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逍遙1906

    法正不死,阻止東征後。劉備繼續沉迷於對關羽張飛的思念中,借酒消愁,縱情聲色。法正吳懿等益州官員逐步獲得大權,繼續排擠荊州集團,元老集團的糜蘭孫乾簡雍等相繼謝世後,劉備也抑鬱而終。法正聯合高定朱褒雍凱等益州豪強先發動政變,一舉清除諸葛亮等荊州外來戶和元老系遺留部分,立阿斗為傀儡帝。數年後再廢帝滅吳氏,法正稱帝。

    魏吳以廢帝為各攻入西川,蜀漢亡。

  • 2 # 蘇信維176

    法證不死劉備在前期會有一個好幫手,慢慢的事業也會發展平穩一些,另外一個就是如果法正在的話可能他會勸動劉備不發動伐吳戰爭。原因第一個是劉備伐吳根本原因不是為了關羽報仇,做到帝王事業時候的領導很難再為兒女情長去影響大局,藉著為關羽復仇這個旗號可以讓全軍同仇敵愾,又能為自己爭取人情之名,其主要目的是奪得荊州消除隱患,另外補充一句如果劉備稱帝后並一統關羽張飛下場未必會好,中國式帝王是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坐天下這一點可以參考他老祖宗劉邦。原因第二個諸葛亮去進諫劉備會有很大牴觸心理,原因諸葛瑾在東吳集團做高官並且已經是進入核心圈的人,不排除有近親的嫌疑。這些綜合原因會肯定法正不死可能會不發動伐吳戰爭。另外劉備會慢慢清除諸葛亮等元老的勢力,達到和益州集團官員相等差不多為好,這樣啊鬥上位就不會像對待諸葛亮那樣依靠了,啊鬥並不傻,他只不過一直沒什麼實權而已。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法正的存在對劉備的作用,相當於郭嘉和荀攸加在一起對曹操的作用一樣大,劉備一生最趣味相投的謀士不諸葛亮,也不是龐統,而是法正。

    法正這個人存在最關健的作用就是他能猜中劉備的心思,並且為劉備達成心願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計劃,最終讓劉備的心願成為現實,如奪益州,取漢中,法正功不可沒。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從某種意義上說,法正就是劉備的知已,亦是劉備的國士,劉備入川,就是法正迎接的,之後法正一直跟隨劉備,對付劉璋,雖然法正身為劉璋部下,有賣舊主求新主之疑,但在那個亂世中,能者居之,弱者遲早會被淘汰,就算沒有劉備,還有其他人。

    奪取益州後,法正出於現實考慮,向劉備建議了一系列劉備不願意做但政治上完全正確的事,如迎娶吳懿的妹妹、劉璋的寡嫂吳夫人為妻,這是穩定東州人士,安撫人心的政治聯姻,劉備聽從了。

    法正還向劉備建議重用名士許靖,許靖可是月旦評的創始人之一,好清談,重浮誇,而這正是不愛讀書的劉備所厭惡的,法正曉之於理,許靖可是當世名士,弄個虛名供奉起來,可招攬天下名士來投,政治上完全正確,劉備聽從了。

    法正還向劉備建議了漢中策,這一政策正是法正敏銳的捕捉到曹操在拿下漢中後,卻沒有一鼓作氣拿下益州對形勢作出的正確判斷,法正向劉備建議:曹操沒有乘勝進軍益州,一定是他的後方出了問題,現在夏侯淵和張郃留守漢中 ,以他們的才能是不足以守住漢中的,這正是我們攻打漢中的好機會,拿下漢中後,上,可以討伐國賊,尊崇漢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以固守要地,作持久戰。劉備還是聽從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劉備在法正的協助下,成功斬殺夏侯淵、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法正的建議不僅劉備願意聽,而且都變成了現實。

    可惜的是,法正英年早逝,在漢中之戰結束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法正去世後,劉備非常悲痛,並且給了劉備時代唯一一個賦予大臣的諡號給法正,被追諡為翼侯,翼是輔佐,幫助的意思,可見劉備對法正的定位就是輔佐幫助我的人。

    如果法正不死,會如何呢?

    眾所周知,在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220年的年初,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奪去,劉備勢力徹底退出荊州,劉備震怒之下,發動夷陵之戰,如果法正在世,會是什麼態度呢?

    法正的態度就是支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沒有錯,一點毛病都沒有,錯的只是劉備失敗了,如果劉備勝利了,那麼歷史就將改寫。如果法正不死,輔佐劉備打夷陵之戰,那麼劉備必然不會如此慘敗。

    夷陵之戰劉備都打到了夷陵,雙方在這個地方僵持,劉備棄船上岸,並在林中紮營,才被陸遜抓住機會,以水軍繞到劉備身後,再以火攻成功擊潰劉備的軍隊,換成法正,是可能會讓陸遜得逞的,那麼雙方就繼續拼智謀及實力。

    只要劉備不中陸遜的計謀,再輔以其它手段,派人聯絡荊州舊部,在後方起義,再分兵繞過夷陵攻打南郡,將戰火燒到南郡,那樣的話,陸遜就守不住,就可能退往江陵城,劉備繼續前進,就會形成圍城戰。

    一旦形成圍城戰,雙方就打不起來了,因為魏國曹丕必然動手搶奪南郡,三方大戰一觸即發,法正建議硬逼孫權議和,讓孫權讓出江陵城,回到襄樊之戰前的局面就議和,否則就開戰,孫權出於抗衡曹魏的現實威脅,只能讓出南郡。

    因為孫權不可能真正投靠曹魏,暫時投靠曹魏也只是權宜之計,如果雙方繼續僵持下去,那誰也得不到好處,迫於現實壓力,孫權讓出南郡,保住江東,有何不可,孫權是政治人物,懂得怎麼儲存自已和獲取政治利益。

    一旦劉備解決了荊州事宜,與孫權議和,那麼就會繼續北進的戰略,有法正在,劉備必然繼續從漢中對曹魏進行突然攻擊,但是需要尋找一個有利時機,這不僅取決於時機,也取決於劉備和法正的壽命,畢竟人都有一死,不可能永遠不死。

    以諸葛亮為丞相,以法正為首席謀士及尚書令,兩人共同輔佐劉備,這可以算是蜀漢集團的最強陣容了,待戰機一出現,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大軍出漢中,兵分兩路,一路從祁山出上邽,切斷曹魏與隴右的聯絡,一路從斜谷出陳倉,阻擋曹魏來自長安的援軍,戰略就是法正的漢中策,蠶食雍州、涼州,阻擋曹魏援軍,拿下隴右,再乘勝向西攻擊,將長安以西全部納入勢力範圍。

    第二步就是攻打長安。

    第三步就是出潼關,進攻洛陽和許昌。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劉備能取得多大的成果,還在於他的壽命能活多長,公元223年,劉備已經63歲,如果還能活十五年, 就能看到統一天下的那一天,當然了,法正與諸葛亮要一起活著,才有可能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到農忙季節了,哪些事能引起你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