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3日,隆美爾兵敗阿拉曼,他拖著病體毅然帶著殘存的7萬官兵,開始了長達3000多公里的撤退。半年前,非洲軍團摧枯拉朽般的一路追擊,離埃及只有170公里,距勝利只差一步之遙。而如今的局面讓他倍感沮喪。
隆美爾的撤退意味著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由神壇跌落谷底,和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瓜納爾群島戰役一樣,成為二戰的轉折點。更讓他緊張的是,對手似乎沒有停止腳步的意思,阿拉曼戰役結束僅4天,盟軍的“火炬行動”就開始了。
首先,這是一個削弱英國實力的最好機會。隨著二戰爆發,德國橫掃歐洲,將昔日的軍事強國——法國打趴下,這讓美國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法國的衰亡符合美國“再平衡戰略”的需要;擔憂的是,曾經的大英帝國能否堅持下去。
蘇德戰爭爆發後,稍微鬆口氣的丘吉爾將目光放在北非,那裡不僅有大片的英屬殖民地,而且還有關乎英國生死存亡的“補給線”——蘇伊士運河。因此,派出了大批遠征軍,這讓美國擔心英華人的實力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強許多。
按照羅斯福的想法,就是要趁著世界大戰來確立美國在國際上的強國地位,這個時候出兵參戰,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更何況國內的“孤立主義”依然盛行,以資本主導政壇的美國,也讓他不得不“委曲求全”,隔岸觀火。
其次,珍珠港事件徹底打醒了美華人的孤立主義思想,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美國一邊開動馬力,提供大量軍火和物資,支援所有的反法西斯國家,一邊也在積極動員和訓練部隊,進行備戰。那麼如何參戰就是一個講究藝術的問題了。
德軍在蘇聯、非洲的進攻勢頭不可阻擋,戰鬥力強悍,此時參戰不僅不能取得勝利,而且大量的戰爭消耗會拖累美國經濟。儘管蘇聯和英國雖然都是盟友,但要獲得話語權,就要等雙方拼耗的差不多時美軍參戰,從而主導整個戰局,一錘定音確定美國的強國地位。
當然,美國也在獨自的與日本爭奪太平洋制海權。雖然有“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但此時國內也是困難重重,太平洋艦隊需要重塑輝煌,美國西海岸的威脅也必須消除。換句話說,本土的安危都不能自保,如何去支援別人。
但當德軍的資源消耗殆盡,“閃擊戰”也打成了拉鋸戰,同盟國軍隊開始著手反攻之際,羅斯福覺得這個時候是介入歐洲和非洲戰事的最好機會。一方面,蘇聯和英國的請求出兵,這是極大的面子;另一方面,此時參戰無疑是加速納粹德國走向失敗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非洲軍團的優勢蕩然無存,撤退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此時參戰,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既可以減少美軍無謂的傷亡,又可以顯示出美軍的強大實力,從而順理成章的成為主導整個二戰程序的超級大國。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勝利,讓美華人徹底走出了失敗的陰霾,就在將注意力投向歐洲戰場之際。正在非洲苦苦鏖戰的丘吉爾請求美軍參戰,於是雙方商定為了從南方威脅德國和義大利,打擊他們的“軟肋部”,決定在非洲登陸。這就是著名的“火炬行動”。
美軍參謀總長馬歇爾將軍積極響應,他指派艾森豪維爾出任北非遠征軍總司令。但在選擇由誰擔任美軍特遣隊指揮官時,兩人頗費了一番心思,考慮了很久,最終一致認為大名鼎鼎的巴頓將軍最合適,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他是一個善於琢磨戰爭的人。大家一提起巴頓,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個整天咆哮“進攻、進攻、再進攻”的魯莽粗俗的樣子。殊不知,他是一個粗中有細、外剛內柔的人,是美軍中有膽有識的戰術家。
作為一名騎兵軍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率領裝甲旅馳騁疆場,並對科技含量高的坦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為了提高戰鬥力,翻閱了大量資料,並不斷進行試驗,琢磨出很多好點子。在指揮裝甲部隊方面,他有著獨樹一幟的優勢。
二是,他是一個喜歡戰爭的人。有人說他就是為戰爭而生的,這句話雖然有褒貶不一的意思,但卻很形象的概括了他的一生。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就是需要透過戰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是巴頓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更渴望一些。
此時的巴頓已經是第1裝甲軍的軍長了,讓他當一名師長去非洲,換做一般人,恐怕要大發雷霆了。但艾森豪威爾一點都不犯愁,他太瞭解巴頓了。果不其然,巴頓爽快答應了,並表示“只要能參加戰鬥,甘願當一名少尉”。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具備美華人愛冒險、個人英雄主義和目空一切的特徵,最能體現出美華人的性格。派這樣的人去和盟軍一起作戰,最起碼在氣勢上和行動力上壓英華人一頭,尤其是對付自以為是的蒙哥馬利,簡直就是他的“剋星”。
原來,深謀遠慮的馬歇爾早就認定美軍將會介入北非戰事。於是命令剛剛提升為第1裝甲軍軍長不到2個月的巴頓,到加利福尼亞建立一個沙漠訓練基地。起初有些迷惑的巴頓,很快就開始了認真的訓練。
首先,他要求部隊像在沙漠一樣生活。淡水、食物全部定量控制,並模仿沙漠模式進行戰術演練,訓練強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強度,這讓享受慣的美國大兵苦不堪言。但巴頓絲毫不放鬆,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戰爭就要來臨。
其次,他不斷帶領部隊演習新的戰術。巴頓是個閒不住的人,針對沙漠這種特殊環境,部隊和坦克的適應能力是戰鬥力的基礎。為此,他經常身臨其境,進行坦克叢集作戰演練,步坦協同等戰術訓練。訓練場上經常是他激昂的咆哮聲和罵人聲。
但他更是一個有心人。非洲戰事吃緊,丘吉爾又來到美國,讓巴頓很快意識到,美軍很可能要出兵非洲。為了表明自己已經做好準備,他經常給他的上級寫信,彙報他們沙漠戰訓練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心得體會。
目的就一個,美軍已經做好了沙漠作戰的準備,而唯一能帶領他們出征的合適人選非他莫屬。當然,巴頓到了非洲,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他很快就打出了美華人的實力和氣勢,成為盟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巴頓傳》
1942年11月3日,隆美爾兵敗阿拉曼,他拖著病體毅然帶著殘存的7萬官兵,開始了長達3000多公里的撤退。半年前,非洲軍團摧枯拉朽般的一路追擊,離埃及只有170公里,距勝利只差一步之遙。而如今的局面讓他倍感沮喪。
隆美爾的撤退意味著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由神壇跌落谷底,和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瓜納爾群島戰役一樣,成為二戰的轉折點。更讓他緊張的是,對手似乎沒有停止腳步的意思,阿拉曼戰役結束僅4天,盟軍的“火炬行動”就開始了。
這是英美軍隊首次聯合作戰,為什麼這個時候美軍要參戰呢?首先,這是一個削弱英國實力的最好機會。隨著二戰爆發,德國橫掃歐洲,將昔日的軍事強國——法國打趴下,這讓美國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法國的衰亡符合美國“再平衡戰略”的需要;擔憂的是,曾經的大英帝國能否堅持下去。
蘇德戰爭爆發後,稍微鬆口氣的丘吉爾將目光放在北非,那裡不僅有大片的英屬殖民地,而且還有關乎英國生死存亡的“補給線”——蘇伊士運河。因此,派出了大批遠征軍,這讓美國擔心英華人的實力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強許多。
按照羅斯福的想法,就是要趁著世界大戰來確立美國在國際上的強國地位,這個時候出兵參戰,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更何況國內的“孤立主義”依然盛行,以資本主導政壇的美國,也讓他不得不“委曲求全”,隔岸觀火。
其次,珍珠港事件徹底打醒了美華人的孤立主義思想,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美國一邊開動馬力,提供大量軍火和物資,支援所有的反法西斯國家,一邊也在積極動員和訓練部隊,進行備戰。那麼如何參戰就是一個講究藝術的問題了。
德軍在蘇聯、非洲的進攻勢頭不可阻擋,戰鬥力強悍,此時參戰不僅不能取得勝利,而且大量的戰爭消耗會拖累美國經濟。儘管蘇聯和英國雖然都是盟友,但要獲得話語權,就要等雙方拼耗的差不多時美軍參戰,從而主導整個戰局,一錘定音確定美國的強國地位。
當然,美國也在獨自的與日本爭奪太平洋制海權。雖然有“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但此時國內也是困難重重,太平洋艦隊需要重塑輝煌,美國西海岸的威脅也必須消除。換句話說,本土的安危都不能自保,如何去支援別人。
但當德軍的資源消耗殆盡,“閃擊戰”也打成了拉鋸戰,同盟國軍隊開始著手反攻之際,羅斯福覺得這個時候是介入歐洲和非洲戰事的最好機會。一方面,蘇聯和英國的請求出兵,這是極大的面子;另一方面,此時參戰無疑是加速納粹德國走向失敗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非洲軍團的優勢蕩然無存,撤退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此時參戰,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既可以減少美軍無謂的傷亡,又可以顯示出美軍的強大實力,從而順理成章的成為主導整個二戰程序的超級大國。
其實,美國早已做好了參戰的準備。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勝利,讓美華人徹底走出了失敗的陰霾,就在將注意力投向歐洲戰場之際。正在非洲苦苦鏖戰的丘吉爾請求美軍參戰,於是雙方商定為了從南方威脅德國和義大利,打擊他們的“軟肋部”,決定在非洲登陸。這就是著名的“火炬行動”。
美軍參謀總長馬歇爾將軍積極響應,他指派艾森豪維爾出任北非遠征軍總司令。但在選擇由誰擔任美軍特遣隊指揮官時,兩人頗費了一番心思,考慮了很久,最終一致認為大名鼎鼎的巴頓將軍最合適,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他是一個善於琢磨戰爭的人。大家一提起巴頓,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個整天咆哮“進攻、進攻、再進攻”的魯莽粗俗的樣子。殊不知,他是一個粗中有細、外剛內柔的人,是美軍中有膽有識的戰術家。
作為一名騎兵軍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率領裝甲旅馳騁疆場,並對科技含量高的坦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為了提高戰鬥力,翻閱了大量資料,並不斷進行試驗,琢磨出很多好點子。在指揮裝甲部隊方面,他有著獨樹一幟的優勢。
二是,他是一個喜歡戰爭的人。有人說他就是為戰爭而生的,這句話雖然有褒貶不一的意思,但卻很形象的概括了他的一生。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就是需要透過戰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是巴頓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更渴望一些。
此時的巴頓已經是第1裝甲軍的軍長了,讓他當一名師長去非洲,換做一般人,恐怕要大發雷霆了。但艾森豪威爾一點都不犯愁,他太瞭解巴頓了。果不其然,巴頓爽快答應了,並表示“只要能參加戰鬥,甘願當一名少尉”。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具備美華人愛冒險、個人英雄主義和目空一切的特徵,最能體現出美華人的性格。派這樣的人去和盟軍一起作戰,最起碼在氣勢上和行動力上壓英華人一頭,尤其是對付自以為是的蒙哥馬利,簡直就是他的“剋星”。
同時,巴頓早就是沙漠作戰的專家了。原來,深謀遠慮的馬歇爾早就認定美軍將會介入北非戰事。於是命令剛剛提升為第1裝甲軍軍長不到2個月的巴頓,到加利福尼亞建立一個沙漠訓練基地。起初有些迷惑的巴頓,很快就開始了認真的訓練。
首先,他要求部隊像在沙漠一樣生活。淡水、食物全部定量控制,並模仿沙漠模式進行戰術演練,訓練強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強度,這讓享受慣的美國大兵苦不堪言。但巴頓絲毫不放鬆,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戰爭就要來臨。
其次,他不斷帶領部隊演習新的戰術。巴頓是個閒不住的人,針對沙漠這種特殊環境,部隊和坦克的適應能力是戰鬥力的基礎。為此,他經常身臨其境,進行坦克叢集作戰演練,步坦協同等戰術訓練。訓練場上經常是他激昂的咆哮聲和罵人聲。
但他更是一個有心人。非洲戰事吃緊,丘吉爾又來到美國,讓巴頓很快意識到,美軍很可能要出兵非洲。為了表明自己已經做好準備,他經常給他的上級寫信,彙報他們沙漠戰訓練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心得體會。
目的就一個,美軍已經做好了沙漠作戰的準備,而唯一能帶領他們出征的合適人選非他莫屬。當然,巴頓到了非洲,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他很快就打出了美華人的實力和氣勢,成為盟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巴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