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803631511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在給海明威的頒獎詞中指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在這部小說中,海明威獨特的敘事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作品的成功得力於他那高度簡練的敘事技巧和那簡約、含蓄的語言風格。他憧憬如何以最簡單的詞句來表達最複雜的意思,儘量使語言樸素無華。作品起首就用一個並列複句交代了老人的職業、年齡及眼下的困境:“這是一個自己駕駛著小艇在墨西哥灣流裡打漁的老人,他現在已經出海84天而沒有捕到一條魚了。”接著,緊扣題目,集中描寫老人在海上的一次捕魚經歷,對主人公的歷史以及他的生活的環境,寥寥幾筆就交代過去了,對其他有關人物也只勾勒出一個大概輪廓。這樣,就把文字壓縮到最大限度。作者在敘事狀物時沒有矯飾,很少用比喻,只是純客觀地敘述,大筆的勾勒。貝茨指出:“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物件之間、物件和讀者之間直接相通,產生光鮮如畫的感受。”試看作品中的一幅畫面:

    陸地上面的雲彩現在像是巍峨的山巒似的升到上空去,海岸只剩下長長的一條綠色的線,背後是一叢淡青色的小山。現在是深藍色的了,深得幾乎變成了紫色。他低下頭朝水裡望去時,看見深藍色的水裡紛紛篩出的紅色的遊走的小動物,和太陽幻成的奇異的光輝。……

    作者僅用幾筆粗粗的線條便勾勒出了空、陸、海三界的變幻著的畫面,層次清晰,色彩明麗,像一幅印象派的風景畫。作品中那段著名的刻畫老人肖像的文字,簡直是一幅肖像畫,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海明威的文筆流暢,卻又含蓄,因而作品的意蘊豐厚。作者擅長使用象徵暗示的手法,以增強文字表達的內容的深度。讀者能夠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透過那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即作者已寫出來的部分,去探測那隱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即作者省略的部分。表面上看,作品採用的是寫實手法,寫的是一個古巴老漁夫及其在海上的冒險經歷;實際上,作品中的形象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寓意性。馬林魚、鯊魚和獅子都是自然界中強者的化身,大海則是厄運的象徵,桑地亞哥則是人類中的“硬漢子”代表,他那捕魚的不幸遭遇就是人類總是失敗的一幅縮影。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採用了反襯法和內心獨白等藝術手段,使桑地亞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讀者面前,並震動讀者的心絃。反襯法藉助於對立面之強來烘托主體性格之強。黑格爾說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才能衡量出來。”桑地亞哥的剛毅頑強,是藉助於馬林魚之頑強、鯊魚之兇狠來烘托的。作品用了不少篇幅著力渲染鯊魚之兇猛和殘暴:那鯖鯊有著“又粗大又尖長的藍色的頭,兩隻大眼和那咬得格崩崩的、伸得長長的、吞噬一切的兩頰”;那貪婪的星鯊,在飢餓時會去咬槳或者船舵,咬水裡游泳的人,趁海龜睡覺時把它的腿和前肢咬掉。這個年邁體衰的老人,正是在同這些自然界的強暴者的搏鬥中才發出奪目光彩的。

    桑地亞哥是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魚的,作者主要透過內心獨白這一藝術手法來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作品描寫的內心獨白分無聲的和有聲的兩種。如在同馬林魚決戰的時刻,桑地亞哥在心裡命令自己的各部分器官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拽吧,手啊,我想。站穩啦,腿。替我撐下去,頭啊。替我撐下去。決不要昏過去。這一次我會把它拽過來的。”這段無聲的內心獨白,表現了老人堅韌不拔、鬥爭到底的非凡決心。老漁夫還常常喜歡自言自語,時而對魚說話,時而對鳥說話,實在沒有說話物件時,就自己對自己大聲嚷嚷。這種有聲的內心獨白,更體現了老人的孤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臣們叫皇帝有的叫陛下有的叫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