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空遠望史

    魏齊王正始十年(西曆249年),司馬懿等曹魏權臣趁專權的曹爽和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祭祖的時候,控制皇宮和京城洛陽,以郭太后名義下令免去大將軍曹爽之職,發動高平陵政變,隨後剷除了曹爽一黨,藉機殺死曹氏宗親七千餘人,奪得朝廷控制權。史稱高平陵之變。

    當時曹操去世已29年,在曹操為數不多的老部下當中有一位老臣蔣濟,不但沒有阻止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還給曹爽去信勸降,保其富貴平安,結果司馬懿翻臉不認人,誅滅曹爽及其黨羽三族。這一政變,對曹魏政權覆滅和晉朝誕生都是產生了巨大影響的轉折性事變,對歷史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的地位變遷

    1、曹操時的司馬懿

    司馬懿在曹操時就是文武能臣,曹操對他既用又防,甚至在除掉楊修等人的時候幾乎要除掉司馬懿,特別是臨死還提醒曹丕要注意防備司馬懿。只是司馬懿輔佐曹丕取得帝位,年齡又很大了,曹操才沒有動他。

    2、曹丕時的司馬懿

    曹丕在位時,司馬懿領關中兵團對抗諸葛亮,司馬懿個性頑強、隱忍,最後拖死了諸葛亮,成為了重臣。曹丕非常短命,司馬懿又出奇的長壽,曹丕死時不到四十歲,幼主曹叡繼位。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為託孤大臣。這是一個功臣和宗室互相制衡,利於皇權存在的一種安排。

    3、曹叡時的司馬懿

    新皇帝曹叡,登基時已經二十多歲了,並且相當英明神武有能力,迅速掌握了權力,所以司馬懿他們還沒來得及對曹叡形成威脅,曹叡就迅速站穩了腳跟,他們也相安無事。但凡性格忍耐的人,都長壽,司馬懿特別長壽,曹真、曹休、陳群相繼死去時,他還活著。而且新皇帝命還短,三十多歲就死了,太子曹芳才八歲。司馬懿又成了託孤大臣。同時還有託孤大臣曹真的兒子曹爽,當上了大將軍,掌握了軍權。

    4、曹爽專權

    曹睿去世不久,曹爽就開始在朝廷裡發展自己的勢力,甚至欺凌太后,以至於朝廷中,人人側目,曹爽代表宗室的勢力,實力和勢力都要大於司馬懿一些。司馬懿還是老招,隱忍,一方面麻痺曹爽,一方面暗地裡聯絡對自己有用又被曹爽打壓的人。終於,在正始十年,曹爽帶著曹芳去高平陵給曹睿掃墓,司馬懿趁這個機會,發動政變,最終,殺死曹氏宗族七千多人,開始掌握曹魏政權,為後來司馬家族得以建立晉朝,立下了根基。

    二、高平陵之變前蔣濟的地位變遷

    1、蔣濟,字子通,和司馬懿一起在曹操時就同朝為官,關係密切,經過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是曹操為數不多在世的老臣,曹操時曾任丹楊太守,丞相府主薄,西曹屬,為曹操出謀劃策;在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時期,蔣濟先後當過東中郎將、尚書、中護軍、護軍將軍、散騎常侍等職,資格老,威望高。

    2、曹芳時的蔣濟

    曹芳繼位之後,蔣濟因功轉任領軍將軍,封昌陵亭侯,後任太尉。曹爽採用親信丁謐的計謀,明升暗降,將太尉司馬懿升為“地位尊崇,沒有實權”的太傅,同樣的方法也將領軍將軍蔣濟升遷為太尉,將領軍將軍一職空出,然後曹爽任命他的二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至此,曹爽兄弟完全掌握京師禁軍。徹底架空顧命大臣司馬懿和掌握京城禁軍兵權的老臣蔣濟。蔣濟本來擔任領軍將軍,掌握實權,卻被升為太尉,權力受到約束。蔣濟和司馬懿都被曹爽架空,失去實權。《三國志》:齊王即位,徙為領軍將軍,進爵昌陵亭侯,遷太尉。

    3、蔣濟的隱憂

    同為老臣的司馬懿和蔣濟,司馬懿是顧命大臣,雖被架空,但對朝堂政治走勢洞若觀火,看得更深更遠,政治敏銳度和政治手段也更高更隱蔽。但蔣濟就不一樣,除憂國憂民熱忱,幾乎沒有更高的政治思考,只是深深憂慮曹爽專權給魏國帶來災難,甚至一點更深的思考的都沒有。

    大將軍曹爽排擠託孤大臣司馬懿,大權獨攬,幽閉郭太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兄弟及親信,排除異己,獨斷專行。他還書生氣十足,向皇帝上書建言,批評曹爽平庸亂改法度,事實上的確亂改法度對國家繁榮昌盛沒好處,還損害百姓的利益。但他政治就是文盲,一腔情願的為曹魏健康發展著想,他想的是罷免專權的曹爽,並不是要對其趕盡殺絕。曹爽和他一樣,態度寫在臉上,對他更加反感,對其置之不理。沒有對蔣濟採取任何手段,蔣濟更加靠向司馬懿。

    三、高平陵之變的形勢

    1、司馬懿的實力和作為

    高平陵之變時期,皇帝曹芳和曹爽在一起,司馬懿所控制的,只有京城和郭太后,以及京師的部分軍隊,還有就是自己養的死士三千多人。實力上遠不及曹爽。但在政治上朝廷的大臣多因為曹爽專權受到打壓排擠,都投靠了司馬懿,這當然還包括蔣濟,而且得到太后為代表的外戚的支援,還有遠在關中的軍事集團的支援。

    2、曹爽的實力和作為

    曹爽和皇帝曹芳在一起,可以挾天子而令天下,結合自己的權力,糾集京城外的軍隊,討伐司馬懿,那麼,高平陵之變是何等走向,還是未知數。

    司馬懿的把握在於他知己知彼,他十分了解曹爽的性格:為人軟弱無能,不堪大任,一遇到生死攸關的事情,就會失去方寸,最終,在掌握優勢實力的情況下,曹爽選擇了投降,最終給曹家引來殺身之禍。

    3、蔣濟的作為

    曹爽挾天子進駐許昌,實力本可以與司馬懿對抗,司馬懿深知曹爽弱點,讓蔣濟書信曹爽,勸其投降,蔣濟是朝中老臣,威望很高,說話也很有政治分量,許諾曹爽只要投降保其榮華富貴和平安,曹爽在蔣濟的擔保下投降了。蔣濟對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選擇了無動於衷和配合,也有其政治敏銳度和洞察力不足的因素,他不具備司馬懿那樣老辣的政治手段和政治敏銳度。

    綜上所述,高平陵之變是各方勢力的激烈角逐,根據資料分析司馬懿也不是一人發起政變,而是整個朝廷大臣和太后外戚勢力的聯合行為,蔣濟的作用實際上避免了司馬懿和曹爽兩大集團的實力對決,避免了對社會民生的巨大破壞,也切實有積極意義。但卻未料到曹操家族遭到殺戮覆滅,更未料到這次政變卻實實在在讓司馬懿竊取了成果,控制了朝政,實實在在影響了以後歷史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道自己考研的分數後,怎麼才能知道在自己報考的專業裡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