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鐵浮屠和歐洲的重甲騎兵是一樣的,其建立者是金國大將完顏兀朮,完顏兀朮憑藉鐵浮屠的柺子馬,攜十萬大軍一路南下,追著南宋皇帝一路逃竄,從中原跑到福建,最後居然駕船出海,逃亡海島,可謂是千古奇聞。
那麼,神臂弓和重錘面對鐵浮屠誰更勝一籌呢?
小哥詳細分析。
金國大將完顏兀朮軍事能力非常強,親手花重金打造了兩個王牌部隊,分別是鐵浮屠和柺子馬。公元1140年,完顏兀朮摔五千鐵浮屠,一萬五千名柺子馬,十萬步軍一路南下,侵襲大宋領土。
鐵浮屠
鐵浮屠為完顏兀朮打造的重灌甲鐵騎部隊,造價昂貴,騎士和馬匹全身被鐵甲覆蓋,騎士只留眼睛和雙手部位裸露,便於觀察作戰,馬匹選擇最為健壯的駿馬,全身覆甲,只留眼睛和四肢下部。鐵浮屠“每三匹馬用繩索相連”。
鐵浮屠在戰場上有組織有規模的衝撞,小組協同作戰,在戰場上自成一體,對敵人進行碾壓式衝擊,普通士兵面對鐵浮屠,唯有束手待斃。
柺子馬
柺子馬為金國精銳騎兵,在戰場上通常分佈在左右兩翼,實行左右包抄,迂迴包抄的戰略打擊,以其高度機動性和鐵浮屠互相配合,曾多次擊敗大宋軍隊。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宋史 兵志》: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夢溪筆談》: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黨項羌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宋會要輯稿》《文獻通考》《曲洧舊聞》《容齋三筆》: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秥。
半秥和半笴這兩個詞,小哥特意查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一半,所以不管是箭身進入愉木一半,或者刺入榆木木體一半(深度),都體現了神臂弓的威力和穿透力。
神臂弓是宋朝獨創,軍隊專用,嚴禁私人制作,並且製作此弓的工匠都被集中在京城,嚴加控制,部隊領用此弓需要詳細登記,在戰場上如果無法生還,將神臂弓帶回,則此弓必須原地銷燬,謹防技術流入敵手。而到了元代,國家直接就禁止生產製作這種弓弩了。
自古都有力大無窮之人,這些人的拿手兵器一般都非常沉重,比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丈八(4.14米)蛇矛重63斤,李元霸的鐵錘重800斤(誇大成分居多,但200多斤肯定有),裴元慶的鐵錘300斤(實際100斤左右)岳飛的瀝泉槍重55斤,岳雲的雙錘重八十二斤。
因為小說《說岳》是在《宋史》的基礎上創作而來,而《宋史》又是元蒙所編撰,因此真實性肯定存在誤差。
但是《金陀粹編》是岳飛之孫岳珂蒐集的關於岳家軍的資料彙編。其中包含皇帝與岳飛的書信,朝廷的命令,岳飛的戰報,岳家軍舊部的回憶等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史學價值不言而喻。而且,記載中還信誓旦旦的說,岳雲的鐵錘依然存在,算得上“人證”、“物證”具在。
據記載,岳雲,王(指岳飛)之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得其力,大捷,號曰“贏官人”,軍中皆呼焉。手握兩鐵錘,重八十斤……所用鐵錘猶存……
而在《說岳全傳》中,除了岳雲,使錘的高手還有第一金錘將嚴成方(擂鼓甕金錘),第二銀錘將岳雲(八稜梅花亮銀錘),第三銅錘將何元慶(青銅倭瓜錘),第四鐵錘將狄雷(鑌鐵亞油錘)。而金國將領金彈子也使用雙錘,並且武藝高強,岳飛手下無人可擋,岳家軍被迫掛了“免戰牌”,後來岳雲到來,和金彈子大戰一百回合,旗鼓相當,後來被岳家軍牛皋大叫金彈子之名分心,被岳雲乘機一錘打死。
神臂弓和重錘是宋軍大敗完顏兀朮的主要武器,但是神臂弓和重錘重斧因為其特殊性,不可能大規模使用,神臂弓造價成本高,技術保密等級高,而重錘重斧要求使用者力氣很大,持久力要強,因此這兩種兵器不可能大規模普及。
在《金佗稡編》中,宋軍將士在面對金軍時“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撕劈”;在《金佗續編》中,宋軍步兵“以麻扎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在《鶴林集》中宋軍敢死隊“用麻扎刀以截其脛”。
並且神臂弓並不是一個人單獨操作,所以說,面對鐵浮屠,神臂弓可以在較遠的距離建功,而近身肉搏,很明顯重錘重斧所帶來的殺傷力要強於神臂弓,縱觀古今戰場,兩軍戰場廝殺,只要打起了肉搏戰,弓箭基本上就沒用了,總不能連自己人一起射殺吧。
完顏兀朮一路所向披靡,但是到中原腹地,鐵浮屠的優勢則不怎麼明顯,因中原氣溫高,溼度大,鐵浮屠反而成了累贅,甚至不如普通步軍作戰成效好,而宋國也調兵遣將,阻止軍隊和完顏兀朮正面作戰。後來,順昌守將劉錡帶領士兵英勇奮戰。終於將完顏兀朮的五萬大軍和一萬柺子馬、三千鐵浮圖剿滅。完顏兀朮帶領部隊撤退,途中遭遇岳飛的攔截,兩千鐵浮圖與五千柺子馬、三萬大軍被剿滅,鐵浮圖因而覆滅。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鐵浮屠和歐洲的重甲騎兵是一樣的,其建立者是金國大將完顏兀朮,完顏兀朮憑藉鐵浮屠的柺子馬,攜十萬大軍一路南下,追著南宋皇帝一路逃竄,從中原跑到福建,最後居然駕船出海,逃亡海島,可謂是千古奇聞。
那麼,神臂弓和重錘面對鐵浮屠誰更勝一籌呢?
小哥詳細分析。
完顏兀朮揮軍南征。金國大將完顏兀朮軍事能力非常強,親手花重金打造了兩個王牌部隊,分別是鐵浮屠和柺子馬。公元1140年,完顏兀朮摔五千鐵浮屠,一萬五千名柺子馬,十萬步軍一路南下,侵襲大宋領土。
鐵浮屠
鐵浮屠為完顏兀朮打造的重灌甲鐵騎部隊,造價昂貴,騎士和馬匹全身被鐵甲覆蓋,騎士只留眼睛和雙手部位裸露,便於觀察作戰,馬匹選擇最為健壯的駿馬,全身覆甲,只留眼睛和四肢下部。鐵浮屠“每三匹馬用繩索相連”。
鐵浮屠在戰場上有組織有規模的衝撞,小組協同作戰,在戰場上自成一體,對敵人進行碾壓式衝擊,普通士兵面對鐵浮屠,唯有束手待斃。
柺子馬
柺子馬為金國精銳騎兵,在戰場上通常分佈在左右兩翼,實行左右包抄,迂迴包抄的戰略打擊,以其高度機動性和鐵浮屠互相配合,曾多次擊敗大宋軍隊。
神臂弓。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宋史 兵志》: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夢溪筆談》: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黨項羌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宋會要輯稿》《文獻通考》《曲洧舊聞》《容齋三筆》: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秥。
半秥和半笴這兩個詞,小哥特意查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一半,所以不管是箭身進入愉木一半,或者刺入榆木木體一半(深度),都體現了神臂弓的威力和穿透力。
神臂弓是宋朝獨創,軍隊專用,嚴禁私人制作,並且製作此弓的工匠都被集中在京城,嚴加控制,部隊領用此弓需要詳細登記,在戰場上如果無法生還,將神臂弓帶回,則此弓必須原地銷燬,謹防技術流入敵手。而到了元代,國家直接就禁止生產製作這種弓弩了。
重器之鐵錘。自古都有力大無窮之人,這些人的拿手兵器一般都非常沉重,比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丈八(4.14米)蛇矛重63斤,李元霸的鐵錘重800斤(誇大成分居多,但200多斤肯定有),裴元慶的鐵錘300斤(實際100斤左右)岳飛的瀝泉槍重55斤,岳雲的雙錘重八十二斤。
因為小說《說岳》是在《宋史》的基礎上創作而來,而《宋史》又是元蒙所編撰,因此真實性肯定存在誤差。
但是《金陀粹編》是岳飛之孫岳珂蒐集的關於岳家軍的資料彙編。其中包含皇帝與岳飛的書信,朝廷的命令,岳飛的戰報,岳家軍舊部的回憶等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史學價值不言而喻。而且,記載中還信誓旦旦的說,岳雲的鐵錘依然存在,算得上“人證”、“物證”具在。
據記載,岳雲,王(指岳飛)之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得其力,大捷,號曰“贏官人”,軍中皆呼焉。手握兩鐵錘,重八十斤……所用鐵錘猶存……
而在《說岳全傳》中,除了岳雲,使錘的高手還有第一金錘將嚴成方(擂鼓甕金錘),第二銀錘將岳雲(八稜梅花亮銀錘),第三銅錘將何元慶(青銅倭瓜錘),第四鐵錘將狄雷(鑌鐵亞油錘)。而金國將領金彈子也使用雙錘,並且武藝高強,岳飛手下無人可擋,岳家軍被迫掛了“免戰牌”,後來岳雲到來,和金彈子大戰一百回合,旗鼓相當,後來被岳家軍牛皋大叫金彈子之名分心,被岳雲乘機一錘打死。
神臂弓和鐵錘對陣鐵浮屠,孰強孰弱?神臂弓和重錘是宋軍大敗完顏兀朮的主要武器,但是神臂弓和重錘重斧因為其特殊性,不可能大規模使用,神臂弓造價成本高,技術保密等級高,而重錘重斧要求使用者力氣很大,持久力要強,因此這兩種兵器不可能大規模普及。
在《金佗稡編》中,宋軍將士在面對金軍時“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撕劈”;在《金佗續編》中,宋軍步兵“以麻扎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在《鶴林集》中宋軍敢死隊“用麻扎刀以截其脛”。
並且神臂弓並不是一個人單獨操作,所以說,面對鐵浮屠,神臂弓可以在較遠的距離建功,而近身肉搏,很明顯重錘重斧所帶來的殺傷力要強於神臂弓,縱觀古今戰場,兩軍戰場廝殺,只要打起了肉搏戰,弓箭基本上就沒用了,總不能連自己人一起射殺吧。
點評。完顏兀朮一路所向披靡,但是到中原腹地,鐵浮屠的優勢則不怎麼明顯,因中原氣溫高,溼度大,鐵浮屠反而成了累贅,甚至不如普通步軍作戰成效好,而宋國也調兵遣將,阻止軍隊和完顏兀朮正面作戰。後來,順昌守將劉錡帶領士兵英勇奮戰。終於將完顏兀朮的五萬大軍和一萬柺子馬、三千鐵浮圖剿滅。完顏兀朮帶領部隊撤退,途中遭遇岳飛的攔截,兩千鐵浮圖與五千柺子馬、三萬大軍被剿滅,鐵浮圖因而覆滅。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