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遠飛

    這個問題!得看看你的書法水平!

    如果是初學者,是決對行不通的!因為初學者對字的筆畫表達、框架結構瞭解甚少。去練行書很容易陷入誤區,使字出現媚態無骨。失去書法效果。

    我們經常說:楷書如坐,行書如走。我們不妨來看看楷書和行書的聯絡和區別。

    認真練過行書的人,應該都注意到了,行書在起筆,收筆,結構變化不大。如果沒有楷書的基礎,在這些方面就無法達到理想的較果,也就是沒有書法的表現形式。成為亂寫的模式,可能你會說,我是臨帖呀!是的,如果沒有真正的理解,就是依樣畫葫蘆,寫不出神韻。還要死記硬背的這個字怎寫?哪個字怎樣寫?增加很多思想負擔。況且書法作品這東西,很難說百分之百的正確!沒有楷書的基礎!便沒有辨別的能力!以致無可恰從。

    區別在於行書中,筆走得若快!也簡化部分筆畫的要求,更簡單有較的表達出來。在寫字時恰當的出現連筆!使字動感起來!

    如果沒有楷書的基礎,就很難出現象舞者一樣美妙的身影,出現的只是粗俗形象。

    但是,如果楷書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再恰當的練習行書,則可相得益章,互為進步。

    總之書法學習是要循序漸進的!

  • 2 # 抱庸詩書

    同時練習楷書和行書,不是不可以,要看個人基礎,也要看悟性。對普通人來說,我認為不太合適。

    書法的學養是漫長的,學一門,專一門,精一門,然後再入他體才是正道。學楷書就要深入細緻的鑽研楷法,既要有寬度,更要有深度。書法的學習研究不是背書答題,不僅要真正弄懂想通,更要能寫會作,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集中精力的思考打磨。既學楷又學行,理論會有相異,技法會有不同,思想上會交疊打架的。這對書法的養成並無益處,反而是弊端多多。

    “百體書王”本就是個偽命題,儘管有些人在吹捧範笑歌,但就水平來講,書聖王羲之也很難做到諸體皆善,書法藝術研究不在於廣度,而在於深度,所以範的很多書體都是變形的美術字,算不得書法的上品。不少書法大賽要求參賽者以“五體皆具”的形式參加,我想策劃人肯定是不懂書法歷史與藝術的。

    不少朋友之所以想把楷書行書換著練,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怕枯燥,想偶爾換換手。其實,這不是理性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學貴以專,就是要“三月不知肉味”,就是要先在“一棵樹上吊死”,只有入神入境,心中眼中手中皆為其是,才能真正鑽深研細,學有所成。楷書最終入行書是必然,而且無數的歷史事例古人典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磨刀不誤砍柴工,練習書法,由楷先入,穩紮穩打,厚積薄發,再入草行。這是規律性的東西,是勿庸置疑的。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行書。

  • 3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楷書、行楷,只是書寫速度不一樣,如果楷書技法沒有問題,適當的快寫就是了。

    要是楷書臨寫的是甲帖,行楷臨寫的是乙帖,而且兩個帖不是同一個書家寫的,這樣的話,兩個帖的筆性可能會有大差異,導致相互間不相容而產生衝突,如果同時練顧此失彼,哪個都練不好。

    要想從楷書順利的過渡到行楷,在彼此之間必須要建一個無障礙通道,有兩個好辦法:

    一是,同時選擇某一位書家的楷書帖、行楷(或行書)帖,交替著練,得心應手,效果更佳。比如,楷書、行楷(行書)都是王羲之的,或者都是趙孟頫的,或都是文徵明的……這樣,順乎自然,不存在筆性手法轉換難的問題,可以同步練習、平行推進。

    二是,從臨摹訓練方法上去尋找破解瓶頸的線索。先集中精力專工一個楷書帖,當把原作的筆法、字法掌握熟練之後,再用〈潘氏摹臨法〉將原來的楷書字型,改寫成行楷或行書字型,就這麼簡單。如圖:

    △圖為本人〈潘氏分步摹臨法〉教學示範稿——將楷書變成行楷

    假如,楷書選臨的是歐楷,行楷選臨的是趙孟頫的……楷書、行楷不相容,豈不是自尋煩惱?

  • 4 # 隹谷

    同時練習楷書和行書(行楷)會起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的作用,是一種可取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兩個書體同時學習的方法比較適用於成年學習者,對於兒童則不一定合適。

    啟功先生講過:楷書要當行書寫、行書要當楷書寫

    這句話是在一個啟功先生的講座影片中聽到的,一直印象很深,並且感覺很有道理。我理解啟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寫楷書不要太死板,要引入行書的筆法,字要寫得靈活而生動;而寫行書又不要太漂浮,要象寫楷書那樣一筆一畫都要到位,每一個筆畫節點都要交待清楚,而不是行雲流水,飛龍走鳳那樣看不見首尾。

    練楷書主要是練點畫的準確到位,練行書主要訓練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呼應

    練習楷書,就要將每一個筆畫都寫得準確到位,對於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每一個動作都不能缺失,要交待的清清楚楚。但是練習楷書也有其缺陷,就是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缺乏連貫和呼應,時間長了就會感覺死板僵硬。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楷書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這個 問題,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將行書的筆法加入到楷書之中,所以,很多人也將他的楷書稱為行楷,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就常常建議初學楷書的朋友直接從趙體楷書入手,反而比歐體、柳體等好上手一些。

    而練習行書,主要是練習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連貫和呼應,但這也需要有堅實的楷書基本功,否則,基本筆畫寫不好,在練習行書時就會寫得漂浮無力。

    現在也有一些書法家建議初學書法的學生直接從行書開始,這對於有一定書法基礎的成年人是可行的,但對於兒童來說則不合適,因為兒童的書法基礎不紮實,沒有楷書打下的筆畫基本功,直接進入行書學習會使以後的線條質量不夠好,寫出的字就會軟散無力,再改就難了。

    初學書法,可以先練習一段時間楷書,接著同時學習行書或行楷書,會相互補益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初學書法,一定要先寫一段時間楷書,主要是練習唐楷,這樣會對控筆能力、基本筆法、線條質量、間架結構的提高很有好處,之後,接著同時學習行書或行楷書,同時鍛鍊自己的筆法連貫性和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關係,這樣練習,不僅能夠使兩種書體同時提高,關鍵還能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狗狗起什麼名字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