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了1942年,德國雖然沒有了過去摧枯拉朽的氣勢,但依舊掌握著各戰場的主動權。尤其是蘇德戰場,德國將266個師的精銳德軍部署在東線,準備與蘇軍一決高下,而這些為盟軍在西線對德國進行戰略性進攻創造了機會。

    自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歐洲戰區司令一個月的時間裡,在英倫三島上就集結了100多萬美、英部隊。他不僅要協調美、英兩國以及盟軍間的關係,還要將從未上過戰場的美軍官兵訓練成一支優秀的部隊。在他看來,進攻的日子很快就要到。

    馬歇爾在歐洲戰區的進攻計劃,被英華人否定。

    按照羅斯福“先歐後亞的”戰略,對蘇聯的幫助不僅僅是物資裝備的支援,更需要在西線採取進攻態勢,牽制德軍的行動,緩解蘇軍壓力。為此,馬歇爾一行來到倫敦,舉行英、美兩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商討在歐洲戰區發動一場進攻的可能性。

    作為此次計劃的制定者,艾森豪威爾提出在9月間出動6個師,在法國瑟堡登陸的計劃。作為美、英聯軍的首次聯合行動,這是打響進攻德國的第一槍,馬歇爾、艾森豪威爾等人都報以滿懷的激動和期待,但英華人斷然否決了他的計劃。在他們看來,

    首先,秋季的英吉利海峽氣候惡劣,不適合渡海作戰。同時,德國的空軍在這個地區實力不弱,擁有一定的制空權;更何況盟軍還沒有找到解決鄧尼茲“狼群戰術”的辦法。這些都將給登陸作戰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危險係數極高;

    其次,在法國境內有30多個師的德軍,區區6個師的英、美聯軍,無疑是“以卵擊石”。不但英、美兩軍沒有渡海作戰的經驗,而且首次參戰的美軍更沒有實戰經歷,這樣的戰鬥力是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對蘇聯的幫助也不會大。

    更為重要的是,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北非勢不可擋,有將英軍趕出非洲的態勢,維繫英國“生命交通線”的直布羅陀海峽就會被掐斷。應該將有生力量投入到相對防守薄弱的非洲戰場,並增援在那裡苦苦支撐的英聯邦軍隊。

    這與美國戰略計劃完全相悖的提議,出乎馬歇爾等人的意料,只得請示羅斯福,回電是:“取消進攻歐洲計劃,積極配合丘吉爾的‘火炬’行動”。說到底,此時的美國在聯軍的地位不高,說話沒分量,而英華人又習慣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火炬”行動,讓艾森豪威爾走向盟軍高層。

    同盟國擬定的在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的計劃破產了。這讓為此承諾的羅斯福十分遺憾,而斯大林憤怒不已。無奈之下,丘吉爾只得親自前往莫斯科,當面向斯大林解釋推遲登陸法國的原因,以及“火炬行動”的意義。

    艾森豪威爾對丘吉爾的做法也十分失望。他認為,作為盟友不履行承諾,就是對蘇聯人民的背叛,將自身利益與軍事行動結合在一起,不顧大局的做法,就是對盟軍戰鬥力的削弱。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由他擔任“火炬行動”總指揮。

    這可是一個能夠飛黃騰達的職位,也是眾多高階將領們夢寐以求的位置。尤其是英軍將領們,在他們看來,這個涉及國家形象和榮譽的職務,他們勢在必得。但出乎所有的人意料,丘吉爾極力推舉由艾森豪威爾擔任,其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一是,“安撫”美華人。丘吉爾知道美國是最看重“契約”精神的,也就是人們常說“言出必行”,對“出爾反爾”尤其反感。再加上英華人拒絕美華人的方案,更帶有蔑視的味道,讓美華人十分憤怒。在他看來,英國的未來需要美國,不能得罪。

    二是,北非戰場能否順利,法國維希政府的配合是關鍵。法國投降後,英國不承認維希政府,這讓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如果由英華人領導這支軍隊,遭到的抵抗是堅決的;由美華人出面,本身“面和心不合”的法屬軍隊很有可能歸順盟軍。

    更為重要的是,沒臉再爭。不兌現承諾,讓理虧的丘吉爾,既得罪了斯大林,又辜負了羅斯福,如果在指揮權的問題上再“撈取”好處,將徹底失信於美、蘇兩國。不管怎麼說,為了利益,出兵非洲的目的已經達到,總指揮的位置讓給美華人符合英國利益。

    “火炬行動”,美、英兩國的政治戰。

    “火炬行動”是艾森豪威爾第一次擁有了指揮戰役的權力。對他來說,既是一次難得機會,又向他提出了挑戰。軍事準備按部就班的進行,登陸的地點、時間都已確定,但針對非洲法屬殖民地的“暗戰”在美、英兩國之間展開。

    按照丘吉爾的戰略意圖,戴高樂是其二戰爆發後扶持的法國盟友,可以幫助英國在戰後獲得歐洲的主導地位。然而,美國參戰的目的不僅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美國要在歐洲培養自己的勢力。因此,羅斯福並不認同他的想法。

    為了徹底打消丘吉爾的念頭,艾森豪威爾在制定計劃時,著重強調此次行動完全由美華人來承擔。這麼做,非洲法軍更容易接受,同時,可以提高美軍在盟軍中的地位。心知肚明的丘吉爾自然不願讓美國一家“獨領風騷”,英國的利益他不會輕易放棄。

    他提出英軍可以換上美軍的制服參戰,反正都是說英語,法華人分辨不出來。但立刻遭到羅斯福和艾森豪威爾的反對,在他們看來,這不但是欺騙盟友,而且還挑撥美國和維希政府之間的關係。因為,美國一直與維希政府保持合作關係。

    美、英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論戰,都想在這場決定未來歐洲政治格局的關鍵節點上,獲得主動權。戰爭還未開始,戰後的利益紛爭已經“白熱化”了。正如丘吉爾自己所說的那樣:“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雙方最終還是達成一致,為爭取北非法軍的合作,首批登陸部隊由美軍擔任,英軍緊隨其後上岸,同時,美軍以地面作戰為主,英軍負責海上支援和運輸任務。同時,由美國扶持的法國將領亨利.吉羅,擔任將來的法屬北非總督。

    在這場“暗潮湧動”利益紛爭中,可以說美國獲得了全面勝利。儘管事情的發展出乎美華人的意料,戴高樂成為法國的領導人,但美、英兩國主導歐洲和全世界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參考文獻:《艾森豪威爾》、《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修剪盆栽竹子,來裝點一場仲夏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