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語竹音

    曹操名為漢相,實際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劉協牢牢控制於自己手中。可是劉協也不甘心乖乖地當傀儡,暗中便聯絡忠義之人想除掉曹操,但是朝中大多懼怕曹操,他就把目光轉向了後宮。

    當時後宮最有實力的莫過於董貴人和伏皇后。董貴人的父親是車騎將軍董承,獻帝便與董貴人商量,以“衣帶昭”令董承設法除去曹操。董承奉昭討賊,結果事情敗露被曹操誅殺滿門,連有孕在身的董貴人也被處死。

    曹操的所作所為讓伏皇后非常氣憤和害怕,於是和漢獻帝商議,寫密信給父親伏完,希望他能想辦法除掉曹操。

    伏完時任皇宮近衛軍的職務,收到伏皇后痛斥曹操的密信後,懾於董承慘案,沒敢輕舉妄動。然而密信還是被曹操發現了,因此伏完一族百餘人遇害,伏皇后及她和漢獻帝所生的兩個皇子也被賜以毒酒鴆殺。

    經歷了這些之後,曹操亦心有餘悸,為了避免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就將自己3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把後宮也變成了自己人的天下。

    在曹操的授意下,大女兒曹憲和小女兒曹華皆封為貴人,而次女曹節被封為獻帝的第二任皇后。

    對於這樁強迫性的政治婚姻安排,獻帝不敢不從,只能無奈接受。

    曹操嫁女兒給獻帝,當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1、後宮全是自己的眼線,不再擔心被人算計。2、自己成了皇帝的老丈人,權勢更大,做起事來更加“名正言順”。

    3、就算曹魏取代不了漢朝,以後的皇子也已含有了曹家血脈,皇位依然是曹家的。

    所以在古代,女人婚姻就是一些政治家利益的犧牲品,為了達到目的,有時連自己的女兒也無法倖免。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曹操的3個女兒嫁過去之後都對獻帝非常好,都不太認同其父兄的做法。

    尤其曹操死後,曹丕逼迫獻帝將帝位禪讓。曹丕來取印璽時,皇后曹節見已無法挽回,便把印璽摔在地上,怒斥曹丕:“蒼天有眼,你大逆不道,絕不會長久的!”

    之後,獻帝被封山陽公前往封地,曹節怕曹丕加害自己的丈夫,毅然隨行,根本不肯留在京都,足見其對獻帝的忠貞和衷心!

  • 2 # ww王嘉

    曹操的成功離不開"挾天子以令諸侯″,自漢家朝廷到了曹操的地盤許都,有了漢獻帝的詔書,曹操征討各地諸候就師出有名,代表著正統,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曹軍就成了正義之師,曹操的對手呂布,劉表,袁術,袁紹等就成了非正義,成功的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曹操就先佔據了第一條天時。漢獻帝劉協雖不甘心做傀儡,做了幾次抗爭,每次都是忠於漢室的朝臣人頭落地,實際上獻帝的抗爭是不明智的,因在曹操奉迎之前,關東豪強沒有一個願意向食不果腹的獻帝和群臣伸出援手,只有曹操慧眼識的獻帝的招牌作用,除了權力,曹操給了他能給予的一切,包括皇家尊嚴。但對獻帝權力的抗爭,曹操出手也毫不含糊,大開殺戒,不惜血流成河,董承,伏德滿門抄斬,連身懷龍種的董貴人和伏皇后也沒逃過殺戮。我覺得曹操對漢獻帝的感情是複雜的,並不是單一的利用關係,甚至是內疚的,從他把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同時送給獻帝做夫人能感受到,有人說為了監督漢獻帝,實際經過幾次清洗,獻帝身邊的宮女和太監己全部換上了曹操的耳目,擔任宮中警衛的禁軍又掌握在兒子曹丕手中,單為了監視曹操沒必要把三個女兒同時嫁給獻帝,我傾向為了保護獻帝的說法。曹操"天命在我,我做周公″,明確告訴世人他不會篡漢稱帝,並暗示那是他兒子要做的事。他去世後,曹丕逼迫獻帝禪讓後,如沒有曹氏三姐妹的保護,獻帝是很難善終的。在曹丕派人索要玉璽時,曹節罵曹丕"天不祚爾!″意思是老天有眼,讓你得報應,當時的情形,也只有和曹丕一母同胞的曹節敢如此罵曹丕。曹氏祖上幾代都受漢恩,曹操之父靈帝時曾官至太尉,瞭解了這個背景,也就不難理解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的安排了。

  • 3 # 語文360

    漢獻帝還有一位皇后,她的野心很大,尤其覺得曹操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她給自己的父親寫了一封密信,希望可以得到父親和家族的支援,解決掉曹操,但這封密信被曹操拿到了。

    曹操把女兒送進來了,也早就想剷除這位年老的皇后,不過還沒等到他動手,這位皇后就自投羅網了。

    曹操想用三個女兒來綁住皇帝,自己的女婿算是半個兒子看待,更何況三個女兒,所以對於皇帝而言,這就是更親密的關係了。

  • 4 # 過往皆是歷史

    在筆者看來曹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當時的漢獻帝是一種對漢室朝廷的另類“政治統治”方式。

    歷史背景:

    1. 建安四年十二月,不甘一直做傀儡皇帝的漢獻帝劉協用鮮血寫了一份討伐曹操的詔書,宣告天下諸侯進京勤王,剿滅曹賊(衣帶詔)。可惜事情敗露,參與人包括外戚董承一族,劉備,吳子蘭等都被曹操鎮壓。獻帝的妃子董貴人被殺。

    2.建安十四年,獻帝的皇后伏壽因為眼見曹操殺害董貴人等外戚一族,殘害忠於漢室之人,心中常有恨意。 於是密信給他父親伏完,要他聯絡義士準備誅殺曹操。可惜建安十九年訊息洩露,曹操知道後逼迫漢獻帝廢除皇后伏壽,誅殺伏氏宗族。

    歷經兩次來自後宮的政變後,曹操心中也很不是滋味。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嫁給漢獻帝作為後宮的新當家人。其實這樣的結果漢獻帝也是無法阻擋的,畢竟曹操掌握大權,此時的他也是心如死灰,屬於自己的勢力已經被絞殺殆盡,留下的只能是傀儡生活。

    而對於曹操而言,重新為天子選女人則是一門很有學問的事情。做好了一者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以婚姻為紐帶,裝點自己和皇室的關係,讓天下諸侯和臣民都認為曹操可親,可敬,這樣“挾天子令諸侯”將會更加名正言順;二者可以加強自己對漢室皇權的實際掌控力,所謂“三女為粲”,曹操用三個女兒來“孝敬”漢獻帝,這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控制。

    總而言之,曹操將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其中有職責也有目的。在筆者看來目的性更加的明確些。因為畢竟這樣一來,後宮將會太平如初。簡單來說就是將皇帝的枕邊人換成他曹操的自己人,會加強對以漢獻帝為代表的漢室勢力的抑制和監視,這樣一來曹操不會顧慮來自後宮的陰謀,有利於他一心一意的征伐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外溫度計的黑體輻射定律?