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至知

    二戰後,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大佔領國分割槽託管,進入冷戰後,美英法三國將所佔領區合併成立聯邦德國即西德,蘇聯在佔領區成立東德,德國成為東西方對峙的最前沿,但是兩徳人民的感情卻從未中斷,由於西德佔據德國大部分的工業區,所以經濟日益發達,東西德的差距也日益增大,進入八十年代蘇聯改革陷入死衚衕,以科爾為首的聯邦德國政府加快了促進兩徳統一的步伐,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兩國交流和融合。終於在1990年兩徳統一,這是繼1871年郫斯麥統一德國後的又一次統一!

  • 2 # 使用者55213537977

    眾所周知的是,二戰結束後,盟軍佔領德國全境,美蘇將德國一拆兩半,成立了由蘇聯扶持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西德和美國扶持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東德。隨即德國分裂,並隨著冷戰愈演愈烈,柏林牆高高豎起。

    但是1990年8月,柏林牆倒塌,兩德和平統一。其實德國統一也是國際環境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1.因為蘇聯90年已經不行了。支撐東歐的力量垮臺,留下巨大的力量真空。如果蘇聯還在依舊強大,北約華約兩大陣營對立,是絕對不可能統一的。

    2.兩德的統一是以東德併入西德的,歸根結底是沒有阻撓力量了。已經不存在以兩德為前沿的對抗了。所以兩德可以統一。

    3.兩德本身內部是認同統一的。不存在政府間的巨大分歧。

    4.東德西德是二戰之後的產物,他們本身是二戰策源地。是戰敗後的結果,並不是人為分開的,二戰結束分割槽佔領法西斯思想清除徹底,民眾覺悟高。

  • 3 # 小東北每日雜談

    二戰之後德國統一主要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

    內因:70年代勃蘭特上臺後,推行“新東方政策”承認兩個德國存在,但不是兩個獨立的國家,淡化政治因素,強調民族的同一性,鼓勵雙方民間貿易往來。80年代後期科爾政府上臺,推行民族化的完全統一政策,兩德人民來往愈加頻繁,高層互訪也越來越多。

    下圖為勃蘭特華沙之跪

    外因:首先蘇聯方面戈爾巴喬夫對東歐政策的變化導致東歐國家相繼放棄社會主義制度,東歐的政局變化為德國的統一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下圖為戈爾巴喬夫

    其次在美國看來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是美國民主政策的勝利。因此美國支援聯邦德國統一,但是美國需要控制德國統一的程序使之符合美國的利益需求。

  • 4 # 一點點歷史

    德國戰敗後,其本土被分為“四大權利國”佔領,分別是英國,美國,蘇聯,法國,他們組成了“盟國管制理事會”,實現對德國的佔領和控制。1949年,美、英、法三國將他們的佔領地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為西德,隨後在蘇聯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

    雖然是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兩個政權,但是都有很多國家承認其地位,所以1973年東德和西德同時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加入了聯合國,並且東西德的領導人也簽訂了協議,互相承認了對方的政權。

    說到東德和西德,柏林牆始終是無法逃開的話題,柏林牆的全稱是“反法西斯防衛牆”。在東德和西德建立後,柏林實際上成為了西德的一塊“飛地”,但是按照波茨坦公告,美英法實際上控制著柏林西部,為了防止東德地區的人口逃向西柏林,所以修築了柏林牆,將柏林一分為二,而柏林牆也成為了冷戰的重要標誌。

    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東西方關係的緩和,兩德的統一已經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預言,“德國將在10年內實現統一”,可是德國的統一速度卻大大超出預料。

    1989年11月,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緊接著1990年,民主德國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聯邦德國。同年5月,兩德在波昂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

  • 5 # 胡周嬌

    美英法蘇對德國統一的態度

    在德國統一問題上,美、英、法、蘇原佔領國持有不同的立場和態度,歐洲主要大國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明確反對德國的統一,她認為,“統一的德國將導致戰後邊境的改變。”應該知道,英國的外交是三環外交:第一環是英聯邦國家的外交;第二環是英國與美國的特殊關係;第三環才是英國對歐洲關係。英國對歐洲關係是若即若離的,它畢竟遠離歐洲大陸。歷史上英國希望歐洲保持均勢結構,只有在均勢結構中英國才能參與歐洲事務。如果德國統一強大後,英國認為會對於歐洲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歐洲主要大國英國初期明確反對德國的統一。法國提出有條件地支援德國國家統一,要求德國放棄馬克,接受歐元,加快歐盟統一程序,使統一後的德國融入歐洲,以此限制德國的強大。法國認為,德國統一的前提是共同建設進一步的經濟一體化,實現經濟貨幣聯盟,在經濟上將德國牢牢地捆綁在歐洲一體化的框架內。透過1999年啟動的歐洲貨幣聯盟和2002年起作為現金流通的歐元,強硬的“西馬克”被歐元所取代。同英法不同,美國則支援德國統一,其前提是統一後的德國須承認德波邊界現狀一奧德河一尼斯河邊界,繼續留在北約;而蘇聯要求統一後的德國退出北約,成為中立國家。面對經歷過德國統一的艱辛歷程和基於歷史上蘇聯支援德國統一的事實,正如德國政治家們所言,“德國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因為,如果沒有俄羅斯人民諒解的態度,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的遠見,如果沒有西方盟國的支援,沒有當時聯邦政府小心翼翼的行為,歐洲的分裂是不可解決的”。正如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所言,1990年,“如果沒有老布什府謹慎的外交政策,法、英兩國反對兩個德意志國家統一的阻力是難克服的”。冷戰結束,隨著柏林牆的倒塌,德國的國家統一和主權統一得以實現。在歐洲實現穩定的和平體系後,歐洲數百年的“德國問題”亦得以解決。德國的統一有兩個層面的意義:對德國而言,統一實現了民族和解與內部和解,重新獲得了國家主權的統一;對歐洲而言,德國的統改變了歐洲半個世紀的政治版圖,結束了冷戰對峙狀態。實現歐洲百年來的夢想—“統一歐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富貴不能淫全文及翻譯及重點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