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uh23333
-
2 # 軍武最前哨
1979年12月24號,喀布林國際機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000多名蘇聯士兵和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一局面也意味著蘇聯正式拉開了武裝入侵阿富汗的序幕。兵力投送一共持續了兩天,出動大型運輸機達240架次。
作為當時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蘇聯在完成運兵的次日晚間就對阿首都的主要政府機構完成了佔領,阿富汗最高領導人哈菲佐拉-阿明也被蘇軍當場擊斃,而大量的阿政府軍也選擇繳械投降、放棄抵抗。
隨即,蘇聯將早已選定好的傀儡巴布拉克-卡爾邁勒扶正,但此時的阿富汗仍盤踞著許多堅持抵抗的反政府武裝。於是在1980年,蘇軍將軍事行動的重點放在了打擊反政府武裝上。
但蘇聯的清剿行動並沒有挫敗阿反抗武裝,反而促使原本分散的勢力迅速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更為統一的抵抗蘇聯武裝聯盟;與此同時,這些反抗武裝還得到了包括美國、沙特、巴基斯坦、埃及等國在內的軍事援助,極大的提升了他們反蘇的決心和實力。
從1980年到1986年初,蘇聯已經累計向阿富汗投送兵力達12萬人,另外還有約7萬人的卡爾邁勒政府軍協助,但卻始終無法剿滅反抗勢力。而此時的蘇聯也已疲態盡顯,最終不得不同意透過政治對話解決阿富汗問題。
在歷時九年的阿富汗戰爭中,以失敗告終的蘇聯不僅付出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而且還有12000餘人死亡、35000餘人受傷;外界也普遍認為:正是這場戰爭,為蘇聯後來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眾所周知,蘇聯入侵阿富汗主要是受到了勃列日涅夫所謂的“有限主權論”的引導,但此時的蘇聯經濟由於受其保守改革的影響而持續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對蘇聯承受戰爭投入的能力造成了嚴峻的挑戰。
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蘇國家的援助和支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他們的金錢和物資給阿富汗的反抗武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且蘇聯有限的兵力也很難完全封鎖阿富汗游擊隊的活動,他們可以輕鬆的進出伊朗或者巴基斯坦,使得蘇聯的清剿行動很多時候都無功而返。
也正是這些錯綜複雜的內外因素:國際社會將其孤立、自身能力外強中乾、反蘇國家從中作梗、阿反抗武裝堅韌不屈,最終讓蘇聯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變成了一場遙遙無期的消耗戰,敗走也成了必然的結局。
-
3 # 廣雅君觀世界
1979年末蘇軍剛開始入侵阿富汗時,蘇聯領導人告訴蘇軍官兵說他們去阿富汗的使命是去幫助阿富汗人民搞建設以及打擊美國的僱傭兵。可蘇軍官兵真到阿富汗後發現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蘇聯是在侵略阿富汗!隨著不斷有換防回國和負傷回國的軍人將阿富汗戰爭的實情帶回蘇聯國內,導致蘇聯國內開始出現了二戰結束後的首次反戰風潮,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士兵母親委員會”來號召人民反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一些青年甚至抵制徵兵。此情此景與越南戰爭中美華人民抵制越戰非常相似。國內的反戰運動對在阿富汗作戰的蘇軍產生了很大影響,一些士兵士氣低落甚至投降阿富汗游擊隊。
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後,由於阿富汗人民組織了不少游擊隊起來反抗侵略軍,使蘇軍很快便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中,而蘇軍面對神出鬼沒的阿富汗游擊隊顯然缺乏較好的應對方法,加上一些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向阿富汗游擊隊提供了支援,以及穆斯林國家紛紛聲援阿富汗,蘇聯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其國際威望大大降低。主要是蘇聯與穆斯林國家及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嚴重惡化了。
同時,由於阿富汗戰爭持久化,導致蘇聯用於戰爭的開銷越來越大,有時一天的消耗就達1400多萬盧布,加上蘇聯同時又要與美國爭霸,巨大的軍事開支使蘇聯不堪重負,根本騰不出足夠的物力財力發展經濟、提高民生。於是蘇聯國內要求從阿富汗撤軍的呼聲越來越高。
到戈爾巴喬夫上臺時,蘇軍在阿富汗陣亡已達1萬多人,但他們面對的阿富汗游擊隊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更加壯大。而蘇聯面臨的巨大國內和國際危機使它實在很難堅持在阿富汗打下去了。萬般無奈之下戈爾巴喬夫只得決定從阿富汗撤軍。至1989年2月中旬,蘇聯駐阿富汗軍隊全部撤退完畢,這場噩夢般的戰爭才終於結束。
與美軍在越南相似,蘇軍經常可以打敗阿富汗游擊隊,但蘇聯到底還是扛不住國內外的巨大壓力而不得不撤軍。從很大程度上講蘇軍並不是真正敗在了阿富汗游擊隊手上,而主要是敗在自己手上和國際社會施加的壓力上。
-
4 # 林哥講武堂
戰爭的勝負不是由傷亡人數決定的,沒有定律說贏得一場戰爭非得傷亡多少。戰爭的勝負由無數的因素共同決定,傷亡數字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如果你比較一下蘇聯入侵阿富汗和美國入侵越南這兩場戰爭,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強大的一方几乎贏下了每一場戰役和戰鬥,卻輸了整場戰爭。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要服從於政治目的。
美國入侵越南,妄圖推翻北越政權。縱使戰場上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但北越終究能苟活下來。因為美國忌憚中國政府的反應,地面部隊始終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這就使得北越有一個相對安全的後方,從而得到中國的源源不斷武器彈藥支援。
蘇聯入侵阿富汗,表面上看是控制了阿富汗全境,但是廣大的農村依舊是反蘇游擊隊的天堂。如果僅僅是隻有游擊隊,蘇聯或許能將他們全部剿滅。可是游擊隊背後站著一支反蘇勢力:美國情報和毒刺導彈、中國的輕武器、中東財團的錢和巴基斯坦的庇護。
滿天飛的毒刺導彈讓蘇軍直升機損失慘重不敢低飛,中國的火箭彈、迫擊炮、地雷和56衝是游擊隊的最愛。就算是戰鬥失利,往巴基斯坦境內撤退就是了,修整幾天捲土重來,蘇軍敢越境嗎?
如此,蘇軍雖然傷亡人數不難看,但是反蘇的星星之火卻永遠也撲不滅。
而戰爭就是燒錢機器,每年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投入。越南戰爭打了十幾年、阿富汗戰爭打了八年。兩個超級大國都支撐不住了,於是扯呼。雖然耗費巨大,但是家底厚實的美國倒沒有傷筋動骨。蘇聯就不一樣了,經濟不景氣,政局動盪,這場戰爭居然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覆列表
沒有達到使阿富汗人屈服的目的。而且八年多的戰爭使蘇聯的國民經濟狀況捉襟見肘,這也是導致蘇聯垮臺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