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來讀歷史

    大漢留侯姓張名良字子房,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張闢疆。公元前187年,年僅15歲,已官至侍中。這一年漢惠帝劉盈逝世,他看呂太后"哭而不泣",就建議丞相陳平迎合太后之意,拜外戚呂臺、呂產等為將軍、大臣,以免殺身之禍。另一個兒子張不疑,則繼承父親的侯爵。至公元前175年,不疑因參與謀殺原楚國的舊貴族,被判處死刑,削奪留侯國爵。用了很多錢財贖罪,才勉強保有一條性命。此後,留侯世家中道衰落百餘年。   張不疑也有兩個兒子,長子張典,次子張高。典生默,默生金。張氏家譜稱張金官至大司馬,但史書不見記載。金生乘(字千秋),當時正是漢宣帝時代,元康四年(前62),朝廷下詔張乘,賜為陽陵公,令"復其家",世家之風才開始稍稍振起,於是遷居陽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張乘之子張高,官至侍中 。張高有五個兒子:張壯、張攢、張彭、張睦和張述,他們除張壯外,分別遷居河北、南陽、吳郡、沛國,留侯世家邁開了其遷徒、拓展、推向黃河以南的第一步。   與從事政治活動的張典不同,張高這一支歷經張迪(亦作通)、張無妄、張皓、張大順四世,到第五世張道陵,則由儒家而變為道家。他追尋先祖張良辟穀、導引之跡,開闢了一個神仙世界,成為影響後世極大的天師道始祖,也就是道教的創始人。 留侯世家人丁興旺,西漢後期其子孫就分家析產,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遷徙。每一次分家都意味著舊的居留地得到了極度的開發,每一次搬迂也總預示一塊新的土地的開墾。他們拜祭祖宗,告別親友,懷著創業的宏願,帶著成家的歡心,走向神州大地。留侯子孫指向東南,依依不捨向江東,落業水鄉400年。 留侯子孫到陽陵公張乘,始居封地陽陵縣(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張乘的兒子張高生了五個兒子,舊有的地盤已容不下眾多的兒孫,於是除留下張壯守居之外,其他四人都遷往新的地區創家立業,張贊遷往河北,張彭遷往河南南陽、張述返遷留侯故地沛國(今江蘇沛縣),張睦遷吳郡(今江蘇蘇州)。 張睦遷居吳郡,始向東南地區邁出第一步,但他的兒子張況就北遷襄國(今河北邢臺市)。張況有兩個兒子,次子張協留守襄國祖業。長子張款遷居汲郡(今河南汲縣),稍稍南移,而張款之子張禹又移居襄國。張禹的孫子張存不願做官,隱居吳江(今江蘇吳江縣)橫山,並在他兒子張鎮這一代定居下來,不再北遷。從張睦到張鎮,傳7世,轉居數次,始落業江東。而張歆的弟弟這一支,雖遷清河(今河北清河)、魏州昌樂(河南南樂縣西北),但傳到唐代歷12、13世,出了張文灌、張錫叔侄兩個宰相,還是在武城(今屬山東),而不曾南下,因此,張鎮往上7世,可以叫做依依不合向江東的時期,反映出張姓先民們對北方土地的眷戀。 一旦立足江東、張姓先祖就發現清水秀更宜人、他們在吳江這個水鄉一住就是十代(包括張存、張鎮兩代),自東漢後期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代到唐初近四百年,到第十五世祖張嗣宗,才從吳江南遷到崑山(今上海 松江西北)拓展。張嗣宗官至唐朝國子監祭酒,是主管全國教育的最高行政長官。他有11個兒子:震、濟、謙、遜(一作巽)、律師、 小師、統師、豐、仁彥、師理、道師,是個多福之人。子孫太多,生存空間有限只得向新的地區擴充套件。但他們已習慣於水鄉生活,不願走得太遠,除老二張濟之外,十兄弟都在崑山附近散居,始終沒有離開長江三角洲地區。 西進組曲:當其他兄弟散居長江三角洲時,張濟夫婦帶三個兒子告別宗祠,毅然南下數百里,溯錢塘江西上浙江金華,看到蘭江兩岸山色迷人,就在蘭溪安下家來。張濟因此也就成為蘭溪張氏之祖。也許是繼承了父親的開拓精神,張濟的大兒子張扛辭掉饒州刺史之後,又沿新安江西進,越過白際山,來到黃山腳廠的新安赫山鎮(今安徽祁門縣城)安家落業。張遼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潤朝之子寶齡和小兒子游朝之子龜齡都任職金吾衛將軍府。後來龜齡改名志和,罷官之後。自號元真子。過起了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兄鶴齡怕他遁入空門當和尚,只好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東門外幫他砌了一套房子,讓他與秦少游等名士交往吟詩,自己則帶著子侄仍居祁門老家。他們與金吾寶齡的子孫,一直拓 荒繁衍於祁門、休寧、旌德、績溪、黟縣、涇縣、翕縣、貴池、婺源、德興、樂平、鄱陽、浮樑等地,即今安徽南部與江西東北的青山綠水之間,時至今日,這一地區的張姓人氏大都是蘭溪始祖張濟的後裔。 也許是皖南贛北的山水太誘人了,張氏子孫東返浙江之程競歷近五個半世紀,到明代末年才完成。據清乾隆六十年蘭溪《張氏重修族譜重修譜系考》記載,第二十六世祖張英雄曾率妻子東返婺源金華(今屬浙江)石門塘,其子張成業又遷常山音鏗報效裡(今浙江開化)。張成業有四個兒子,其他三個兒子留居浙江,但第二個兒子張榮又西遷今安徽休寧郟溪,傳十八代,到第四十六世祖張宏範始東返故里蘭溪。此後宏範子孫遂落業於蘭溪、金華、建德等地區。 張高、張無妄、張浩、張大順、張陵(張道陵)一支的源流就更加明晰可考了。張道陵是留侯張良八世子孫,號稱第一代天師,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最早創始人。他在東漢後期放棄入仕,開創了著名的“五斗米道”,這是一種集宗教、社會組織、軍事集團特色於一身的組織,死後法位傳給兒子張衡(第二代天師),張衡再傳張魯,也就是三國時候著名的政治和宗教雙重領袖漢中王張魯。張魯投降曹操後,張氏在曹魏顯貴,從漢中遷出。張魯的兒子第四代天師張盛南遷到今江西鷹潭的龍虎山,從此定居下來,一直到1949年,“張天師”之位世襲,五斗米道也發展為天下玄門正宗“天師道”,歷代天師的傳承源流有《漢天師世家》宗譜明確記載。張天師世家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而深刻,從唐朝開始受官方冊封,成為與孔子後代“衍聖公”相併列的世代布衣尊爵。宋代開始敕建天師府,歷代相延不衰,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與曲阜孔府成為華夏延續兩千年的兩大世家,一道一儒,有“南張北孔”之稱。 1949年,第63代天師張恩溥離開千年龍虎山法壇遷去臺灣,另立天師府,於1969年在臺北逝世。張恩溥有子女留在大陸,由於訊息斷絕,逝世時將天師法位傳給當時在他身邊的堂侄張源先,號稱第64代天師。張源先天師如今還健在,曾到江西龍虎山參與重大宗教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代的軍隊和古代的軍隊交手,拋開現代化武器,只憑冷兵器,誰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