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985139966

    北宋楊家將,史載確有其抗遼之事,但人及事與傳說(演義)有所出入。一,北宋初年,宋太宗主要一是收復被小國割據城地,二是抗遼的侵擾,所以重視有能力的臣,將。而在北漢長年守邊與遼軍作戰的名將劉繼業,被遼稱"角戰三十載"的名將,此人原名楊崇貴,因被北漢名臣劉崇賞識重用,收為義孫,改名劉繼業。宋太宗慕名將他們召順後。賜劉繼業為左領軍大將軍,並改回原姓,叫楊業。因其遼人都懼與作戰,因被揚業屢敗,所以楊以功晉升為雲卅觀察史。二,後耒,在討遼(並無雙龍會,金沙灘記載)的一次大戰中,楊業因上表作戰計劃被否定,導致戰敗被俘,不屈而絕食三日死亡。有記載他的兒子,老大延玉同父戰死,其餘除楊延昭外,宋史記共七子中五子分別為延後浦,訓,瑰,貴,彬。其中楊延昭最受重用,他與他三子楊文廣,與父楊業一樣三代守邊,使遼人生愄,故有保宋忠良楊家將之說。因此從太宗,真宗到英宗對楊家三代都是看重的。三,其它演義傳的穆掛英,揚宗保,無其人。佘太君,有記只是楊業妻,並無百歲掛帥之實。至於延昭叫六郎,原記為業的六子,現有考證為老大,因遼人信北斗七星第六顆最利害,故稱能戰的延昭為六郎。再有反派潘人美,原形為潘美,同楊業同為大宋良將,而害楊業的,確有叫王侁的,勢利小人,但也因官小,暗中使壞,還達不到害如賜死岳飛那樣程度。以上是有記載的宋史關於楊家將的實情。

  • 2 # 梅園布衣

    據《宋史》和《遼史》記載,楊家將以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三人為主要人物,其他人均無重大建樹故只是一般介紹而已。這三人在宋朝為將時間是公元979年至1014年。而北宋滅亡是1127年,此時,楊業之孫楊文廣也於1014年病逝。

    楊業原為北漢軍事將領。979年,宋太宗征伐北漢時,想方設法得到這位名將。後來,楊業鑑於形勢勸北漢皇帝劉繼降宋,結束割據,歸於一統。宋太宗非常高興,任命楊業為右領軍懷大將軍,繼而為鄭州剌史。在宋期間,主要任務是抗擊遼國,屢建戰功,遼國深為懼憚。

    986年,在宋太宗收復燕雲十六州期間,楊業為副主將。在掩護群眾撤退過程中,兵馬都監王侁督楊業斷後迎敵,楊業奮力衝殺,因失於主將潘美、王侁的接應,兵敗被俘,拒不投降絕食而死。

    楊延昭,楊業之子,生於958年,卒於1014年。楊業率軍攻應、朔等州時,楊延昭二十九歲。父死後,延昭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先後在景州、保州等地抵禦遼侵擾,威震邊庭,宋真宗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楊延昭本為楊業長子,遼華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因此把楊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所以稱他為楊六郎。1014年病故。

    楊延昭之子楊文廣,生於999年,1014年病故。他是楊延昭第三子。先後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為將戍邊,主要抵禦西夏國的侵擾。

    1074年,宋遼邊境再起爭端。時任定州路副都總管的楊文廣向朝廷提出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覆,楊文廣便於當年的十一月病逝,享年75歲。他死後,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北宋滅亡時,楊家的主將均已不在人世,不可能再履行保衛宋朝的職責了。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正史對楊家將的記載不多,楊家將的故事多為文人與民間人士的戲說。楊令公原為北漢將領,北漢被宋朝滅掉後,楊令公因才能卓越,被大宋重用。楊家將歷經幾代,奮力抗遼保宋,忠勇可嘉,為大宋臣民所景仰,所以楊家將成為了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故事演義。

    事實上當年遼國無意滅宋,只是想凌駕於宋朝之上,敲詐宋朝一些財物而已。而宋朝卻想收回曾經的中原故土幽雲十六州,由此就產生宋遼在戰略目標上的衝突,引發了長期的宋遼大戰,使得楊家將浴血疆場。但是最終宋朝還是失敗了,只能按遼國的意圖,締結了“澶淵之盟”,每年奉送遼國豐厚的財物。由此可見一國之興衰,主要在於決策層,一旦決策失誤,邊關將士再忠勇,也是於事無補的。從這個層面上講,楊家將的血,大多都白流了。

    當北宋亡國時,楊家將的家道已沒落,楊家將的後人已經消失在歷史的視野之中。即使楊家子孫,依舊武藝高強,依舊精通兵法,但是不在其位,就不謀其政。對於北宋的滅亡,也是有心無力。

    說到底,北宋滅亡的原因,一是亡於國家戰略的判斷失誤。二是官員選拔制度過於重賢重德,而過於忽視個人能力。

    金國滅北宋,也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之所以北宋最終被金國滅掉,是北宋對自身與金國的能力,作出了錯誤評估,從而導致北宋作出了錯誤的戰略判斷,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結果。即使當時楊家將的子孫還在,還能手握重兵,也無法挽救北宋。國之存亡,在於政而不在於將。

  • 4 # 狄飛驚

    正史中沒有記載北宋滅亡時的楊家將,因為楊家將早已銷聲匿跡。

    我們如今熟知的楊家將是民間演義出來的,演義不是歷史,而是文學藝術創作,以《楊家將演義》為代表的系列演義作品,對正史上的楊家將進行了極為誇張的渲染,使得楊家將成為一個最為人知的將門世家,甚至超過岳家軍、戚家軍的名頭。

    正史上的楊家將只有三代,每一代只有一個代表人物。

    1,初代楊家將是楊業,活躍在宋太宗時期,主要功績是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抗遼,被契丹人稱為“楊無敵”,他在演義中的事蹟倒是和正史差不太多,只是他並未“撞死李陵碑”,而是被契丹包圍後,力竭不支被俘,但被俘後誓不投降,絕食三日而死。

    2,二代楊家將是楊延昭,楊業的長子,活躍在宋真宗時期,主要功績是在河北一帶抗遼,備契丹人稱為“楊六郎”,意思是楊延昭像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一樣英勇,是自己的剋星。

    3,三代楊家將是楊文廣,楊延昭的兒子,活躍在宋仁宗時期,主要功績是在西北抗擊西夏,以及參加南征,他的事蹟跟正史差別最大,沒有演義中的幾十個大小老婆。演義中把楊文廣寫成楊延昭的孫子、楊宗保的兒子,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岔輩了。

    正史中的楊業和演義中一樣,有7個兒子。

    但除了次子楊延玉戰死,長子楊延昭成名以外,其他5個兒子都籍籍無名,他們靠著楊業蔭補入仕,擔任的都是很低階的武職,但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因此寸功未立,歷史上沒有留下他們的事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hanel哪個口紅色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