熙皇帝,曾養育多眾多子嗣,而在序齒中的兒子中,胤礽為嫡長子。胤礽得寵,大抵是子憑母貴,因為康熙對皇后赫舍里氏感情很深。在胤礽之前,赫舍里氏曾生有一皇子,不過隨即夭折,此後她又因生胤礽而離世。所以,康熙對皇后赫舍里氏留下的這個兒子,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甚至在其週歲時便立為皇太子。
太子胤礽接受到的教育可謂是頂尖級別的,是按照儲君的標準量身定製的。歷史上的胤礽絕非像歷史小說和影視劇演繹的那樣,原本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物。只可惜,作為國之儲君,勢必也會成為眾矢之的。自後金時代起,清王朝對汗位(皇位)的爭奪,便十分激烈。胤礽,作為清王朝唯一一個公開選立的太子,終究還是淪為了悲劇。
康熙十分長壽,而且身體強健,這令太子更加難當。歷史上,無論太子是否有心結黨,“太子黨”的問題都會出現。這是由於太子的特殊地位決定的。作為當朝天子,康熙又勢必對這個特殊的“兒臣”加強防範。所以,胤礽的失寵和被廢,並非是因為碰了不該碰的女人。
《雍正王朝》的藍本《雍正皇帝》,是以九子奪嫡為線索展開的,同時也是一部頌揚雍正的作品。全劇的核心人物理當為雍正,但因康熙的長壽,勢必要將大量戲碼放在康熙後期的“奪嫡”情節中。因此,胤礽勢必要“失德”,而最具諷刺意義和具有賣點的方式,便是安排一個與之私通亂倫的鄭春華。
鄭春華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她是胤礽失德的開始,也成為太子政敵競相爭奪的“籌碼”。太子曾想除掉鄭春華,可皇四子黨卻將其留了下來。原本是皇帝身邊的女人,卻捲入了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她勢必如浮萍般任人宰割。
胤禩等人想拿鄭春華大作文章,太子胤礽復立後想除掉這一後患,可胤祥卻在救下了她。這顆“棋子”,最後還險些殃及胤禛,幸得王掞豁出老臉,硬生生地羞辱死了鄭春華。如此一來,整部戲就更具賣點了。至於說鄭春華與太子胤礽之間有什麼“前塵往事”,自然也是藝術加工的“副產品”,並無必要深究。
-
3 # 跪射俑
那是小說,虛構的故事。
康熙與太子胤礽之間最大的矛盾是,胤礽已當了三十多年太子,但康熙仍很健壯,想即位遙遙無期;康熙還讓其他兒子參與朝政,這些兒子不買太子的賬,與太子爭謫,抓住太子的缺點、過失在康熙那兒大肆詆譭太子。太子活得憋屈,難免有怨言,康熙不理解,反倒嚴厲責罵太子,結果父子行同仇人。
-
4 # 達摩說
按理說,胤礽堂堂太子爺,國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怎麼會偏偏喜歡上父親康熙的嬪妃鄭春華?這是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要從胤礽的成長經歷說起。
太子胤礽的母親赫舍里氏與年少時的康熙是一對患難夫妻,二人共同挺過了鰲拜專權的黑暗歲月。如今康熙剷除了鰲拜,大權在握,好日子剛開始,赫舍里氏便因難產撒手而去。為了寄託自己對赫舍里氏的思念,康熙遂決定將胤礽這個赫舍里氏用命生下的孩子立為太子。
康熙對太子胤礽寄予厚望,可以說是將全部心血傾注在他身上,手把手教他治國理政,時時刻刻以儲君的標準去嚴格約束和要求他,甚至旁若無人地訓斥他。而面對父親不容置疑的威嚴,長期缺少母愛的胤礽自小就得小心翼翼地應對著,天天只知道跟在康熙屁胡後面隨聲附和,唯唯諾諾,性格中缺少作為一個國之儲君的獨立和擔當。這導致胤礽從潛意識裡更需要一份來自成熟女人的包容的、母性的感情,而鄭春華的出現,恰好滿足了胤礽潛意識裡對感情的需要。
胤礽之所以對鄭春華產生了好感,是因為有一次康熙正在訓斥胤礽時,當時還是宮女的鄭春華忍不住替胤礽說話:“太子爺是國之儲君,萬歲爺不該當著這麼多奴才的面訓斥他。”鄭春華的舉動讓胤礽十分暖心,他第一次覺得在這個偌大的紫禁城裡,有人真正關心著他,在意他內心的感受。
但不巧的是,就在鄭春華頂撞康熙之後,康熙不僅沒有治她的罪,反倒封她為嬪妃。鄭春華從一個普通的宮女,搖身一變成了康熙皇帝的女人。不過,這也沒有令胤礽望而卻步,他痴迷於鄭春華的關愛和成熟,把倫理綱常拋在了腦後,三天兩頭地接近鄭春華。
鄭春華最開始也是拒絕的,一方面自己作為康熙的女人,從名分上是胤礽的長輩,這不符合道德,另一方面皇家後宮規矩森嚴,一旦越雷池半步,輕則打入冷宮,再無出頭之日,重則被處以極刑,死無葬身之地。但是,隨著康熙年齡逐漸增大,開始無心於房事,而鄭春華尚在如狼似虎的年紀,又怎能忍下這冰冷宮闈中的空虛與寂寞。於是,當正值壯年、一表人才的胤礽幾次三番地接近她時,她的心理防線終於被攻破,瘋了似的投向了胤礽的懷抱,二人後來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無情的皇家容不下這樣的不倫之戀,最終兩人的醜事在熱河被康熙撞見,胤礽由此開始了兩次被廢的厄運,最終被終生圈禁,再無出頭之日,而鄭春華則被打胎,遣送至辛者庫做苦工,一輩子抬不起頭來,最後以一條白綾結束了自己悽慘的人生。
-
5 # 日堯居
——之無限猜想200——029
皇帝后宮的生活,特別是清朝的後宮最缺的就是絢麗多彩的情感,人性應該具備的情感噴發,在得不到發洩的時候,往往會幹出違反人倫道德的底線所不允許的吹畸形感情投入,不倫不類,比如太監與宮女對食等等。
隨著康熙皇帝的年齡,一天天的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加之康熙皇帝又不太近女色,他的年輕的嬪妃們難免產生了非分之想,一旦有感情投入的機會,她們必然會因為寂寞放任自己。
互相的關愛所產生的感情寄託,一旦上升到兒女私情,最初如同萬馬奔騰一般,據拉不住剛生,又想駕馭這些剛剛得到的寶貝,早就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能控制他的就是道德底線。
即使真的有前塵往事,也要遵守人倫的道德底線,何況是一國之儲君是未來天地的支撐人。
旱災讓大地寸草不生,傾盆大雨來了,又帶來了自然災害。所以太子胤礽與鄭春華在大旱中又被瓢潑大雨澆滅,開始便是煩惱,又有煩惱轉變成死亡之軀。
-
6 # 楊角風發作
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跟小媽鄭春華鬼混,二人之間有什麼前塵往事?
一、
相信不止楊角風一個人有疑問,我們大家也會有疑惑。
不管怎麼說太子胤礽也是堂堂的大清國儲君,什麼女子得不到,為何偏偏喜歡上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呢?難道他不知道這段感情本來就是得不到結果的?
關於這個問題,在《雍正王朝》劇中並沒有過多的解釋,因為整部劇一開始的鏡頭就是康熙帝在大殿焦急的走來走去,而太子胤礽卻在假山處跟鄭春華鬼混。
可謂前文毫無鋪墊,直接就來了場硬上的乾貨,等到後來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他跟鄭春華分開,從這之後直到第二次被廢后圈禁,也再也沒有見過鄭春華的面。甚至被複立以後,還指使老十三胤祥去殺害鄭春華,毫無感情可言。反而鄭春華有情有義的表現贏得了大家的好感,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劇中鄭春華出場並不多,跟太子同時出場就更少了,我們要追究他們的前塵往事還得看一下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原著。
在原著中,把太子胤礽寫的太禽獸了,連見多識廣的楊角風都看不下去了。
在原著中,太子胤礽就是一個移動的荷爾蒙釋放器,按理說身為太子是可以上宮女的,關鍵是這個宮女得是宮女才行。
太子胤礽第一次跟鄭春華相遇,是在一次雨後,太子胤礽跑到假山處避雨,結果碰到了當時還是宮女的鄭春華。結果荷爾蒙迸發,控制不了自己了,而當時還是宮女的鄭春華從心裡是願意的,只是倆人不湊巧,正好碰到有人過來,這才作罷。
二、
太子胤礽真正佔有鄭春華是在一次受氣之後。
太子胤礽受了氣,結果太子不愧是太子,發洩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他發洩方式是吃(春)藥。結果吃了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控制不住了,於是四處尋找獵物,結果就在花園子裡碰到了鄭春華。
但是此時的鄭春華已經被康熙帝升為貴人了,應該是被康熙帝臨幸過了,但是太子胤礽此時已經蟲子上腦了,沒辦法,雖然鄭春華百般推脫,還是被上了。
不過這個原著把太子胤礽寫的太不堪,不符合太子胤礽的歷史形象,所以到拍電視劇的時候,就做了適當的修改。
這次修改就合理得多了:
太子胤礽之所以對鄭春華有好感,在於有一次康熙帝又當著眾人面訓斥太子胤礽,但是鄭春華替太子胤礽說了一句話:
“太子爺是一國的儲君,萬歲爺不該當著這麼多奴才斥他訓他……”
結果,康熙帝不僅沒有訓斥鄭春華,還非常滿意她的回答,竟然升了她為嬪妃。
而這些事實,是在太子老師王掞最後去羞辱鄭春華時,鄭春華親口說的:
“從那以後,太子爺經常變著法子來找我,我真無恥呀,竟然答應了他!你說的對極了,我就是一個不詳的女子……”
隨後王掞拿出了一條白綾:
“你知道就好!你知道就好!”
三、
那麼我們就按照《雍正王朝》劇中體現的那樣,太子胤礽為什麼會愛上自己的小媽鄭春華?
這就牽扯到太子胤礽的身份了,他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其實就在於自己的出身,再換一句話講,全在於自己的生母。
太子胤礽的生母是孝誠仁皇后,但是在生太子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而康熙帝對這個皇后感情相當的深。對於皇后的死非常難過,並且認為虧欠了皇后,於是把這份虧欠之情全部傾注在了胤礽身上。
在胤礽剛剛一週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了,並且是親自手把手地教他治國。
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太子胤礽缺少母愛,而康熙帝雖然也算仁慈,但畢竟是皇帝,在管教太子上面還是非常嚴格的。我們舉幾個例子就知道太子胤礽有多憋屈了,這幾個例子是正史記載的:
有一次康熙出征生病,眾皇子探望,但是或許太子胤礽沒有表現出憂愁的樣子,結果就被康熙帝心中認為他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再到後來皇十八子得了病,結果太子胤礽沒有表現出焦急的樣子,讓康熙帝異常氣憤。最後竟然因為太子胤礽經過康熙帝的大帳看了一眼,就認為他圖謀不軌,結果就被廢了……
由此可見,太子胤礽在康熙帝面前得需要多小心,康熙帝樂,他得馬上樂,康熙帝憂,他得馬上憂。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了……
四、
而鄭春華的出現,讓太子胤礽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懂自己的女人:
並不是說太子胤礽缺少女人,關鍵是缺少敢說話的女人,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哪一個女子在他面前敢作敢為?只有鄭春華敢,畢竟當初她就是膽大,敢訓斥康熙帝不該這麼教訓太子爺!
而鄭春華一方面成了太子胤礽的感情寄託,另一方面也成了自己敢說真話的傾述物件,比如熱河狩獵一事。
太子也是感受到康熙帝要廢掉自己了,心煩意亂的找到鄭春華,當他得知鄭春華懷孕了以後,他眼神中表現的是驚喜。而且他說的希望把孩子生下來,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甚至都不想當太子了:
“春華,求求你,答應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來!”
這段對話也足可見鄭春華對太子胤礽的重要性!
只不過後來殘酷的鬥爭讓太子胤礽轉變了思想,放棄了鄭春華。即使這樣,鄭春華面對老十三胤祥時,說的是自己解脫了,是自己勾引的太子,看到太子復立了,自己就可以放心的走了。
只不過這段感情畢竟是沒有結果的,最後兩個有情人,一個被永生監禁,一個命喪了黃泉,連帶的還有那未出生的孩子!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鄭春華正值含苞欲放的年華,而康熙帝也到了都需要喝鹿血才能勉強上的年紀。鄭春華的美麗那不用說,不然不可能爺倆都相中她,更何況一個女子沒有生下皇子,也沒有顯赫的孃家人,憑什麼在劇中最後升為了皇貴妃?
在熱河時鄭春華也講了,康熙帝已經快一年沒有掀她的牌子了,說到底可能她也需要吧!
-
7 # 木劍溫不勝
鄭春華這個女子的設定也是挺有意思的,在雍正王朝這部男人的大戲之中,女配角的出場大多伴隨著權勢之爭。太子喜歡老爹的女人鄭春華,第一集就和她眉來眼去的,這麼明顯的表現,好像整個皇宮都知道了,唯有頭頂大草原的康熙帝遲遲知曉。太子和鄭春華的姦情在電視劇之中沒頭沒尾的實在讓人匪夷所思,畢竟太子身份在這裡,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為什麼會喜歡自己小後媽呢?
鄭春華在被康熙看上之前其實只是一個不起眼宮女,後來能夠位居貴妃之位,其實多多少少還和太子有點關係。鄭春華做宮女的時候就待在皇帝身邊伺候,有一次看著皇帝教訓太子,當著眾人的面就教訓他。太子十分懦弱委屈,跪在地上一句話都不敢說。身為宮女的鄭春華一時心善,竟然敢冒大不韙質疑天子,對皇上說,太子乃是儲君,萬歲爺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教訓太子爺。
康熙爺聽了她的話倒真的停止了謾罵,不但沒有責罰鄭春華,還給她封號讓她做了妃子。太子顧及這份舊情,總是過來找她,一來二去之間兩人就有了關係。太子年幼喪母,不像其他的皇子在犯錯之後還有個可以說人情的生母,鄭春華的出現彌補了他心中的那份缺憾。鄭春華對於太子也是付出了真心,十分痴情。
在電視劇播放出來的時候,這一段前塵往事被刪除了,只有在後來曝光的劇本之後看到了鄭春華對於這段往事的回憶。鄭春華是個可憐的角色,她和太子偷情本來是兩方的錯誤,但是太子可以復立,她卻只能在辛者庫之後。她淪為老四威脅太子的工具,後又變成八爺威脅四爺的利器。說來說去,鄭春華難逃一死。
那麼歷史上太子被廢真的是因為睡了後媽嗎?當然不是。胤礽幸運就幸運在有一個備受康熙寵愛的生母,用一條命換了他的儲君之位。但是他的悲劇也在過早成為太子,從小被康熙寄予厚望,全面培養,但是也有了嬌慣、蠻橫的做派,早早就被自己的親兄弟集體視為眼中釘,生活之中一點點小事都會被手足捏住把柄。
當年康熙親征噶爾丹,一身重病回來,卻看不到胤礽臉上的一點悲傷。這件事可以看出胤礽並非虛偽做派的皇子,也沒有什麼心機,但是康熙就是覺得他不孝順。
太子日漸成長,身邊到處都是阿諛奉承的高官,特別是他和索額圖相互結成聯盟,建立了一大黨羽,康熙心中頗為不滿。胤礽忘記了君子不黨的守則,在朝堂之上一味保護自己的勢力,被康熙忌憚。胤礽沒有心機,不代表他的兄弟們就是省油的燈。他們一個個沒少在康熙面前說太子的壞話,加深了帝王和太子之間的矛盾。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帶著一眾皇子巡幸塞外。途中年僅7歲的十八皇子患病,康熙焦慮,其他皇子也多少顯示出擔心的意思來。但是太子不甚在意,讓康熙不禁想起了當年他重病回來太子表現出的冷漠。
回程途中,康熙發現太子竟然在半夜靠近他的帳篷,透過縫隙偷偷看自己的父皇。太子此舉可能只是無心之過,但是加上此前其他皇子一直告狀,康熙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已經做了三十年太子的兒子已經沉不住氣想要造反了,於是康熙下定決心將他給廢了。
縱觀胤礽的所作所為,他的確是個單純到有點犯傻的儲君,心中想法也是毫不避諱。雍正王朝對於他的性格描寫絲毫沒有冤枉他,不過鄭春華通姦一事確實是虛構的,大概是想要借她襯托四爺的能力和十三爺的俠義吧。
以上
-
8 # 聊的齋
從歷史上來講,胤礽作為太子在康熙執政時達四十多年,他能否與康熙的妃子在一起很難考究,有沒有鄭春華這個人也很難說。從小說的角度來說,作者讓太子和鄭春華在一起,是刻畫人物的需要。
-
9 # 老豬的碎碎念
先說個前提,一切以《雍正王朝》電視劇為情景解析,和正史沒關係,權當茶餘飯後消遣解悶。
兩人產生情愫一切的由頭,在後來有所交代,正是因為太子的軟弱頻頻在父皇康熙面前被訓斥,當時鄭春華出於母愛氾濫竟然為太子說了好話,(情景是在某次康熙訓太子之事,鄭春華勸諫皇上雲:萬歲爺應該給太子個面子,不要在眾人面前呵斥他,畢竟太子是國之儲君吶)這個話讓太子聽在耳中,喜在心頭,這個仗義直言的女子恰恰的擊中太子心頭那最柔軟的部分,在人生最低迷的時候,竟有這樣一個人冒死挺身而出,自然好感傾心而出。於是太子自然的就想找機會和這個知心女人說說話,排解一下心中的寂寞,然而正值青春期的二人情到深處自然抵抗不住荷爾蒙的強烈刺激,幹出了“人之常情”之事。
爾後,由於太子其位備受矚目,也招致嫉恨,太子頻繁的被其他阿哥攻擊陷害,心裡自然更加鬱鬱寡歡,在加上自己的才能實屬有限,也不會像其父康熙那般睿智多謀,英勇果敢,更加側面說明鄭春華的“好”,不但能讓太子在肉體上有片刻的歡愉,更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正如大明朝的萬貴妃和明憲宗朱見深的那種特殊亦母亦妻的關係,所以太子胤礽的複雜心境其實就和他們一樣一樣的。
-
10 # 諾爾說事
康熙的女人都很漂亮,而且後宮也多。康熙臨終前,得了痛風,不能行走,還要喝鹿血,準備臨幸後宮。
而胤礽從小沒有娘,他是有清一朝唯一一個由皇帝親自撫養的太子。從小他是養在後宮,由康熙親自撫育的。當然不可能康熙親自餵奶啥的,自然有奶媽、嬤嬤、宮女、太監啥的一堆子人照顧著。
但從小長在宮裡的胤礽,接觸脂粉的機會要大得多。(這個你可以想象下賈寶玉,其實有些太隱晦的東西,胤礽和紅樓夢有著非常大的聯絡)後宮的女人祕密很多,但都等著康熙臨幸,康熙主淫,的確能力也超強的。但年紀大了以後,自然多少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那麼胤礽長大以後,其實對一些宮女是可以行雲雨之事而不受指責的。所以二月河在《雍正皇帝》裡,寫了很多不可描述的事情。胤礽青春期麼,跟驢差別也不是太大了。
但不巧的是,當胤礽吃了春藥真正霸佔了鄭春華的時候,鄭已經不是宮女了,而是已被康熙臨幸過封了嬪妃了,(這其實就挺扯的,清朝妃嬪必須生孩子才有資格封正主之位)但二月河就這麼寫了,諾爾也不敢罵他不懂歷史。所以這裡就牽扯到了一個亂倫的問題了。
所以這種橋段是不能搬上銀幕的,於是電視劇《雍正王朝》就必須改,不過一改就改得非常巧妙,把鄭春華改成了一個情義之人,把胤礽改成了母愛缺失,最終走到一起成為真愛。所以還是電視劇好看,小說精彩!
回覆列表
一、
相信不止楊角風一個人有疑問,我們大家也會有疑惑。
不管怎麼說太子胤礽也是堂堂的大清國儲君,什麼女子得不到,為何偏偏喜歡上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呢?難道他不知道這段感情本來就是得不到結果的?
關於這個問題,在《雍正王朝》劇中並沒有過多的解釋,因為整部劇一開始的鏡頭就是康熙帝在大殿焦急的走來走去,而太子胤礽卻在假山處跟鄭春華鬼混。
可謂前文毫無鋪墊,直接就來了場硬上的乾貨,等到後來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他跟鄭春華分開,從這之後直到第二次被廢后圈禁,也再也沒有見過鄭春華的面。甚至被複立以後,還指使老十三胤祥去殺害鄭春華,毫無感情可言。反而鄭春華有情有義的表現贏得了大家的好感,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劇中鄭春華出場並不多,跟太子同時出場就更少了,我們要追究他們的前塵往事還得看一下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原著。
在原著中,把太子胤礽寫的太禽獸了,連見多識廣的楊角風都看不下去了。
在原著中,太子胤礽就是一個移動的荷爾蒙釋放器,按理說身為太子是可以上宮女的,關鍵是這個宮女得是宮女才行。
太子胤礽第一次跟鄭春華相遇,是在一次雨後,太子胤礽跑到假山處避雨,結果碰到了當時還是宮女的鄭春華。結果荷爾蒙迸發,控制不了自己了,而當時還是宮女的鄭春華從心裡是願意的,只是倆人不湊巧,正好碰到有人過來,這才作罷。
二、
太子胤礽真正佔有鄭春華是在一次受氣之後。
太子胤礽受了氣,結果太子不愧是太子,發洩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他發洩方式是吃(春)藥。結果吃了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控制不住了,於是四處尋找獵物,結果就在花園子裡碰到了鄭春華。
但是此時的鄭春華已經被康熙帝升為貴人了,應該是被康熙帝臨幸過了,但是太子胤礽此時已經蟲子上腦了,沒辦法,雖然鄭春華百般推脫,還是被上了。
不過這個原著把太子胤礽寫的太不堪,不符合太子胤礽的歷史形象,所以到拍電視劇的時候,就做了適當的修改。
這次修改就合理得多了:
太子胤礽之所以對鄭春華有好感,在於有一次康熙帝又當著眾人面訓斥太子胤礽,但是鄭春華替太子胤礽說了一句話:
“太子爺是一國的儲君,萬歲爺不該當著這麼多奴才斥他訓他……”
結果,康熙帝不僅沒有訓斥鄭春華,還非常滿意她的回答,竟然升了她為嬪妃。
而這些事實,是在太子老師王掞最後去羞辱鄭春華時,鄭春華親口說的:
“從那以後,太子爺經常變著法子來找我,我真無恥呀,竟然答應了他!你說的對極了,我就是一個不詳的女子……”
隨後王掞拿出了一條白綾:
“你知道就好!你知道就好!”
三、
那麼我們就按照《雍正王朝》劇中體現的那樣,太子胤礽為什麼會愛上自己的小媽鄭春華?
這就牽扯到太子胤礽的身份了,他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其實就在於自己的出身,再換一句話講,全在於自己的生母。
太子胤礽的生母是孝誠仁皇后,但是在生太子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而康熙帝對這個皇后感情相當的深。對於皇后的死非常難過,並且認為虧欠了皇后,於是把這份虧欠之情全部傾注在了胤礽身上。
在胤礽剛剛一週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了,並且是親自手把手地教他治國。
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太子胤礽缺少母愛,而康熙帝雖然也算仁慈,但畢竟是皇帝,在管教太子上面還是非常嚴格的。我們舉幾個例子就知道太子胤礽有多憋屈了,這幾個例子是正史記載的:
有一次康熙出征生病,眾皇子探望,但是或許太子胤礽沒有表現出憂愁的樣子,結果就被康熙帝心中認為他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再到後來皇十八子得了病,結果太子胤礽沒有表現出焦急的樣子,讓康熙帝異常氣憤。最後竟然因為太子胤礽經過康熙帝的大帳看了一眼,就認為他圖謀不軌,結果就被廢了……
由此可見,太子胤礽在康熙帝面前得需要多小心,康熙帝樂,他得馬上樂,康熙帝憂,他得馬上憂。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了……
四、
而鄭春華的出現,讓太子胤礽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懂自己的女人:
並不是說太子胤礽缺少女人,關鍵是缺少敢說話的女人,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哪一個女子在他面前敢作敢為?只有鄭春華敢,畢竟當初她就是膽大,敢訓斥康熙帝不該這麼教訓太子爺!
而鄭春華一方面成了太子胤礽的感情寄託,另一方面也成了自己敢說真話的傾述物件,比如熱河狩獵一事。
太子也是感受到康熙帝要廢掉自己了,心煩意亂的找到鄭春華,當他得知鄭春華懷孕了以後,他眼神中表現的是驚喜。而且他說的希望把孩子生下來,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甚至都不想當太子了:
“春華,求求你,答應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來!”
這段對話也足可見鄭春華對太子胤礽的重要性!
只不過後來殘酷的鬥爭讓太子胤礽轉變了思想,放棄了鄭春華。即使這樣,鄭春華面對老十三胤祥時,說的是自己解脫了,是自己勾引的太子,看到太子復立了,自己就可以放心的走了。
只不過這段感情畢竟是沒有結果的,最後兩個有情人,一個被永生監禁,一個命喪了黃泉,連帶的還有那未出生的孩子!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鄭春華正值含苞欲放的年華,而康熙帝也到了都需要喝鹿血才能勉強上的年紀。鄭春華的美麗那不用說,不然不可能爺倆都相中她,更何況一個女子沒有生下皇子,也沒有顯赫的孃家人,憑什麼在劇中最後升為了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