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84306905691

    十誡歌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賞析: 如果沒有相見怎會陷入愛河不能自拔,理性的清醒的語言中帶著壓抑的痛苦,與戀人分離的痛苦甚至讓自己否決了邂逅帶來的快樂,這種深沉的愛意和不能自拔的迷茫,更襯托出愛情的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賞析: 愛情是心靈上的交流,相知之後方知知己,當心靈覆疊與重合,心心相印的默契帶來的愛情將是溫暖而貼心的。會把戀人放在心頭一遍遍思量著,會把愛情在心中一遍遍重溫著,這種傻傻的想念一旦失去就就像失去了依託。於是後悔著相知,後悔著深愛,只因失去所愛之後的痛苦無法承受。 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賞析: 十指相扣,死生契闊,那些默默的陪伴賜予的愛情,足夠滋潤心靈,讓我們感激它的慷慨。然而一旦分離,心口的溫暖無法補償帶來的失落,足夠讓人心碎垂淚。欠下的那些溫暖的陪伴,在分離之後終究無法償還。恨人事無常,到底只能暗自神傷。 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賞析: 那一段珍惜,那一段情意所留下的痕跡是怎樣也無法抹除的,因為愛到深處愛到酴醾,當分離之後只剩下了故人的回憶,在一遍遍重溫回憶的過程中一遍遍扯開傷口,使它一直無法治癒。這種每每生生撕裂傷口的痛,讓人悔當初,真心相惜。 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賞析: 如果沒有相愛那麼就不會有辜負和背叛,這種天真的假設和詢問,一次次重複著,卻是在反覆提醒自己別離的事實。如果不愛,現在不會這麼痛苦,然而懼怕痛苦而拒絕愛,更是痛苦深處的痛苦。 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賞析: 相對與相會,是兩個不同層面上的會晤。所謂相對只是一場淡漠和平常的相遇,而相會卻帶著四目相對時的喜悅和溫存。如果我們不相向而行是否就會相忘於江湖?相會只會徒增感傷,因為千帆過盡,感情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前來相會。 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賞析: 一個“誤”字如此耐人尋味,何為正?何為誤?愛上了終將分離的人便是誤嗎?哀怨的字眼輕描淡寫地描畫著那種失去之後就讓人心如刀絞的愛情,平靜的外表下滿滿的波濤暗湧,畢竟相負帶來的就是一種誤,誤了青春時辰,誤了韶華時光,誤了一片深情。 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賞析: 所謂約定在註定到來的離別面前顯得都是蒼白無力的,既然已經緣分已盡,何必藕斷絲連牽扯不清?然而那些花前月下的約定卻縈繞腦海心頭,揮之不去,讓人怎能不想再續愛情?剪不斷,理還亂,如此之痛,只能叫人言說“最好不相許”。 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賞析: 依偎一詞本就相連一體,然而相依和相偎之間的微妙差別卻發人深省。萍水相逢卻惺惺相惜帶來的是依,可以驅散黑暗的戀人的擁抱才是偎,偎是一種相互依託,一種非你不可的情緒,一種無論天涯海角還是碧落黃泉都要在一起的堅定。然而如此的二人卻被生生拆散,唯有孤獨地告誡後人“最好不相依”。 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賞析: 分離的二人再次相遇,懷揣著對故人的思戀就會沉淪於回憶,就會流連在對方的眼波之中。一旦相遇那些過往的回憶就會迸發出來,帶著在一起的渴望相聚,然而短暫的相聚也改變不了終將分離的事實,不可能依然是不可能,相聚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安慰罷了。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賞析: 前一句寫出了二人之間驀然激發出的情感,淺淺地模糊地勾畫出了愛情的深度,只是一場相見,便是金風玉露,相知相許。後一句蘊藏著的悲涼與落寞的情感讓人心疼,“相見何如不見時”,此語是錐心刺痛之人發出的肺腑之言。既然遇見你讓我如此痛苦,我為何還要遇見你?表面上明明後悔著那一場邂逅,然而心中卻是愛得慘烈無比,明明口中說著那麼決絕的話語,心中卻如此彷徨彳亍不前。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賞析: 到底怎樣才能徹底忘記你?到底怎樣才可以擺脫輪迴一般生生不息的相思?愛得那麼疲憊那麼痛苦,到頭來還是無法忘記對你的深情。這句話點明瞭全詩的情感,唯有這一句話展露出了壓抑著的情緒。想和過去的戀人一刀兩斷,無奈心裡卻無論如何也放不下,只有生前身後唯愛一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被迫與戀人分離的女子,一遍遍重複著“如果不”的假設,看似在後悔曾經的愛情,實際上卻把自己對那人的深愛展露無疑。若不是愛得深刻,又怎麼會如此痛苦,若不是愛到情痴,又怎麼會有如此恨人事無常?尤其是最後一句展現出的柔弱的一面,更體現出兒女情長。前面的淡漠和決絕,不過是因為太愛了用來束縛自己的偽裝,最後終於說出口的“要我如何忘掉你”的話語其中的悲悽,綿遠悠長。那種微弱的痛楚,從目力所及的文字一直流落到心口,酸楚之情油然而生。 拓展資料 關於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異葩。引起了不少學者的研究興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足見藏族人民喜愛之深。漢文譯本公開發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種,或用整齊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動活潑的自由詩,受到國內各族人民的歡迎;英文譯本於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於藏文原詩下注以漢意,又譯為漢文和英文。漢譯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實準確並保持原詩風姿,再加上趙元任博士的國際音標註音,樹立了科學地記錄整理和翻譯藏族文學作品的典範。倉央嘉措在藏族詩歌上的貢獻是巨大的,開創了新的詩風,永遠值得紀念和尊敬。 :倉央嘉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傑爾馬軍團和堂吉訶德家族哪邊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