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27516396381

    魚訊的感應,直接影響到浮漂的反應,如何才能從浮漂的浮沉動作辯別魚的訊感應,這是值得垂釣者專心研究和問題。 調整浮漂的方法,沒有一律的規定,但要求準確,仔細研究起來,牽涉到很多原理,實在是一科高深的學問。譬如說: 一、製作浮漂的材料、方法、角度大小、體積粗細、重心及支點、中心點都不一樣,承受和浮也有別; 二、釣者調整浮漂的方法不同,承受和感應點也不一樣; 三、使用的釣線、釣鉤、號碼不同,廠牌不一,硬性、強度拉力不同,所承受的阻力也不同; 四、釣場環境不同,即使在同一池塘,其水深、風力、水流速度也會不同; 五、水溫的高低,氣壓的大小都可能影響魚兒和胃口,即使同一種魚用同一種鉺,魚兒吃鉺的姿勢動作也不一樣。 因此,要如何做精細的判斷分別垂釣者自己吃了要知道各種原理、常識外還要慢慢地去體驗、瞭解、研究才能一一分辨清楚。 據有經驗的釣者說,浮漂的最敏感點,就在整支浮漂三分之一的部委,也就是說一支全長30釐米的浮漂,從浮漂的尾漸尖量起,在10釐米的位置處(注:30釐米長的浮漂要12釐米的尾尖),是這支浮漂最靈敏的位置(大概是在尾尖在第六的第六顏色上)。 通常釣魚的人,在調整浮漂時,都才能“速成法”,有就是在還沒有上釣釣餌之前,將浮漂的載重量先調整在浮漂全長的三分之一位置,然後,使用不一枚的釣餌碰地、一枚釣餌躺地的“公立法”方式垂釣。測試水深得方法是將釣餌掛在兩支釣鉤上,投入垂釣的水中測量深度,這時候,因為已增加兩個釣餌的重量,因此水面上的浮漂就會往下沉。 如果粗大的浮漂尾尖,因為浮力強,因此下沉的刻畫目數就少;如果是實心或積細管狀的尾尖,下沉的刻畫目數就多,甚至整支尾尖都會沉下水中而小時。這也就是表示釣鉤還沒到底。只要將浮漂固定點,用手輕輕向上一次一次的移動,直到兩支釣鉤已管深釣餌,而浮漂的尾尖也剛好露出水面三分之一(第六目)時,就可以開始垂釣。 然後再依照漁汛的感應,配合浮漂的婦嬰,將浮漂再往下移動,使浮漂的尾尖刻畫目數減少,直到釣到魚為止。 我們在魚池垂釣。通常都會在池畔聽到一些釣友的對話,詢問有關調整副的事情,如:“老陳你空餌試幾目”釣幾目?”、“我空餌試六目釣三目”、“我空餌試五目釣二目”、或“我空餌試四目釣二目”等等,其實這些簡單的速成法,只是一種“大概的調整”而已。 因為每個人使用的浮漂長短、大小、粗細、輕重不同,長三使用的浮漂是30釐米長,可以調孔之餌六目釣三目,但是裡四使用的浮漂是21釐米長,如果也依照同樣的方法調整,所承受的浮力和感應一定不一樣。因此,在調整浮漂時,一定要先了解浮漂的效能再做調整與修正,小心觀察研判,才能精密地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分辨浮漂的浮沉動作,把握機會適時揚竿拉線釣魚,這些都要具有或的視力、正確的判斷、豐富的應驗和快捷的反應動作,才能得心應手。 浮漂的上浮或下沉動作,與調整的方法有極大的關係。魚兒在吃餌之前都相當謹慎,往往會先用尾鰭把餌頂撞一兩下,試試是否尤為先,然後再以嘴唇試探,在吃餌的時候,絕不是張口吞食,而是像嬰兒吃奶一樣的吮吸。 因此,如果魚兒吮吸上面的釣餌時,由於釣餌與浮漂成直線狀,兩頭拉得緊緊的,如受到外物的碰撞或吮吸,腦線比上面的釣餌腦線較長,延長部分鬆鬆地躺在地上,當外來的力量加之於釣餌時,釣餌會有規律地跳躍,延長出來的腦線很自然向上太抬高。因此浮漂就會向上浮,形成不同的反應。 因此一些有經驗的釣者,在綁鉤時都會把金色的鉤子放在上面,黑色的鉤子放在下面,以便觀察魚兒吃餌次數是上面的鉤較多或下面的鉤較多,作為調整浮漂深淺的依據,及是否使用“共立法”或“單立法”的方式垂釣的參考。 以一般情形而論,魚兒把兒系如嘴唇內,如果發現餌中還有其他“東西”,馬上就會吐出來。 釣魚的人必須要在魚兒把餌系如最內嘴內,剛要吐出來之前的那一剎那間,揚竿拉線釣魚才能成功。太早了,魚兒還沒有進入唇內;太遲了,魚兒已被魚兒吐出來,這樣都釣不到魚。視力好,反映快的人,配合豐富的垂釣經驗,都能得心應手、操作自如。不過也有失守的時候,如果釣餌太應,釣鉤不牢,與掙扎幾下子,便脫鉤而去。 有時發現浮漂向上急升或往下猛沉,那是魚群的身體觸到釣線,所以十拉九空,最都也只釣到一片魚鱗而已。 所以,當魚兒嘴唇試探釣餌的時候,浮漂就會很明顯地表示魚汛的感應,靈敏的浮漂就會朝水面上升,或向下面沉一點點,或輕輕搖一下,回一下。 這時你必須提高警惕,手握竿柄,眼睛盯住浮漂尾尖,全神貫注地等待下一個動作。當第二次看到浮漂尾尖下沉或向上浮出半目、一目或二目,即使很輕微,只要有一點點動態,也就即刻運用腕力,地揚竿,將魚鉤住。 釣魚時,浮漂的動態,隨天氣的變化改變。 只要浮漂在動,就有釣到魚的希望。有時候浮漂尾尖在水面上,很明顯地下沉或上升,連連揚竿去釣不到魚,表示揚竿的時間部隊,或是小雨苗在戲耍水底的釣餌,只有使浮漂的上升或下沉次數增多多兩三次或四五次時,再選擇比較突出的反應揚竿就可。如果遇到氣侯不良,池內的空氣稀薄,魚兒懶散倦怠得不喜覓食,水面的浮漂雖然傳來魚汛的感應,但是連連揚竿還是釣不到魚。 這時候就要將往上或向下移動,使釣餌的位置、層次改變。如果這樣還無法成功,就要將浮漂的重量增加,加上一小片鉛皮,使浮漂的尾尖在未掛上釣餌之前,將它調整到第三目的刻畫上。推掉時從露出三目開始試驗,或露出水面四目使用,這種調整法叫做“超載”釣法。 因為天氣不好,水中氧氣不足,魚兒不太活躍、吃餌時很細心,在吃餌前必須將釣餌玩弄很久後,才會上鉤,而你的揚竿動作又快,耐不住一浮一沉美妙動態的誘惑,只得以此法垂釣之一支標準的浮漂,在正常情況下使用,不管是以“共立法”或“單立法”方式垂釣,當釣餌入水之後,在一分鐘左右,釣餌就會漸漸地溶化,漂也會慢慢地上升,等到兩枚釣餌都劃掉了,浮漂便全部露出水面,只要你稍加觀察,能分辨出來,那一種情形是魚兒在吃餌,哪一種情形是魚兒在水中自然溶化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間諜中毒案,美國第二輪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這是待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