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布衣學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有禮貌,也顯得比較有家教。在他們的身上我們或許看不到那種盛氣凌人,而是一種小孩子發自內心的純真善良。

    最近幾年來報了很多的性侵,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讓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自己的孩子明明看起來非常安全,為什麼會遭遇到這樣的事情呢?美國一個研究局有過這樣一項調查:找了很多的孩子,然後假扮陌生人和他們進行搭話。並且表示自己現在有點困難,想要得到孩子的幫助,比如說是讓他帶自己去一個地方,又或者說讓他幫忙拿個東西,這些孩子都毫不猶豫的跟著陌生人走了。大部分的家長得知這樣的結果都不敢相信,因為在他們的想法之中,自己平時教給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樣的道理,孩子應該是銘記於心的,為什麼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好在這僅僅只是一種調查,最後有人又採訪了這些小孩子,為什麼你們當初會選擇跟這些陌生人一起走呢?在他們的回答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在小的時候接受了父母的教育,對待別人要善良,要是別人向你尋求幫助的話,一定要幫助別人,樂於助人。總之,在他們的想法之中,當別人尋求幫助的時候,自己應該毫不猶豫地去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一些東西。得知這樣的原因,父母真是又悲傷又開心。開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教養,而擔心的又是孩子之後是否會因為這樣的善良遭受到傷害。也有北大心理學教授指出,把孩子變得太善良,是父母教育的失敗。那麼教育孩子善良的時候,大家到底應該注意什麼呢?第一點、教育孩子善良應該分清自己的內心很多孩子現在處於一種偽善的狀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善良的表現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教育他們要這樣做。對於他們來說,其實內心出做出這樣的行為是十分不願意的。就拿分享小朋友之間的玩具來說,可能小朋友來自己家裡玩,自己這個玩具非常寶貴,不想給其他的朋友玩。可是媽媽對自己說必須樂於分享,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出現了一種父母教育以及孩子妥協的狀況。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善良,而不是逼迫孩子善良。

    第二點、教育孩子善良的時候要分清場合就像是我們上面講的那個故事一樣,為什麼陌生人會尋求小孩子的幫助呢?不知道你有沒有給自己的孩子講過這樣的事情呢?可能你教會了孩子要幫助別人,但是你從來沒有教會他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去幫助別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想要尋求幫助,基本上不會尋找老弱病殘,這是因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為什麼還要去尋找比自己弱小的人呢?所以說要教會孩子善良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分清楚各種各樣的情況。不能告訴孩子在任何情況下你都應該善良,而是說當別人真真正正的處於比較微弱的狀況下,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

    第三點、教育孩子善良應該明白是非很多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內心比較衝動。有些時候結群進行打架的時候,別的人一邀請,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也參與,這就是為了所謂的仗義,所謂的善良。可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而在孩子內心當中,或許這是為了幫助別人,這種錯誤的觀念有可能導致他的人生髮生變化。之前就有打群架發生命案的問題,要是因為自己的善良喪失了生命,那麼這個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呢?

    善良並不是沒有底線的,而是在自己明白是非的情況之下做出一定的選擇。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應該教育孩子理解善良。善良是什麼?善良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去幫助一些比自己還要弱小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去幫助那些看似比較微弱的人,因為現在的社會比較複雜。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可能牽扯出很大的利益鏈,要是孩子一不小心進入這樣的狀態,那麼可能後悔的就是父母自己。就比如說,之前拐賣孩子這樣的行為,基本上都是利用孩子的善心。要求孩子幫自己去做一件事情。最後將孩子拉入其他的深淵,從此和自己的父母再也不能相見。

    善良是一種品質,但是保護自己也是非常必要的。當你沒有任何能力的時候,只有一腔熱血想要去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這是不符合常理的。畢竟當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首先應該保證的就是自己的安危。如果連自己都不能保證的話,一件事情換取另一件事情又有什麼意義呢?特別是在英勇救人的過程之中,有些孩子可能僅僅只是因為善心卻不考慮當時的情況,從而使得自己痛失生命,讓父母處於無限的懷念之中。我們並不是說善良是不對的,而是說善良應該有前提。前提是自己強大,前提是別人沒有任何的壞心。這也不是父母能夠教會孩子的,而必須讓孩子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進行經驗的累積,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時候該幫助別人,什麼時候又應該變得冷漠。

    有些時候把自己的孩子教的太過於善良,才會讓壞人抓住把柄,而這種時候犯下的錯誤也是父母不能改正的。

  • 2 # 公正永生

    謝邀。教育孩子是有一定的教育方法的,大多數教育孩子利用粗暴打罵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結局就是失敗。往往使孩子叛逆就是這樣引起的。教育孩子取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溫柔和風細雨的方法,這樣幼小心靈的他們雖小但他們啥都懂,特別是不少的教育者使用以大壓小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結果都會失敗的。

  • 3 # 元之創客

    教育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信任與尊重,只有叛逆和自卑!”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但是,現實很殘酷,家長的無私付出的代價,換來的是失望和悲痛!

    有一句話說的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教育孩子不是單純的希望和金錢付出,而是家長是否也在提升和學習,如果家長不約束自己,不提高自己,孩子也不會健康成長!

    為什麼孩子的任性,而不顧甚至無視家長的良苦用心呢?因為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和善良,沒有感恩和善良的孩子,永遠不會成為有用人才。同樣,任何一個人,沒有感恩和善良,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教育孩子,小事無大小,家長的點滴影響,要麼是激勵,要麼是傷害,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成長。就看家長用哪種方式來影響孩子了,如果家長不信任孩子的智商,說明家長的心智還不成熟,是不會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的。有心智成熟的家長,就不會有任性妄為的孩子!

    教育的成功就是:“有一個和諧的親子關係和溫馨的家庭!”反之,就是教育的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va集合求交集高效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