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按摩主要集中在肝經和膽經的諸多穴位上面,對於不同病徵的肝病和膽病,按摩的方法和穴位也是大有區別,對症下藥,對症按摩,這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保健肝膽按摩法:揉肝膽:3分鐘左右。手法:在肝區域用手掌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輕柔按摩,再用手掌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輕柔按摩,此為一次,反覆做三十次左右。推胸腹:2分鐘左右。手法:用手掌沿腹正中線,從劍突向下,往臍部推摩,反覆做二十至三十次。 推肝俞、膽俞、脾俞、腎俞:3分鐘。手法:用手掌沿背正中線兩側旁開1.5寸,由第十二胸椎棘突向第六胸椎棘突往上推摩。此法具有下列作用:疏通經絡;調整氣血;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肝膽,增強肝膽功能;恢復肝膽狀態正常 ;調節增強消化功能;調養消化系統。注意事項:揉肝膽、推胸腹取仰臥位,推俞穴取俯臥位;手法要輕鬆柔和,動作要不急不緩,協調有序 ;??? 肝膽區域有疼痛時,手法更需輕鬆柔和,並要加強交流,邊輕鬆交流邊推拿按摩; ?? ?要將沐浴露經推拿按摩滲透於肌膚深層,使其發揮作用。按摩肝膽理氣機法: 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面板,自上而下進行捻動,反覆操作3分鐘。 張掌,一手掌或兩手掌重疊,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橫擦3分鐘,使區域性皮膚髮熱。本法能直接作用於肝臟和膽囊,而加強肝膽的疏洩功能,使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情志調暢。 注意事項:⒈捻時要用手指腹部,對稱用力,做搓轉活動,邊捻邊移動位置。⒉配合點按背部肝俞穴和膽俞穴,效果更好。肝膽疏洩按摩 洩膽 後腰外側,腎下無肋處,上連腎中,下往外側,沿髖骨、大腿外側直下膽經絡。按摩,拇指按住後腰肋上痠軟點,順逆時針揉,沿經而下,一路揉動,直到髖骨,用拇指按揉環跳穴、大腿外側、膝頭縫隙。膽經絡脹,後肋隱隱作痛,一會即有排洩之意。 本法應對肝腎不足,膽汁淤積,無力推動,借按摩引動肝腎行氣,鼓舞膽經絡分泌之功效。 舒肝 前肋,劍突前豎徘兩指處,右手叉腰,左手沿右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完成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沿左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 這樣按摩,經絡氣沿肝經絡引動到大敦穴。同時也可以體驗到小腹沿肝經絡一線,虛寒,隱隱不適。來回上下按摩。肝氣條達,腹部一線變粗,變深。眼部反應,太陽穴氣往外鼓動,從側角清透而出。手三焦經絡反應,頭目清晰,一身和煦。然後內臟行氣。 平衡 按摩日月穴,平衡氣血。右手叉腰,左手按摩右日月穴,按照從左到右的逆時針方向按摩。18次之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按摩左日月穴,順時針揉按。內心保持溫和狀態,溫和的情緒,平靜的身心,體驗各經絡行氣。也是內驅虛寒,外透邪熱的過程。 歸原 一身平和之後,用手背交替揉命門。先左手順時針,後右手逆時針。各九次。按摩治療脅痛脅痛是指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而言,系病人的一種自覺症狀。由於肝居脅下,膽附於肝,肝膽之經脈循行於兩脅,故脅痛的發生,多與肝膽疾患有關。如《靈樞。五邪篇》上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器法時論》也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肝氣鬱結者主證兩脅脹痛,痛無定處,並常因情緒波動而增減,胸悶不暢,時欲太息,食減,苔薄,脈弦。分析肝喜條達,主疏洩,情志不暢,則氣鬱不舒,肝失條達,故見脅肋脹痛,並隨情志波動而增減;氣滯則胸悶不暢,時欲太息,太息則鬱悶略散,而覺胸悶緩解;肝氣乘刷,脾失健運,故食少。苔薄脈弦,是肝鬱之徵象。選穴肝俞、膽俞、章門、期門、肩井、環跳、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搓擦痛點化瘀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攏揉脅下柔肝法,配用遠端取穴利膽法。瘀血停著者主證脅肋刺痛,痛處不移,痛甚拒按,晚間尤重,或脅下可見痞塊,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分析肝病日久,瘀血停著,絡痺不通,氣血不暢,故脅肋刺痛,痛處不定;瘀血積聚,故入夜痛甚。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均系瘀血停滯肝經,血氣不通的表現。選穴肝俞、膽俞、陽陵泉、太沖。此型以藥物治療為主,可選用推揉背腰理氣法,推揉胸脅利肝法,遠端取穴利膽法,搓擦痛點化瘀法,對症處之。肝陰不足者主證脅痛隱隱,綿綿不休,頭暈目眩,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沉弦細或細數。分析:肝病日久,肝血虧耗,精血不足,致使血不養肝,肝絡失養,則見脅痛隱隱,綿綿不休;肝血虛,血不上榮,則見頭暈目眩;肝陰不足,虛火擾心,則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弦細數,系陰虛內虛之徵。選穴肝俞、三焦俞、章門、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推揉脅下柔肝法,配用搓擦痛點化瘀法。若脅痛為經絡阻滯型,證見疼痛較重,痛扯肩背,走竄肋下,咳嗽痛劇,可重用以下推揉背腰理氣法,按顫痛點定痛法,還納扭挫抱抖法,以疏經通絡,理氣止痛。脅痛其他證型的治療,可根據兼證選用藥物,參考以下基本手法對症處理。基本手法:· 推揉背腰理氣法患者俯臥,醫者立於其側,兩手多指交叉或左右分推背部,以右脅肋為主,疊掌揉膀胱經內側線肝俞至三焦俞一段;側掌滾以上部位;雙拇指重疊分別揉右肝俞與膽俞,揉動緩慢,揉按交替,按壓沉穩,反覆操作。 搓擦痛點化瘀法單掌或小魚際肌搓背部痛點,亦可用擦法和摩法,或用展形推。· 壓顫痛點定痛法令患者深吸氣,醫者疊掌快速輕揉背部痛點,待患者呼氣時,作有節律地壓顫動作。· 推揉胸脅疏肝法患者側臥,醫者立於其後,兩手自腋中線前後分推胸脅部,疊掌揉以上部位,以右側為主。· 推揉脅下柔肝法患者仰臥,醫者立於左側,兩手交替推撫右脅肋下;然後,立於右側,疊掌推揉以上部位。· 遠端取穴利膽法醫者雙拇指同撥陽陵泉、絕骨,按壓雙太沖。· 還納扭挫抱抖法若患者為肋椎關節半脫位所致的肋間神經痛,可用抱抖法整復錯位,鎮靜止痛。令患者直立,兩手交叉抱於頸部,醫者立於其後,兩上肢環抱其雙肘,當其雙足離地時,作上下抖動,多可聽到上背部肋椎關節發出彈向。一般以每日作一次為宜。
肝膽按摩主要集中在肝經和膽經的諸多穴位上面,對於不同病徵的肝病和膽病,按摩的方法和穴位也是大有區別,對症下藥,對症按摩,這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保健肝膽按摩法:揉肝膽:3分鐘左右。手法:在肝區域用手掌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輕柔按摩,再用手掌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輕柔按摩,此為一次,反覆做三十次左右。推胸腹:2分鐘左右。手法:用手掌沿腹正中線,從劍突向下,往臍部推摩,反覆做二十至三十次。 推肝俞、膽俞、脾俞、腎俞:3分鐘。手法:用手掌沿背正中線兩側旁開1.5寸,由第十二胸椎棘突向第六胸椎棘突往上推摩。此法具有下列作用:疏通經絡;調整氣血;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肝膽,增強肝膽功能;恢復肝膽狀態正常 ;調節增強消化功能;調養消化系統。注意事項:揉肝膽、推胸腹取仰臥位,推俞穴取俯臥位;手法要輕鬆柔和,動作要不急不緩,協調有序 ;??? 肝膽區域有疼痛時,手法更需輕鬆柔和,並要加強交流,邊輕鬆交流邊推拿按摩; ?? ?要將沐浴露經推拿按摩滲透於肌膚深層,使其發揮作用。按摩肝膽理氣機法: 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面板,自上而下進行捻動,反覆操作3分鐘。 張掌,一手掌或兩手掌重疊,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橫擦3分鐘,使區域性皮膚髮熱。本法能直接作用於肝臟和膽囊,而加強肝膽的疏洩功能,使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情志調暢。 注意事項:⒈捻時要用手指腹部,對稱用力,做搓轉活動,邊捻邊移動位置。⒉配合點按背部肝俞穴和膽俞穴,效果更好。肝膽疏洩按摩 洩膽 後腰外側,腎下無肋處,上連腎中,下往外側,沿髖骨、大腿外側直下膽經絡。按摩,拇指按住後腰肋上痠軟點,順逆時針揉,沿經而下,一路揉動,直到髖骨,用拇指按揉環跳穴、大腿外側、膝頭縫隙。膽經絡脹,後肋隱隱作痛,一會即有排洩之意。 本法應對肝腎不足,膽汁淤積,無力推動,借按摩引動肝腎行氣,鼓舞膽經絡分泌之功效。 舒肝 前肋,劍突前豎徘兩指處,右手叉腰,左手沿右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完成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沿左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 這樣按摩,經絡氣沿肝經絡引動到大敦穴。同時也可以體驗到小腹沿肝經絡一線,虛寒,隱隱不適。來回上下按摩。肝氣條達,腹部一線變粗,變深。眼部反應,太陽穴氣往外鼓動,從側角清透而出。手三焦經絡反應,頭目清晰,一身和煦。然後內臟行氣。 平衡 按摩日月穴,平衡氣血。右手叉腰,左手按摩右日月穴,按照從左到右的逆時針方向按摩。18次之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按摩左日月穴,順時針揉按。內心保持溫和狀態,溫和的情緒,平靜的身心,體驗各經絡行氣。也是內驅虛寒,外透邪熱的過程。 歸原 一身平和之後,用手背交替揉命門。先左手順時針,後右手逆時針。各九次。按摩治療脅痛脅痛是指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而言,系病人的一種自覺症狀。由於肝居脅下,膽附於肝,肝膽之經脈循行於兩脅,故脅痛的發生,多與肝膽疾患有關。如《靈樞。五邪篇》上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器法時論》也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肝氣鬱結者主證兩脅脹痛,痛無定處,並常因情緒波動而增減,胸悶不暢,時欲太息,食減,苔薄,脈弦。分析肝喜條達,主疏洩,情志不暢,則氣鬱不舒,肝失條達,故見脅肋脹痛,並隨情志波動而增減;氣滯則胸悶不暢,時欲太息,太息則鬱悶略散,而覺胸悶緩解;肝氣乘刷,脾失健運,故食少。苔薄脈弦,是肝鬱之徵象。選穴肝俞、膽俞、章門、期門、肩井、環跳、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搓擦痛點化瘀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攏揉脅下柔肝法,配用遠端取穴利膽法。瘀血停著者主證脅肋刺痛,痛處不移,痛甚拒按,晚間尤重,或脅下可見痞塊,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分析肝病日久,瘀血停著,絡痺不通,氣血不暢,故脅肋刺痛,痛處不定;瘀血積聚,故入夜痛甚。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均系瘀血停滯肝經,血氣不通的表現。選穴肝俞、膽俞、陽陵泉、太沖。此型以藥物治療為主,可選用推揉背腰理氣法,推揉胸脅利肝法,遠端取穴利膽法,搓擦痛點化瘀法,對症處之。肝陰不足者主證脅痛隱隱,綿綿不休,頭暈目眩,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沉弦細或細數。分析:肝病日久,肝血虧耗,精血不足,致使血不養肝,肝絡失養,則見脅痛隱隱,綿綿不休;肝血虛,血不上榮,則見頭暈目眩;肝陰不足,虛火擾心,則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弦細數,系陰虛內虛之徵。選穴肝俞、三焦俞、章門、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推揉脅下柔肝法,配用搓擦痛點化瘀法。若脅痛為經絡阻滯型,證見疼痛較重,痛扯肩背,走竄肋下,咳嗽痛劇,可重用以下推揉背腰理氣法,按顫痛點定痛法,還納扭挫抱抖法,以疏經通絡,理氣止痛。脅痛其他證型的治療,可根據兼證選用藥物,參考以下基本手法對症處理。基本手法:· 推揉背腰理氣法患者俯臥,醫者立於其側,兩手多指交叉或左右分推背部,以右脅肋為主,疊掌揉膀胱經內側線肝俞至三焦俞一段;側掌滾以上部位;雙拇指重疊分別揉右肝俞與膽俞,揉動緩慢,揉按交替,按壓沉穩,反覆操作。 搓擦痛點化瘀法單掌或小魚際肌搓背部痛點,亦可用擦法和摩法,或用展形推。· 壓顫痛點定痛法令患者深吸氣,醫者疊掌快速輕揉背部痛點,待患者呼氣時,作有節律地壓顫動作。· 推揉胸脅疏肝法患者側臥,醫者立於其後,兩手自腋中線前後分推胸脅部,疊掌揉以上部位,以右側為主。· 推揉脅下柔肝法患者仰臥,醫者立於左側,兩手交替推撫右脅肋下;然後,立於右側,疊掌推揉以上部位。· 遠端取穴利膽法醫者雙拇指同撥陽陵泉、絕骨,按壓雙太沖。· 還納扭挫抱抖法若患者為肋椎關節半脫位所致的肋間神經痛,可用抱抖法整復錯位,鎮靜止痛。令患者直立,兩手交叉抱於頸部,醫者立於其後,兩上肢環抱其雙肘,當其雙足離地時,作上下抖動,多可聽到上背部肋椎關節發出彈向。一般以每日作一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