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下來讀點書
-
2 # 使用者4100396789530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七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馬詩二十三 其五》
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壯士篇》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
大漠西風急,黃榆涼葉飛。---《塞上曲》
東連華嶽三峰小,北擁蕭關大漠平。---《六盤山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薊中作》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讚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詩人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也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描寫了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願望。
《發白馬》
唐代:李白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
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
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
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此詩歌頌的是中原漢族政權的一位將軍發兵出征,討伐胡兵,大獲全勝後,刻石勒功,肅清邊患,使邊民過上太平生活。全詩分兩段。“朝那”以上為第一段,寫發兵攻伐。首二句寫發兵行軍,旌旗逶迤,渡過黃河。“簫鼓”四句寫軍隊聲勢浩大,簫鼓響徹山川,如同大海波濤,屋瓦為之震動,將士士氣高漲,歌聲嘹亮。第二段描寫了戰勝後的局面。“倚劍”二句寫戰勝勒功,烽燧戒備森嚴。“蕭條”二句寫邊地和平景象。末二句寫掃清邊患後,收兵束甲,不再用兵。手筆大氣磅礴,令人印象深刻。
-
3 # 溫州閒事伯
有關“戈壁”的古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七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馬詩二十三 其五》
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壯士篇》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
大漠西風急,黃榆涼葉飛。---《塞上曲》
東連華嶽三峰小,北擁蕭關大漠平。---《六盤山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薊中作》
-
4 # 甜寵小說大合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薊中作》
長驅千里去,一舉兩番平。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採桑》
回覆列表
有關“戈壁”的古詩有:
1、《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2、《從軍行》
唐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Murano終不還。
3、《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全優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4、《馬詩》
唐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5、《詠懷古蹟》
唐 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相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